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01】
普本·《本草纲目》
作者:床单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联系作者】普本 / 古代字数: 6646
39
37
37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3男1女
作品简介

《本草纲目》共计五十二卷,近一百九十万字,其中记载了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有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并绘有药图一千一百零九幅。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1-10-21 09:50:15
更新时间2022-08-14 12:16:0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李时珍

男,0岁

男,好几种声线

李言闻

男,0岁

李时珍父亲,老年音

李建元

男,0岁

属于旁白,全程混响

张中信

男,0岁

。。。

药铺掌柜的

男,0岁

。。。

随从

男,0岁

一个女孩子,兼读书人,童子

展开

 

人物介绍:

BGM循环播放就可以了,不用手动调

李时珍:李言闻的儿子,男,四种声线(童,青,中,老)

李言闻:兼,金掌柜,王世贞,男一(绿色字体都是你的)

随从:兼读书人,童子,药铺掌柜的(兼的有点多,后面生僻字挺多的,女孩子的角色哦,灰色字体都是你的)

李建元:兼张中信,男二,胡承龙(红色字体都是你的)

介绍

此本由典籍里的中国《本草纲目》改编

历经千辛万苦,写得《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大医精诚,所谓何。为利益百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此本由个人改编普本《本草纲目》

编剧,美工:床单

后期:床单

正文:

(明朝万历十八年)

(李时珍一下童年,李言闻一下青年)

李时珍:(童年)《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日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李言闻:时珍啊,在读书呢?

李时珍:是的,父亲,在读《神农本草经》。

李言闻:时珍啊,父亲不是让你读经史吗,你为何读起神农本草经了啊?

李时珍:父亲,孩儿不想读经史了。

李言闻:为何啊?

李时珍:孩儿想做医者,救济天下黎明百姓。

李言闻:不可,父亲不同意。

李时珍:父亲,您就是一名医者,我为何不可,孩儿也要学习父亲,做医者,为百姓行医治病。

李言闻:做医者太难,时珍要好好听话,读经史,考取功名。

李时珍:父亲,我就是要做医者,随父亲一同行医。

李言闻:时珍不乖,父亲可要生气了。

李时珍:父亲,您别生气,孩儿知错了

李言闻:这才是好孩子啊,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数日后)

李时珍:我体弱多病,还经常犯目疾,我知道生病的痛苦,而医者能帮助病人,父亲,我想做医者。

李言闻:做医者太难了,如逆水行船,好好读书,考取功名。

李时珍:孩儿听不懂。

李言闻:长大了就懂了。

(嘉靖年间)

(李时珍少年,李言闻中年)

李时珍:父亲,我长大了。

李言闻:你十四了。

李时珍:我考中了秀才。

李言闻:好,继续考。

李时珍:父亲,我自幼熟读经史,也尤爱读医书,我想做个医者。

李言闻:做医者,地位不高,责任很重,事关性命。

李时珍:父亲,孩儿第二次请求您,让孩儿做一名医者吧。

李言闻:为父不许。

李时珍:可是,我已经长大了,父亲,我懂行医的难,我不怕。

李言闻:你只是懂了医者的难,你还不懂医者的苦,还有很多你还不懂。

李时珍:(失望)孩儿继续学习了。

李言闻:好,去吧

(李时珍青年,李言闻中年)

李时珍:父亲,孩儿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不想再考了。

李言闻:猜你会这么说啊。

李时珍:孩儿第三次请求父亲,让我做一个医者吧。

李言闻:我一生行医,深知其中的艰难,我不希望你也这么难啊。

李时珍:难,我不怕,从小我就想做一个医者。

李言闻:医者只有难吗?

李时珍:父亲,我23岁了,我懂了医者的苦了。

李言闻:你为何如此要做医者。

李时珍:行医治病,利于家国百姓。

李言闻:为父…无话可数。

李时珍:父亲,记得我二十岁时得了一场重病,是您用黄芩入药,我才得以活了下来。

李言闻:你还是没有断了行医的念想啊。

李时珍:父亲,孩儿再次恳求,就让我做一名医者吧。

李言闻:难道你一辈子就要做那逆行之舟吗。

李时珍: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言闻:时珍,你心意已决。

李时珍:望父亲成全,读《神农本草经》,敬佩神农氏以身试药,读《伤寒杂病论》,敬佩张仲景救民苦难,读《备急千金要方》,敬佩孙思邈大医精诚。

李言闻:大医精诚,所谓何?

李时珍:为利益百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李言闻: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李时珍: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李言闻:长幼妍媸,怨亲善友。

李时珍:华夷愚智。

李言闻:普同一等。

李言闻:(李时珍同入):皆如至亲之想。

李言闻:今日起我父子二人。

李言闻:(李时珍同入)并肩逆行,精诚为医。

李建元:(混响)此后多年,父亲随祖父,为蕲州各地百姓行医看病,他对药理的研究,就是在行医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的。

(明朝嘉靖年间)

李时珍:父亲,我们到蕲州了。

李言闻:好,今天就是在这蕲州行医治病。

张中信:李老先生,小李先生,我们在这恭候多时了。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