【479385】
读物本·颜真卿(满门忠烈)
作者:是个小仙女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9437
8
4
1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恩施于人反遭陷害,用满门鲜血写成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5-03 22:29:02
更新时间2024-05-13 20:01: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读物本颜真卿(满门忠烈)

00:00:00/00:00:00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颜真卿

武陵人说

忠烈爱国,刚毅不阿,用满门献血写就天下第二行书

1.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一场声势浩荡的祭祀活动在湖州骆驼桥拉开帷幕。知州事汪藻在新修的庙宇前三跪九叩,旋即请出了一块宋高宗御书牌匾,牌匾上书两个大字“忠烈”。定眼看庙宇中的神明 ,非释非道,而是唐代的大书法家颜真卿。这场祭祀活动其实更像是在释放一种政治信号,它标志着高宗赵构收复旧土的决心。果然,这年南宋拒绝了和金国的谈判。绍兴四年(1134年),宋高宗命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将领,开始全面北伐收复旧土。为什么宋高宗要用祭祀颜真卿来向世人传达政治信号?颜真卿一个书法家,凭何能享受到官方祭祀?他的一生又是怎样的波澜壮阔?

2.   大唐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出生在京兆府长安县通化坊的祖宅中。关于颜真卿的出生地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生在万年县的敦化坊内。如果我们查看长安城的地图就能知道,敦化坊在长安城东南角,紧邻着曲江池。这一带因为水系纵横,常出现池水漫灌 或地下水渗漏的问题,所以敦化坊并不适宜居住。入住者身份也几乎都是平民和普通百姓。而颜真卿家族是名门,他的五世祖颜之推是梁朝名士,后被北齐俘虏,从此定居长安。颜之推有个代表作叫《严氏家训》,但是这个家训严家人好像从来没有遵守过。 家训让子孙们别做大官别学书法,结果颜之推的儿子投资了李渊的天使轮;孙子颜师古做到了从三品秘书监,几乎是大唐官职的顶点;另一个孙子颜勤礼精通篆籀(zhuàn zhòu)。

3.  颜勤礼两个孙子一个被加勋上柱国,一个被追赠秘书监,加勋上柱国的那个叫颜惟贞,他的儿子就是颜真卿。如此家世显赫的人怎么会出生在敦化坊那种贫民窟,一定是住在通化坊,而且通化坊这地方就是南朝旧族的固定居所。坊内人不说北语,说的都是吴语,所以通话坊也被称为“吴儿坊”。综上所述,颜真卿出生在敦化坊,大概率是后世看错了敦化和通化二字,所以才以讹传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颜真卿出生在通化坊那就是传奇中的传奇,通化坊这个地方特产就是书法家。坊内住着的除了颜真卿家族之外,仿写《兰亭集序》的冯承素和开创“欧体”的欧阳询也住在这里。

4.    虽然颜真卿在通化坊只住到了12岁,但生活环境的熏陶和家族的传承让他也早早开始练习书法。在颜真卿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颜惟贞就去世了。颜惟贞从小也是父母双亡,被舅舅殷仲容拉扯成人。殷仲容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书法家,他的父亲是写《悲镜民碑》的殷令名。 颜 殷两家是世代结亲的亲家。颜惟贞长大后娶了自己舅舅的堂兄弟的女儿为妻,关于颜 殷两家二百多年,六代人九次联姻的事情过于复杂关系乱到没法理,但是这个殷氏家族确实值得一书。殷氏家族也是南朝人,后来隋朝一统后搬家到长安,和颜氏家族在通化坊做邻居。殷家的后代殷峤,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殷开山,后来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5.    后世有个人写小说把殷开山写成了当朝宰相,还让他有了个女儿殷温娇,殷温娇抛绣球招亲绣球,打到了新科状元陈光蕊的乌纱帽上,两人遂结为连理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前往西天取经,收了孙悟空,猪八戒还有沙和尚为徒。颜真卿3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母亲殷氏就照顾着颜真卿和他的六个兄弟,其实真正照顾他们一家的是颜真卿的舅舅殷践猷。颜真卿12岁的时候,舅舅殷践猷也去世了,颜真卿又和母亲去投奔了外公殷令言,直到十余年后,颜真卿才重返长安。家族的荣光让颜真卿顺风顺水。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两年后又通过吏部铨选,受朝散郎 秘书省著作局 教书郎 九品官享受正七品待遇,这个起点非常高。

6.    当官之后的颜真卿很正直,毕竟从小《颜氏家训》就在教他怎么做一个正直的好人,做一个聪明的好官。天宝元年(742年),颜真卿被任命为醴泉县尉,四年后升为长安县尉,又一年之后任监察御史。监察御史 这个官很小,品级是正八品下,但监察御史的权力很大。他的职责是分察百官肃政朝仪,分道巡按州县,巡查馆驿,奉命出使,监督祭祀,库藏,军旅等。当了监察御史就两条路;第一条 凭借官职属性,背靠大树党同伐异,收受贿赂广结人缘;第二条 忠于职责,忠于皇帝,说真话,办实事。很显然,颜真卿选择了后者。那一年,39岁的颜真卿奉命巡查河东陇州,走到五原(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五原在贞观年间才归大唐管理,武周时期,大唐和突厥再此又进行了一番争夺,中宗景龙年间才又一次收复。

7.   这里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管理混乱,积攒的冤假错案非常多。 颜真卿到了五原之后 一口气肃清了五原多年来积累的案件,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称赞。在颜真卿走时,年降水量只有170毫米的五原下起了大雨,当地百姓把这场雨称之为“御史雨”,可怜的五原郡人不知等了多少年,才等来颜真卿这位御史。等雨容易,等一位好官太难太难了。天宝这个年号很奇怪,他就像是一件华丽的衣服,面子雍容典雅,里子破败不堪。在监察御史任上,颜真卿见到不忠不义 不仁不孝之人就弹劾,不管这个人官位多高 权力多大,颜真卿都没有退缩让步。他的正直就如他的楷书一样 端庄、雄伟、开阔、正直。但正所谓过刚易折,朝廷不允许有这么直的脊梁。

8.   天宝八年(749年),一场有预谋的构陷在权力中央缓缓展开,此时的朝堂上杨国忠羽翼尚未丰满,李林甫一人当道。李林甫手下有两个狠角色,一个叫罗希奭一个叫吉温,这两人号称‘罗钳吉网’,工作内容就是帮李林甫排除异己。单说这个吉温,史书中对他的评价是“谄附贵宦,若子姓奉父兄。”对于高官贵族,吉温就像儿子对爸爸,弟弟对哥哥一样孝顺。吉温是靠着李林甫一路从 从八品县丞,做到了五品的户部郎中,但是吉温并不满足。他的愿望是跟他的叔父吉顼一样,坐到宰相的位置。虽然李林甫混蛋,但识人之能还是有的,就是压着吉温不给他升迁。吉温很鸡贼,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