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
1.
下面我觉得是最动人的句子:“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我解释一下大家就能理解,这四句,十六个字,是宝玉跟晴雯最深的情感。“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是说你那么整齐漂亮的黑色眉毛,好像是我昨天才替你画上去的。“指环玉冷,今倩谁温?”人死以后变冷的指环,今天谁再帮你温暖?记得一个冬天的晚上,晴雯穿了很少的衣服跑到雪地里,回来宝玉就握着她的手说,怎么冻成这个样子,赶快钻到我被子里暖和暖和。这个句子绝对不只是对仗的工整和词汇的漂亮,背后还有很深的情感。
2.
当然我们也不太可能跟任何人都说:“眉黛烟青,昨犹我画。”假如我出席一个宴会,在那里对女士说这样的话,大概马上会被打一顿。因为这里面有很私密的东西,是生命间的特殊情感,所以不能变成套话。因此我认为“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应该是汉语言文学里男人写给女人最动人的句子,如今这样的动作和情感对男性来说已经很少有了。
3.
曹雪芹在这里其实是做了一种南朝文学的延续,很想再为这些美丽的女子画一次眉毛。我们都知道那个画眉毛的故事,在古代有个男人张敞曾被皇帝叫去指责,说你怎么能在闺房里替太太画眉毛?幸好张敞很聪明,说:您不知道闺房里面还有比画眉毛更厉害的事呢。后来这个皇帝就决定不判他的罪。可是一个皇帝去问这种事,不是吃饱没事干吗?但一个文化里如果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就很恐怖。就像今天你的主管把你叫去骂你一顿说“你昨天怎么替你太太画眉毛”一样。这个故事也说明男性的某种矜持,导致他对女人的温存无法表现。但曹雪芹是非常叛逆的,就是要说:“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
檐前鹦鹉犹呼
4.
接下来是:“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这里用非常直接的形容,来讲他跟这个女子之间的关系。“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是说如今把镜子拉开,人已不在了,冷冷的月光照在镜子上带着很大的哀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晴雯总在镜子后面帮宝玉梳头的,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想象那个画面,宝玉在镜子里能看到晴雯的脸,跟他的脸是靠在一起的。但如今“镜分鸾别”,人不在了;“梳化龙飞”,梳子也不见了。《晋书•陶侃传》里讲的“梭化龙飞”,可作者在这里把它改成“梳化龙飞”,好像梳子变成龙飞走了。
5.
“委金钿于草莽,松翠㔩于尘埃。”这还是在讲死亡,有点像《长恨歌》里讲到杨贵妃死后,“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的感觉。“楼空鳷(zhī)鹊,徒悬七夕之针”,“鳷鹊”有个典故,我们知道现在有了中国的情人节——农历的七月七日。传说每年的这一天,所有喜鹊会飞到天河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星跟织女星在桥上相会。那天晚上很多女孩子就会在家里悬一根针来乞巧,因为织女是最会绣花的,而晴雯是所有丫头中最会绣花的。现在人走了,没有喜鹊再去帮你架桥,七夕之针只是空悬在那里。
6.
注意,这里有很深的记忆和细节,如果是讲别的人,可能就不会用这样的语言,因为其他人手工都没有晴雯好。“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这很明显是在讲晴雯帮他补衣服。古代人喜欢在衣带上绣一对鸳鸯,表示一种恩爱不绝,可现在带子断了,这是在比喻他跟晴雯被分开了。显然只有晴雯可以“续五丝之缕”,因为当年雀金裘破了的时候,就是晴雯抱病给他补上的,这其中的回忆是她曾经用这么巧的手帮他渡过了很多难关。
7.
“况乃金天届节,白帝司权。孤衾有梦,空室无人。”刚才讲到五行学说,西边是白、是金、是秋天,白帝主管一切。一个人孤单单地睡在屋里,梦醒之后房间是空的。“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语皆绝。”过去常用芙蓉花的汁液去染床帐,《长恨歌》里的“芙蓉帐暖度春宵”讲的就是粉红色的帐子。“皆绝”,是指一切与晴雯有关的美的特征都消失了。这是典型的骈体文,《滕王阁序》里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都是这样。这篇诔文用了非常工整的方法,让你误以为它只是一个文体,很多人读的时候就跳过去。可是一旦你真正读到它的内容,就会为之动容,因为他讲的全是细节。
8.
“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这一大段都在讲秋天,一方面正值秋季,另一方面晴雯做的是主管秋天的花神。衰草、蟋蟀、露水、台阶、寒砧、秋垣、怨笛,一派荒凉景象。“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大家记不记得林黛玉的鹦鹉突然有天长叹一声说:“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用到鹦鹉的地方很多,因为鹦鹉本身无知,当人都死掉了,鹦鹉还在叫她的名字时,就产生了非常大的悲剧感。“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宝玉最早知道晴雯的死亡,是因为走廊上的海棠花突然枯萎,他把这个感应用到了《芙蓉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