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659】
读物本·《秦始皇》第四篇
作者:我只想静静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4746
3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通过读文了解秦始皇以及历史发展的由来!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2-27 14:59:56
更新时间2022-12-27 15:38:0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郑国渠与都江堰

 

 1、

秦始皇启动过很多大型工程,除了长城之外,还有水利工程、宫殿与陵墓。这其中水利工程中最大的便是郑国渠。郑国渠是当时的水工郑国负责完成的工程,其姓郑,名国。郑国是当时的韩国人。他负责开凿水渠时,秦始皇从各种蛛丝马迹得知他是韩国的细作,也就是间谍。本来想杀了他。后来郑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但同时也分析了这条水渠能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好处。年纪尚小的秦始皇很明事理,他爽快地答应让郑国继续施工,郑国渠也因此得以顺利完成。当时秦始皇尚未统一天下,韩国眼看秦国日益强大,倍感压力,便挖空心思想要削弱秦国的国力。

 

2、

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条妙计——如果秦国在大型工程上耗尽财钱,不就无力攻打邻国了吗?于是,韩国偷偷地派水工郑国混进秦国,以有助于增加耕地面积为由,向当时还是秦王的秦始皇提议兴修水利。秦始皇当即采纳了郑国的建议。这项庞大的工程引渭水之北的泾水,沿着北边的群山注入东边的洛水,全程长达三百余里。有了郑国渠的滋养,原本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秦国最肥沃的土地。这样的土地在当时被称做“亩钟之田”,一“钟”等于六斛四斗,所以沿岸的土地都是每亩能产六斛四斗米的良田。“秦以富疆,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3、

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高度评价郑国渠的作用,几乎快把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的功劳都归功于郑国渠了。除了郑国渠,秦国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曾命人在四川成都附近修建了另一项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秦昭襄王在位时,李冰任蜀郡太守。都江堰便是李冰父子的功劳。都江堰让当时的百姓受益无穷,李冰率人施工的过程也非常艰辛。竣工时,秦昭襄王已是垂暮之年,所以都江堰是他留给秦始皇的一件传家宝。

 

4、

都江堰让四川变成了天府之国,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秦始皇才得以一统天下。所以说这两项水利工程都大大地提升了秦国的国力。另外,李冰有个儿子叫二郎,父子二人都参与了都江堰的建设。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许多民间传说中都有二郎的身影。比如《西游记》中大战孙悟空的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的儿子李二郎。在四川都江堰当地也流传着许多有关李冰父子二人的传说。位于都江堰附近的二王庙也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

 

阿房宫

 

 5、

与万里长城齐名的,除了郑国渠和都江堰,还有阿房宫。秦国位列战国七雄时,咸阳作为都城还算够用,但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就嫌咸阳太小了。秦始皇认为,咸阳作为整个天下的都城,必须够气派,必须有雄伟的宫殿——这就是阿房宫的由来。阿房宫先开始修建的是前殿。据《史记》记载:“先做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也就是说,前殿东西宽800米,南北纵深150米,殿内可容纳一万人席地而坐,房檐下可以插五丈高的大旗。阿房宫原本会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可惜最终没有建成。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