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05】
普本·《论语》
作者:床单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普本 / 古代字数: 7530
10
9
23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5男0女
作品简介

《论语》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1-12 14:23:50
更新时间2022-01-12 21:16: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孔丘(老年)

男,0岁

.....

端木赐

男,0岁

....

读书人

男,0岁

.....

仲由

男,0岁

....

颜回

男,0岁

....

角色介绍:

孔丘:孔子(中年,老年音)

端木赐:孔子的弟子  字子贡(中年音)

读书人:当代读书人(什么音色都可)

仲由:孔子的弟子  字子路(温青音)

颜回:孔子的弟子  字子渊(青叔音)

 

简介:

《论语》主要是记载孔子的言语和行事的一本书,也记有少量孔子弟子的言论。《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几本的一本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极其深远,《论语》中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智慧,早已沉淀到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论语》

此本为改编普本《论语》

编剧,策划:床单       后期,美工:床单

正文:

(春秋末期 鲁国)

(看到灰色字体,没有到的角色兼一下)

弟子一:子贡为何还没回来。

孔伋:诸位先生久等了。

大家伙:不急不急。

冉求:夫子已经七十多岁了,听他讲学的机会越来越珍贵。

冉雍:我们之前约定把夫子的言行都整理记录下来,大家都带来了吗。

卜商:我带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言偃:我也带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很难做到,我有时碍于颜面,不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曾参: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学之道。

弟子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也很难做到。

有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弟子三:不学礼,无以立。

冉求:这个有道理,不懂礼之人便无以立身于世。

言偃:无以立身为人。

冉雍: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人之道。

颛孙师:政者正也,之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是夫子在告诉为官从政者,正人的关键在于先正己。

言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曾参:这是夫子在教我们为政之道。

端木赐:为学,为人,为政,正是夫子传授之道。

大家伙:子贡,子贡,子贡。

冉雍:你可算是赶回来了。

端木赐:回来了,回来了。

冉雍:旅途辛苦,快坐。

端木赐:好。

孔伋:祖父说,等先生回来,他即登台讲学。

端木赐:我几次梦中梦见夫子,我很想念他。

冉求:我们作为夫子的弟子,都该珍惜夫子讲学的机会。

孔伋:祖父也想先生们,所以召集大家讲学。

端木赐:所以我不远千里赶回。

大家伙:我们也是,我们也是。

弟子四:先生,先生,门外有个穿着奇特的人求见。

端木赐:哦,诸位同门,我先去见客。

弟子四:正是这位先生。

读书人:子贡先生,您好。

端木赐:足下是。

读书人:我是来自两千多年之后的一个读书人,此行特来请教《论语》。

端木赐:两千多年以后。

读书人:正是。

端木赐:你刚才说《论语》是什么。

读书人:孔夫子和众弟子的言行,集合成了一部典籍,我们后世称之为《论语》,人人皆知。

端木赐:《论语》,这个名字取得好,是谁取的。

读书人: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但此人一定非常景仰孔夫子,子贡先生为什么笑啊。

端木赐:我们刚想汇集整理夫子的教诲,你就说读到了,而且还是从两千多年以后来的,你说我该不该笑啊。

读书人:理解理解,这样吧,恕在下冒昧,请问孔夫子是否曾对您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端木赐:是的,要做好一件事,事前的准备很重要。

读书人:再请问,您是否曾形容夫子,温,良,恭,俭,让。

端木赐:这是夫子在我心中的形象,你刚才说的这些话从何而来。

读书人:这都是我从《论语》里读到的。

端木赐:《论语》,如果后世真有你所说的这么一部《论语》,那,那夫子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的理想,就能够传下去了。

读书人:子贡先生,您想不想看一看这部典籍。

端木赐:想。

读书人:请。

女孩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论语》里的话。

男孩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也是《论语》里的话。

男孩二:我也找到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男孩三:给我看看。

女老师:来,小朋友们上课了。

端木赐:此为何处。

读书人:这叫典籍书屋,在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识读典籍,分享心得。

女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论语》,大家跟我一块儿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孩子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女老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孩子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女老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孩子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端木赐:孩子们在读的是夫子对我们说的话。

女老师:你们还知道《论语》里有哪些是关于学习的句子呀,谁知道。

男孩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端木赐:这是夫子对子路兄说的话。

读书人:正是。

女老师:还有呢。

男孩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择其。

女孩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端木赐:夫子常用这句话教诲我们。

女老师:我们再一起背诵一遍,好吗。

孩子们: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端木赐:这些孩子们小小的年纪,就能读到《论语》,真是让我羡慕啊,撒君,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一切。

读书人:子贡先生,我有一事请教。

端木赐:请讲。

读书人:您和同门为什么要记录和整理孔夫子的言行。

端木赐:我生于乱世,诸侯争霸,礼坏乐崩,黎民涂炭,夫子是我在这乱世之中所见到的,能坚守道义,心怀天下的贤者,还记得我刚拜夫子为师的时候。

(春秋末期 鲁国)

端木赐:卫人端木赐,字子贡,仰慕夫子之名,前来拜见。

颜回:子贡,请。

孔丘(中年):坐吧。

端木赐:夫子,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孔丘(中年):请讲。

端木赐:当今天下,诸侯争霸,礼坏乐崩,世人多争名逐利,夫子求什么。

孔丘(中年):人人学为君子,实现天下归仁,以求天下大同。

端木赐:如何学为君子。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