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725】
读物本·《不完美的父母》 1 第一章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9247
1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首先论述了孩子们为什么会做出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其次探讨了传统的育儿、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可以有效帮助到孩子。最后分析了父母应该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好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11 01:33:28
更新时间2024-06-11 11:36:0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一章 育儿的目标

尽是未知的

开始养育孩子后,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实际上我对育儿一无所知。明白这一事实我花费了很长时间。类似于冲奶粉、换尿不湿这种事情,尽管也都是初次接触,但是很容易学会,哪怕不是特别熟练,却也能应付。关于育儿的很多事情,因为没有在其他家庭生活过,所以别人到底是如何被养育大的我无从知晓,但当时我想我可以模仿我父母养育我的方式方法。

在送孩子入保育园之前,有一段时间白天也需要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因为当时妻子结束产假返回职场恰好是年中,所以到四月份(日本的新学年为四月份开始)的那段期间都需要我来照看孩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也不是没有预想到,但是我这个人一旦开始新的挑战就会心情雀跃,很激动,所以我也没有太深入思考,就开始了独自照看孩子的日子。然而,很快我就意识到当时的乐观,是因为我还并不清楚等待着迎接我的是苦难。

儿子白天一直睡得很好,我想趁他睡着的时候完全可以做一些研究和讲义的准备工作,但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太天真。早上,在看了几部儿童电视节目后,儿子的确开始入睡了,想不到的是我也开始犯困,和儿子一起睡着了。然后我在孩子的哭声中醒过来,结果就是我和孩子从早上到晚上,一直同频生活,根本无暇工作。

如此循环往复,每天都这样度过。只有我需要去大学上课的日子,必须请人帮忙照看孩子。所以,那一天我会拜托一位临时育儿嫂,她是友人的短期大学的学生。记得第一天外出要把孩子交付给她的时候,虽然能看出来她是喜欢孩子的,但我还是突然变得不安起来并开始问她:

“你会冲奶粉吗?”

“不会。”

“那么,你会换尿不湿吗?”

“不会。”

我惊讶于这个人连尿不湿都不会换,竟然还应聘育儿嫂,怎么会如此大胆。仔细想想,她当时才18岁,没有冲过奶粉,没有换过尿不湿的经验也是无可厚非。后来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结婚生子了。我的孩子长大后有一次和她又见面了,她非常高兴地说,当时来帮忙照看孩子的经验派上了用场。她还说当时正因为一无所知,才敢接受临时保姆的工作,换做是现在,就知道了帮人照看孩子真不是一件小事情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是一样的。当时会勇敢地想负责白天来照看1岁的儿子也许恰恰是因为不知道育儿的艰辛吧。如果想要开车,必须要取得驾照,也必须要去驾校学习。然而却没有谁会想生了孩子后去类似于驾校的地方学习育儿,考取育儿资格证书,也没人会认为这很不可思议。但是请注意,这其实就像自己接受过阑尾炎的手术,也以为自己能给别人做手术一样。我曾经也认为不学习育儿知识没有什么不妥,想着只要回忆起来父母是怎么养育我的,再用同样的方法教育我的孩子就可以了。但稍微想想,我发现我记不起来特别小的时候的事情,所以也不可能知道那时候父母是怎么养育我的。

总之,可以说事情就这么仓促地定下来了。即便我知道换尿不湿的方法,但很快就痛彻地领悟到:有很多事是我束手无策的,比如孩子夜哭的时候怎么办呢?孩子在超市里哭喊着想要玩具时怎么办呢?……即使训斥孩子也不会停止哭闹,我在寒冷的冬夜里单手拿着奶瓶束手无策。如此种种,很多为人父母者都是一直不知道具体明确的处理方法,当场应付了事,孩子也就这么长大了。

网络上关于育儿的知识,不仅不匮乏,反而太泛滥了。有的人说一定要批评孩子,有的人说不能骂孩子,要夸奖孩子。很多父母陷入这样的漩涡中,傻傻地分不清楚,不知该怎么办了,对孩子随便应付了事。

除此之外,还有的人尽管知道育儿的技巧,却没有思考过育儿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即使具有育儿的知识,也可能会面对孩子并不按照父母想象的一样成长的事态,进而迷失方向,一筹莫展。当然,我认为想将孩子培养成父母想象中的样子,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着探讨的余地。另外,真的是父母培养孩子吗?实际并不一定,关于这一点会在后文谈及。

山本有三有一本小说名为《波》,借用书中的比喻,“我们就像被波浪裹挟着,从古至今几乎没有变化过,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我们想要模仿学习父母的做法,尽管父母的做法也不尽然全是对的。父母在育儿方面不足的地方,在孩子成为父母后,也会有原样照搬的倾向。当然主观上应该没有人会有意重复与父辈同样的错误。我当时根本没有精力去考虑到光是模仿父辈的做法是不够的,就这样最初的几年转瞬即逝。当然了,那几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波澜,而是每天都在不断试错。

前面已经提到过,儿子进入保育园之前,刚满1岁的时候,我白天负责照看他,那时候真的很艰辛。当时儿子还不会走路,而且白天也睡得很好,我本来想趁着他白天睡觉的时间准备上课的讲义。孩子虽然还不会走路,但除了睡觉时间,他不会闲着,一直活动,所以一刻也离不开人。就这样我开始了和儿子同频生活的每一天,结果和当初的预想相反,白天根本无法工作,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的我开始焦躁起来。

天气不好的时候我们会待在家中,不过天气晴好的时候肯定也不能关在家里看电视,而是会骑着自行车去公园。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公园里我也心不在焉,眼中完全没有孩子的身影。

当然我也知道孩子十分可爱,每天都在飞速地成长着。但如果每天都和孩子一起玩耍,累了一起睡觉,循环往复,精神上真的很疲惫。心情变得很焦躁,感觉自己像与社会隔绝了一样,特别想要回归正常的工作状态。

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的事:结婚后怀孕了的主妇,在孩子出生后几乎没有离开过公寓,到了晚上看到年轻的时候经常玩耍的街道的灯光而泪流满面。我对此感同身受。

当孩子总算可以送到保育园了,白天可以不用照看孩子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儿子2岁了,我也开始正式学习育儿的相关知识。虽然在那之前我也很强烈地感觉到学习育儿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具体怎么学习却很茫然。有一天,儿子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那天,儿子从保育园消失了。庆幸的是他很快在保育园的附近被找到,没有出现无可挽回的后果。当时我就是以此事为契机开始学习心理学的,也就是前言中提到的阿德勒心理学。

我的专业是哲学,一直以来都在研读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当我读到一位热衷教育的父亲,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在这一点上真是古今一致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得以阅读两千五百年前的作品,可以将古典作品中的知识学以致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的热忱一以贯之,而且人类已经有着数千年的育儿历史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认为教育孩子是不需要特意耗费心力的。但光靠经验,进步的脚步是缓慢的,而且太缓慢了,慢到人类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希腊人一直被这样的一个问题所困扰,并且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至今:知识是可以传承的,但是人的“德行”(柏拉图将其称为“美德”)是不是呢?相信在现实中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困惑吧,即不知道为何卓越优秀(也可能有讽刺意味)的政治家的孩子可能并没能继承父母的德行,成长得很平庸。

哲学与心理学并非完全不同的学问。对于我来讲发生的最大的改变应该是,我的“格斗”对象从以往的静止不动的书本,变成了每日成长,甚至无法预测下一瞬间会如何的孩子。

为了帮助孩子

没有父母会不想帮助孩子吧。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思考或者做的事情总是很幼稚、很危险。

不过呢,父母想要帮助孩子,可是孩子却有可能会觉得父母多管闲事,很烦。本意是要帮助孩子,却因此伤害了亲子关系,父母觉得到了必须行动起来帮助孩子的时候了,孩子却只是认为父母的帮助很烦,最终父母也无法向孩子伸出援手了。

我回忆起自己孩童时期父母的做法,并仿照着面对自己的孩子,经常会发现这些方法并不奏效。我意识到这样的情况却不知晓如何应对,最终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精疲力竭。

其实要帮助孩子,首先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其次要实现有效的帮助,必须具备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孩子有时候尽管知道父母说的没有错,但可能还是会故意地想要逆着父母,与父母唱反调。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什么样的亲子关系状态下才能够帮助孩子,具体来讲,应该如何和子女相处呢?

想要帮助孩子,首先需要父母自身是幸福的。当子女陷入困境时,父母也一起跟着烦恼,那就真是一起跌入了无底深渊。如果询问孩子,“你希望父母苦恼着,还是幸福呢”,一定会得到希望父母能够幸福的回答。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想要的可不是父母因为自己而烦恼。然而,孩子自身也好,父母也好,可能都不知道其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曾经将此作为课题进行思考研究。

即使发生了问题,但只要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好。哪怕孩子掉进水池里快要溺水了,也不要慌慌张张,而是稍微等一下,孩子就会放松。这样的话,身体就会浮起来,这个时候再向孩子伸出手,或者递给孩子能抓住的东西,或者跳入水中施救。父母如果很焦躁烦恼的话,就可能会错失救助的最好时机。过度紧张焦虑和认真是两回事。育儿实际上是事关孩子生命的,必须认真对待。然而,很多时候父母会不知道怎么来照看和对待孩子,刚解决完一个问题,又要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发生问题时如果知道应对的办法还好说,要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处理而过度焦虑,问题则无从解决了。一旦出现问题,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会责备自己,或者被周围人责备,情势不由得严峻起来。为了避免产生严重事态,很好地面对孩子,有几件希望大家知晓的事情。有的父母因为孩子去做心理咨询,咨询师会告诉你你之前的育儿是有问题的,但是过往不可咎,事已至此无法回到过去了,所以你也只会更消沉。为从这种无益的消沉中走出,接下来我们来一点点地分析应该如何思考。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在育儿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孩子完全不用操心。这种人恐怕也有。但如果养育的是这样理想的、顺从父母意志的、丝毫不叛逆的孩子,父母也就不会来读这本书了。后面我们也会谈及关于孩子对于父母言听计从、毫不逆反到底是不是好事,本书中想首先探讨的是,孩子做出在父母看来有问题的行为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其次在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传统的育儿、教育理念到底是否可以有效帮助到孩子。最后来一起探讨应该如何与孩子打交道,好的亲子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只有爱与只有技巧,都不够

恐怕世界上就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吧。但我认为对待子女,只有爱是不够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父母的这种爱呈现在子女眼中可能是相反的,他们可能觉得父母一点也不爱自己。尤其是一直独占着父母的爱的长子,伴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仿佛从王座上跌落下来,跑来问“你到底喜欢的是弟弟(妹妹),还是我?”这种让父母很震惊的问题,是很常见的。即便父母尝试着回答说“并不是这样的,我也爱着你呀”,父母的心情也丝毫无法传达给这个孩子。如果目前孩子感觉没有被父母所爱着,至少没有如孩子想象中一样被爱着,我们该怎么办呢?

育儿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爱,是无法养育孩子的。在我的儿子2岁时,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不掌握育儿技巧,是很有心无力的。在那之后,在每天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不断地学习育儿技巧。

但是,如果对待孩子只有育儿技巧而没有爱,这种技巧则可能成为更危险的毒药。我一开始将育儿视为一种技巧来学习,后来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也深刻意识到父母怀着让子女顺从自己的目的来学习育儿技巧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有人会认为孩子是“物”,即不具有人格。我完全不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从何而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孩子是从自己的体内生出来的所以才会这么想,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的女性都会这么想的。

我曾经几次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过大人在问孩子“你是谁的”的画面。当然,以孩子是归属于谁为前提,面对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很奇怪的。那个看起来大概3岁的孩子思考了一阵后这样回答:

“应该是妈妈的吧。”

或许有的父母听到这样的回答后会很开心吧,但是哪怕是孩子,也不是属于他人的。如果是大人的话,一定会马上知道这样的问题是很奇怪的。我想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平时听父母说过“你是我的孩子”这样的话吧。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如果做出什么问题行为,父母也许可以竭尽全力压制下来。一旦自己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应对后,有的家长就会选择去精神科就诊,或者去做心理咨询。彼时家长真的是消沉、郁闷的。前来咨询的父母往往会对我说这样的话:

“这个孩子变成这样都是我的错。”

真的是这样吗?的确,当家长们问我“这一切的发生,到底是谁导致的呢”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会想要说“是你的错”。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是有着自己的意志的,即使父母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本意不想带给孩子的,父母的影响也绝不会起到决定一切的作用。

所以即使家长来做心理咨询,满面愁容地跟我说“都怪我孩子才会变成这个样子”,我绝对不这么认为。这样的父母,如果子女成功了(虽然如何定义“成功”是很困难的一个问题),他们很可能会说“多亏了我孩子才会成功”。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吧,是因为孩子自己很努力才会取得成功的吧。我认为为人父母者不能如此支配孩子,到了甚至会认为自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的程度。

无论父母如何看待、对待孩子,孩子都会不断成长,也终将迎来离开父母而独立的那一天。那些不认为孩子有独立于自己的人格,认为父母要承担子女人生的全部责任的人,是无法忍受孩子离开自己的。父母需要对孩子的人生负责,这句话乍一听起来很不错,但实质上是要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成长。当孩子想要自立时,那些期望能从孩子身上得到回报的父母也会有不少的抵触情绪。在这样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离开父母生活其实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尽管父母可能因此很悲伤。

与此相反,也有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也无法离开父母。这不禁让我联想到那些一直拉着妈妈围裙的带子不松手的孩子。前面提到的父母可能会为孩子依赖自己而开心,但我的育儿目标是希望孩子能够自立。

谈到父母,我们会发现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不会舒心、不会善罢甘休的。这样的人认为育儿是一件回报太少的事情。一旦孩子对父母的所作所为用语言来顶撞,父母可能会想要说出:到底,是为谁(当然到底是为了谁呢?)我们才一直这么辛苦的。实际上这种反抗也是孩子成长的一种形式。

孩子不可能会记得小时候发生的所有事情,比如他们也许不会记得小时候远行时的辛苦。像带孩子一起坐地铁这样麻烦的事情,为人父母者很难忘记,可是孩子长大后大抵都是记不得的。所以我深切地认为育儿不是会有回报的事。有一次和儿子聊他小时候,他完全不记得我每天去保育园接送他了,只记得有一次停下自行车后,他还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突然自行车倒了,他撞到了头的事。但是,哪怕孩子什么都不记得了,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取得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长时,分享孩子成长的喜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回报呢。其实也就不再需要孩子的报答,如果期待来自孩子的报答,期待极有可能变成失望。

当然,孩子不会一直带给父母喜悦。尽管是自己的孩子,也有生气到想动手打他的经历,想必所有的父母都有过吧。而且还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孩子长大后虽然也可能并不记得这样的事了(在这里,是否应该说是庆幸不记得呢),不管怎样,和受到父母的严苛对待和训斥比起来,孩子还是更希望得到父母的珍爱吧。我认为在孩子长大后,哪怕已经不记得那时如何被父母视若珍宝了,但每一份被珍视时感受到的心情一定会像一颗颗明珠一直留在心里。

为了自立

孩子的成长比父母想象中更加茁壮、充满活力。正因为如此,其实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孩子,孩子如何接受,都是取决于孩子本身的。有时父母会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有时孩子也可能会被父母讨厌而“被动自立”。如果父母将自立作为育儿和教育的目标,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成功。但是最佳状态还是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帮助,并且构筑起稳定的亲子关系。当然,哪怕父母提供了合适的帮助,孩子怎么接受帮助也是未知的。

孩子从小宝宝阶段开始,凡事都面临初次尝试的同时,父母也一样初为人父母。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儿子即将步入小学,他就读的小学其实也是我小时候读的学校。儿子与我不一样,他在保育园度过了很长的时光,所以我一点也没有担心他到小学后的人际关系。我自己当初只读了一年的保育园,并且由于生病的缘故中途就退学了。实际如何,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和儿子、女儿不同,记忆中的自己对于去保育园是非常有抵触情绪的。我倒是没有担心过儿子不去学校,但是上学路上有一个没有信号灯的视野很差的三岔路口,我特别担心他一个人怎么通过这个路口。庆幸的是学校指定了一条不用过这个三岔路口的上学路线。虽然要绕远,孩子要走30多分钟,心里觉得对孩子来说走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因为有信号灯所以就相对放心些。

小学入学仪式的前一天晚上,儿子根据自己的记忆画了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地图。那是一张很完美的地图,甚至完整清晰地画出了途中的标志性建筑。不愧是在2岁的时候就从保育园出走,想要独自归家的孩子。

平时习惯晚睡的儿子在看时钟后发现已经晚上八点时,说“不好了,必须得早点去睡觉了。明天可是开学典礼”,赶忙进到卧室换了睡衣。不过好像因为太过兴奋,并没有顺利地快速入睡。

这样,在开学典礼结束后,儿子开始了元气满满的小学生活。从那时候起,我也开始变得繁忙,白天没有时间待在家里,儿子放学到家之后家里也没有人在。当然我也考虑过儿子可以参加下午五点的托管班,但是儿子却说不想去参加。就这样,他每天脖子上挂着钥匙,背着大书包,全力奔跑到集体上学的集合点。在这之前的五年间,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每天都坚持骑自行车去保育园接送他,但从现在开始他可以一个人去学校,又一个人从学校回家。因为不用接送了,我也轻松了不少。

大概过了两个星期,学校指定的上学路线发生了变更。和之前的路线比起来要近一些,这一点很好,但是问题是必须要通过之前提到的三岔路口了。早上因为是在集合点集合后学生们集体去学校,所以没有什么问题,但晚上放学后需要一个人回家,因为我之前在那里出过交通事故,所以很担心。跟儿子商量后,一向很谨慎的儿子说他可以每天绕远避开这个路口,得到老师的许可后,他就开始每天迂回绕远回家了。我是一个爱操心的人,孩子学会骑自行车后,就开始担心孩子千万不要遇到事故,但是仔细想想,和我比起来,孩子可能更加小心注意,并且行动敏捷,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儿子骑车比我骑车还要安全。现在每每回想起这些事我就非常惭愧。

那段时间,我因为儿子每天绕道回家而安心。然而,有一天我下班早,恰巧碰到了放学回家路上的儿子。那应该是开学后两个月左右的时候,我看到他并没有绕道,而是很冷静地横穿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三岔路口。

“为什么没有从那条路回家呢?”我询问他,他并没有直接回复。

“我已经走了很久这条路了哦”。他说。我当时真是觉得自己的担心都枉费了。

四年后,女儿开始读小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女儿说她想去课后托管班,因为那样她可以和上保育园的时候交的朋友在一起,然后等着哥哥学习结束后来接上她一起回家。听说哥哥不是去托管教室接她,而是两个人定好时间和地点后集合。

“这样,你还在那棵树下面等我哦。”

“好的,知道啦。”

我听过兄妹俩这样的对话。由于两个人这样一起回家,女儿会产生依赖性,所以开始没法一个人独自回家。其实没有依靠的人才更自立。

要说儿子是不是讨厌和妹妹一起回家,好像也并不是。有一天我白天上班路上恰巧遇到了回家路上的兄妹俩,从很远处认出来我的兄妹俩朝着我跑过来。那是一个寒冷刮大风的日子,儿子之前一年四季都是穿着半袖和短裤,但是从四年级开始,冬天也会穿上夹克。我看到兄妹二人的时候,哥哥把夹克脱下来给妹妹穿着,自己抱着肩膀往前走着。由此我也知道了兄妹俩尽管在家里经常会发生激烈争吵,但在外面的时候关系很要好。

在同一个家长大的兄妹俩,儿子可以心平气和地一个人早早地上下学,一个人在家,但是女儿却没法一个人回家,不能一个人在家。这样的不同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当然实际上女儿绝非无法一个人待着,有一天哥哥放学后去朋友的家里玩了,那天因为不能和哥哥一起回家,她是一个人回来的。所以她并不是一个人回不来。我是在女儿到家后不久进的家门,她开门后直接坐在玄关,眼睛都哭肿了。

育儿没有魔法

如果育儿有一种魔法,即有一个指导手册,只要照做,不费功夫孩子就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样子,那育儿也就轻而易举了。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哪怕是同一个家庭的不同孩子之间也都是不同的,所以肯定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做法。

但是也正因如此,我才能说和孩子在一起是快乐的。不擅长和孩子相处的人,会感觉自己很难应对孩子无法预知的反应。因此想要找到孩子行为的一些法则,这样的想法也是自然而然、无可厚非的。

可是,一方面,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所以做出出乎大人意料的事也是情有可原的。有的人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性,育儿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有的人却觉得正是因为要面对和处理这样满满的不确定和意外,才得以从中体会到育儿和教育的精妙之处。前言中我曾说过,觉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很痛苦,对于孩子的哭声有人会觉得特别糟糕,也有人并不这么认为。就我的经验来讲,一个人带孩子时,孩子哭了的话,如果大人本身已经忙的一团糟了,听到哭声真的会感觉神经受不了。此时,如果可以同孩子做简单的交流:“不要哭就好了,下次这样办哦”,事态就不会演变得太过严重。想要掌握这种思考方式和方法,就必须要知晓比如孩子为什么会哭。关于这一点会在下一章中详细介绍。

我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刚刚开始育儿生涯的年轻人,看到尿不湿的广告中,使用蓝色液体代替婴儿的小便,来展示尿不湿的吸收过程。她发现自己宝宝的小便居然不是蓝色的,便开始怀疑是不是宝宝生病了。听到这个故事的人,或许会震惊于有人会这么想,这应该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不管怎样,即使实际中不会出现故事中的年轻人这样的情况,也会有很多人读了育儿类相关的书籍,发现自己的宝宝和育儿书籍中所写的不一致时,多多少少会陷入不安的情绪中。就像读了医学类书籍后,就会觉得自己一定是生病了。

我在孩提时代曾经读过几本育儿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书中提到没有叛逆期的孩子是有问题的,我立刻开始不安起来,因为印象中我在那之前都没有叛逆过。关于叛逆期会在后文中介绍,我也是直到很久以后才意识到,这种担心就和刚刚因为孩子的小便不是蓝色而担心孩子病了是一样的,并无不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孩子不符合“标准”也未尝不可。那些会因为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而担心自己孩子有问题的父母,在处理和应对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容易产生问题。如果这些父母将“与其他孩子不一样”视为不符合标准,则势必会认为应该纠正不同于其他孩子的个性,也因此很容易折断孩子好不容易成长的萌芽。

还有一件事希望大家能够知晓:育儿也好,教育也好,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有一天我去银行办事的路上,走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士突然放慢了脚步。就在我快要超过她的时候,我发现她好像有话对我说,于是我急急忙忙地摘下耳机。

“请问,车站在哪个方向呢?”

“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就到了。”

她问我车站的位置,于是我这样回答了她。我继续戴上耳机听音乐,跟刚才一样,走在这位女士的后面。就这样大概只走了几十秒,她又突然放慢了脚步,看起来像是在怀疑这条路是否真的能到达车站。不过很遗憾的是,在她问我之前我已经到银行了,所以我也无从得知后来的情况。在她开始问我去车站的路的时候,“大概要走几分钟,最后在左手边就能看到车站了……”或许我告诉她这些信息就好了。我本来以为提供给她“直走”的信息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并不充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也有人会因为获得的信息不足,不能马上看见目的地而陷入不安的情绪中。

实际上,即使阅读了育儿和教育相关的书籍,或者听了一些经验分享,并完全按照书上或者听到的经验去做,也不会在初期马上见效。甚至可以说,如果按照经验去做,孩子的言行真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变化,我反而认为这样的知识很危险。

我貌似从一开始就一直强调育儿、教育的困难,如果各位读者继续往后读就会明白,育儿过程中尽是一些说起来理所当然的,但是直到过后很久才意识到并且恍然大悟的事情。实际上在真正带孩子后会发现其难度可能远超在读相关书籍时的想象。

前文曾提到我们无法预知孩子在下一瞬间要做什么,的确是这样的,这并不夸张。那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毫无原则,无迹可寻呢?其实也并非如此。父母有时候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但其实改变一下关注点就能有新的发现。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应该从何处着眼,一旦破解了着眼点,父母就不再觉得孩子只是单纯地要为难父母而做出一些问题行为,而是会认识到孩子去做这件事是有自己的原因。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也就知道如何应对了。

前文说过在本书中的故事都是我和我的孩子之间曾经真实发生的事。我绝不希望读者像背诵应用题的答案一样来学习处理方法,不是机械地记住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而是希望各位能够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去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

面对不同的孩子,即使说出同样的话,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理由很简单: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不一样。不过通过一些实例读者会明白,即使在细节的地方各有特点,孩子的言行其实也是有原则、有迹可循的,绝非没有准谱。如果能够破解孩子的行为准则,就能冷静地,甚至心境平和地以一种享受的心态面对孩子了,当然或许现在你并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