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587】
读物本·《幸福的勇气》9 第四章 下
作者:闲听雨落花低吟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294
1
0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2男0女
作品简介

《被讨厌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自由?”而《幸福的勇气》探究“该怎么做,人才能获得幸福?”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07 05:15:54
更新时间2024-06-07 10:07:3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青年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哲人

男,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第四章 下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青年:……很有意思,这种阿德勒式的分工实在是很有意思的概念。处于自然界中的人类非常脆弱,根本无法一人独自生存下去。正因为如此,我们结成群体并创造了“分工”的劳动方式。如果是分工的话,即使庞然大物也可以被击败,而且既能够从事农耕,又能够建造住所。

哲人:是的。

青年:并且,分工始于超越好恶地去“信任他人”。我们如果不分工就无法生存,如果不与他人协作就无法生存,这也就是“如果不信任他人就无法生存”。这就是分工关系、“工作”关系。

哲人:是的,例如公路上的交通法规。我们基于信任“所有人都会遵守交通法规”这一前提,才会在绿灯的时候通过。这并不是无条件的信赖,首先左右确认一下。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对陌生的他人给予了一定的信任。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事关“顺利交通”这一共同利害的工作关系。

青年:的确如此。关于分工,目前我尚未找到可以反驳您的点。不过,您不至于忘了吧?这次辩论的出发点是您对我说的“应该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这句话。

哲人:是的,我没有忘。

青年:但是,按照分工进行考虑的话,您的主张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究竟为什么我要与学生们建立交友关系?无论怎么想都应该是工作关系啊。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不是主动地选择对方,只不过是被随机分配在一起的陌生人关系。但是,我们必须互相协作,为了管理好班级,顺利实现毕业这一目标。这正是由共同利害结成的“工作”关系。

哲人:很好的问题。那么,在此我们一一回忆一下我们今天的辩论吧。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什么?我们的辩论从这些问题出发。

阿德勒的结论很简单。教育的目标是自立,教育者应该做的工作是“帮助其自立”。关于这一点,你应该也是同意的吧。

青年:是的,我基本认可。

哲人: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自立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说过“要从尊重做起”。

青年:您是说过。

哲人:为什么要尊重呢?尊重又是什么?在此,我们必须回忆一下埃里克·弗洛姆的话。也就是,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认识到其独特个性”。

青年:我当然记得。

哲人:尊重真实的那个人。你做“你”自己就可以,不必要追求特别,你是“你”自己,仅仅如此就很有价值。通过尊重向孩子们传达这个道理,借此孩子们就会找回受挫的勇气,开始步入自立阶段。

青年:前面的辩论内容确实如此。

哲人:那么,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尊重真实的那个人”这一主张中尊重的定义,其根本内涵是“信任”还是“信赖”呢?

青年:哎?

哲人: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其真实本色。如果说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因为无条件地接纳信任那个人。也就是说,因为信赖。

青年:您是说尊重和信赖同义?

哲人:可以这么讲。反过来说,我们无法“信赖”一个自己并不尊重的对象。能否“信赖”他人与能否尊重他人紧密相关。

青年:哈,我明白了。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赖;然后,基于信赖的关系就是交友关系。就是这样的三段论吧?

哲人:是的。在基于信任的工作关系中,教师无法尊重学生,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青年:……不……,不不,问题不在这里。比如对独一无二的好友无条件地信赖,接纳真实的那个人,如果是这样,完全有可能。

问题不在于信赖这一“行为”,而在于其“对象”。您说要与所有学生建立交友关系,无条件地信赖所有学生。您认为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吗?

哲人:当然。

青年:如何做到?!

哲人:例如,有的人常常指责周围所有人,“那个人很讨厌”“这个人的这一点令人无法忍受”等。然后就哀叹道,“啊,我真不幸。我难逢知己。”

这样的人是不是真的难逢知己呢?不是,绝对不是。不是遇不到朋友,只是不想交朋友,也就是仅仅是他自己不想涉足人际关系而已。

青年:……那么,您是说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朋友?

哲人:可以。你与学生们也许是因为偶发性的因素偶然地聚在了一起,也许之前完全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并且,也许双方并不能成为如你所说的独一无二的好友。

但是,请回忆一下阿德勒“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句话。无论什么样的对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赖”。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对象所左右,而是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青年:是这样吗?您是说这又是勇气的问题吗?信赖的勇气!

哲人:是的,一切都可以被还原到这一点上。

青年:不对!您根本不懂真正的友情!

哲人:什么意思?

青年:正因为您没有真正的朋友也不懂真正的友情,所以才能说出这种不切实际的话!一直以来,您与他人之间一定都是浅尝辄止的交往。所以才能说出任何人都可以信赖之类的空论!回避人际关系、逃避人生任务的不是别人,正是先生您自己!!

在自然界中,人类非常渺小而又脆弱。为了补偿这种弱小,人类形成社会并创造出“分工”。分工是人类独特的生存战略……这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分工”。如果话题仅止于此,青年也许会为阿德勒喝彩。但是,接下来哲人谈到的“交友”,青年完全不能接受。虽然谈着那么脚踏实地的分工,但把主题换成交友,最终还是开始大谈“理想”!而且又搬出了“勇气”问题!

你有几个挚友?

哲人:你应该有独一无二的挚友吧?

青年:我不知道对方怎么想。但是,像您说的那样可以“无条件信赖”的朋友只有一个。

哲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青年: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的志愿是做小说家,我总是第一个读者。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来到我的住处,激动地说些“我写了个短篇,你看看!”或者“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这么一节!”之类的话。即使现在,他每次出了新作也会送给我,我获得教师工作的时候还在一起庆祝。

哲人:他一开始就是你的挚友吗?

青年:那根本不可能吧!友情需要花时间去培养。并非一下子成为好友,而是一起欢笑、一起惊叹、一起干点小坏事,就这样慢慢培养出友情的挚友。有时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哲人:也就是说,他在某个阶段由朋友升格成了“挚友”,对吧?什么时候你开始把他当作挚友的呢?

青年:嗯,是什么时候呢?如果非要说的话,应该就是在确信“对于他我可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的时候吧。

哲人:对普通朋友就不能推心置腹地谈论一切吗?

青年:谁都是如此吧。人都是戴着“社交面具”、隐藏真心地活着。即使见了面可以谈笑风生的朋友,也不会互相展露真正面目。选择话题,选择态度,选择语言,我们都是戴着“社交面具”与朋友接触。

哲人:为什么不在普通朋友面前摘下面具呢?

青年:因为一旦这么做,关系就会破裂!您虽然提倡什么“被讨厌的勇气”,但特意希望被人讨厌的人根本没有。我们戴着面具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防止关系破裂。若非如此,社会就无法运转。

哲人:说得更直接些就是避免受伤吧?

青年:……是的,这一点我承认。的确,我既不想受伤也不想伤害别人。但是,戴面具并不仅仅是为了自保,更多的是和善!我们如果仅仅凭着本来面目和真心去生活,那就会伤害很多人。请您想象一下所有人都真心碰撞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大约会是一幅血腥恐怖的地狱图吧!!

哲人:但是,在挚友面前却可以摘下面具,即使因此伤害到对方,关系也不至于破裂?

青年:可以摘下面具,关系不会破裂。即使他做一两次不合情理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就想和他断绝关系。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完全接受了对方优点和缺点的基础之上。

哲人:多好的关系啊。

青年: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如此信赖的人世上也没有几个,一生能够遇上五个也许就算幸运了。

那么,接下来请您回答我的问题吧。先生您有真正的挚友吗?听您说话感觉像是一个既没有朋友又不懂友情,整日只知道在空想中与书籍打交道的人。

哲人:当然,我也有好几个挚友。正是像你所说的“可以赤诚相见的朋友”或者“即使他做一两次不合情理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就想和他断绝关系的朋友”。

青年:哦?是什么样的人呢?同学、哲学同仁、阿德勒研究的伙伴?

哲人:比如你。

青年:您……您说什么?!

哲人:以前我也跟你说过吧?对我来说,你是不可替代的朋友之一,我在你面前从未戴过任何面具。

青年:那么,这也可以说是对我无条件地信赖吗?!

哲人:当然。若非如此,咱们的对话也不会成立吧。

青年:……撒谎!

哲人:是真的。

青年: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打算这样操纵人心吗?你这个伪君子!我可不会被你这种花言巧语所骗!!

主动“信赖”

哲人:你究竟为什么如此固执地否定“信赖”呢?

青年:我还要问您呢!信赖陌生人而且是无条件地信赖,这究竟有何意义呢?无条件地信赖也就等于说是对他人不加批判地、盲目地信任吧,这不就等于说要让人成为温顺的羔羊吗?!

哲人:不是的,信赖并非是盲信。质疑那个人的思想信条或者是他说的话。独立思考,保留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而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应该做的是即使那个人撒了谎,也依然相信撒了谎的那个人。

青年:……啊?!

哲人:信赖他人,这并不是盲信一切的被动行为,真正的信赖是彻彻底底的能动行为。

青年:您在说什么呢?

哲人:比如,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阿德勒思想,想要传播阿德勒的学说。但是,这个愿望靠我一个人的努力根本无法实现。有了接纳我的话、愿意倾听我的人的“听的意愿”之后,才可能成立。

那么,如何才能让别人倾听并接纳我的话呢?不能强迫别人“相信我”,相不相信是那个人的自由。我能够做的唯有相信自己倾诉的对象,仅此而已。

青年:信赖对方?

哲人:是的。如果我对你不信赖,即使向你讲述阿德勒思想,你也不会听吧。这跟言论是否妥当无关,而是一开始就不愿意听。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我却希望获得信赖,想要你信赖我,并听我讲阿德勒的学说。因此,我要主动信赖你,哪怕你并不信赖我。

青年:因为想要获得别人的信赖,所以主动信赖别人?

哲人:是的。例如,不信赖孩子的父母会处处提醒孩子。如此一来,即使他们的话有道理,孩子们也不愿意听。反而,越是有道理的话孩子越想排斥。为什么会排斥呢?因为父母根本不关注自己,也不信任自己,只是一味地说教。

青年:……有道理的话却行不通,这样的事情我也是天天都能体会到。

哲人:我们只相信“信赖自己的人”的话,而不是靠“意见的对错”来判断对方。

青年: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最终还是得看意见的对错啊!

哲人:小到普通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家间的战争,一切纷争都源于“我的正义”的冲突。“正义”会随着时代、环境或立场而发生变化,哪里都不存在唯一的正义和唯一的答案。过于相信“正确”是一种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找到一致点,渴望与他人之间的“联系”,期待与他人联手……如果想要联手,就只有自己先伸出手。

青年:不,这也是一种傲慢的想法!因为,先生说您“信赖”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想“所以,你也要信赖我”吧?

哲人:不是,这无法强求。不管你是否信赖我,我都信赖你,继续信赖。这就是“无条件”的意思。

青年:现在怎么样呢?我根本不信任您。遭到如此强烈的拒绝和反驳,您也依然可以信赖我吗?

哲人:当然。与三年前一样,我依然信赖你。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花费时间如此认真地与你交谈。不信赖他人的人就连正面辩论也做不到,更不可能做到像你所说的“对于他我可以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青年:……不不不,不可能!这种话,我根本无法相信!

哲人:那也没关系。我会继续去信赖。信赖你,信赖人。

青年:别再说了!难道您还认为自己是宗教家吗?!

人与人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哲人:我再说一遍,我并不信奉特定宗教。不过,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佛教,经过数千年磨炼出的思想中一定有不可忽视的“力量”。正因为其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所以才能不被淘汰留存下来。例如……哦,对了,你知道《圣经》中提到的“要爱你的邻人”这种说法吧?

青年:是的,当然知道,就是您非常喜欢的邻人爱学说嘛。

哲人:这一学说在重要部分缺失的情况下依然流传了下来。《新约圣经》之《路加福音》中提到“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青年:像爱你自己一样?

哲人:是的。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爱邻人,还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请你这样理解这句话。你之所以一直说“无法信赖他人”其实是因为你不能彻底信赖自己。

青年:您……您说的有些过分了!

哲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并不是因为“喜欢自己”才只关注自己。事实恰恰相反,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青年:那么,你是说我因为“讨厌自己”所以才只关注自己?!

哲人:是的,可以这么说。

青年:……哎呀,这是多么令人不愉快的心理学!

哲人:关于他人也是一样。比如,人想起闹翻的恋人之时,往往很长时间内脑海中浮现的净是对方讨厌的地方。这是因为你想要令自己认为“分开真好”,其实也证明了自己依然没有真正下定决心。如果不对自己说“分开真好”,心就会再次动摇,请你想一想这样的阶段。

另一方面,如果可以平静地想起昔日恋人的优点,那就意味着你已经不需要特意去讨厌,已经从对那个人的感情中解脱出来了……总之,问题不在于“喜欢还是讨厌对方”,而在于“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

青年:不。

哲人:你还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你才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

正因为如此,你才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感,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青年:那又有什么不好呢?!通过工作获得认同,也就是被社会认同!

哲人:不对。原则上说来,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呢?!

哲人:“信赖”他人,建立交友关系,只有这一个办法。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

青年:但是……即使我信赖别人,也并不知道别人是否信赖我并愿意与我建立交友关系啊!!

哲人:这里就需要“课题分离”。他人怎么想你、对你什么态度,这是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他人的课题。

青年:哎呀,这太奇怪了。但是,如果以“课题分离”为前提来考虑的话,我们与他人之间就会永远无法理解吧?

哲人:当然,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的想法。去相信作为“无法理解的存在”的他人,这就是信赖。正因为我们人类是无法互相理解的存在,所以才只能选择信赖。

青年:哎?!你说的不还是宗教吗?!

哲人:阿德勒是一位拥有信赖人勇气的思想家。不,从他当时所处的境况来看,也许只能选择信赖。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这正是一个好机会,我们来回顾一下阿德勒倡导“共同体感觉”概念的经过。“共同体感觉”概念是在哪里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阿德勒要下决心提倡这一思想呢?当然,这其中有重大理由。

人生要经历“平凡日常”的考验

青年:共同体感觉产生的理由?

哲人: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断绝关系之后,将自己的心理学命名为“个体心理学”,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的1913年。可以说,阿德勒心理学一开始便被卷入了世界大战。

青年:阿德勒自己也上战场了吗?

哲人: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当时44岁的阿德勒便作为军医被征召入伍,在陆军医院精神神经科工作。当时军医被委派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住院的士兵们实施治疗,尽快把他们送回到前线。

青年:……竟然是送回到前线。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治疗呢?!太不可思议啦!

哲人:正如你所说。治好康复的士兵被重新送回前线,如果治不好也不能回归社会。对于因幼年时失去弟弟而立志当医生的阿德勒来说,军医的任务实在是充满痛苦。后来阿德勒回顾军医时代的事情时说,“品味到了犯人一样的感觉。”

青年:哎呀哎呀,这种工作光想想就令人心痛。

哲人:就这样,作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许许多多的非战斗人员也被卷入其中。这场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然,这场悲剧也给以阿德勒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青年:具体讲呢?

哲人:例如,弗洛伊德经过这场大战之后开始提倡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死本能”的“死亡驱力”。这是一个有各种各样解释的概念,眼前我们可以把他看成“对生命的破坏冲动”之类的东西。

青年:如果不从人类具有这种冲动的角度考虑,也无法解释摆在眼前的悲剧。

哲人:也许是这样吧。另一方面,以军医的立场直接经历了这场大战的阿德勒则提倡与弗洛伊德完全相反的“共同体感觉”。可以说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

青年: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共同体感觉呢?

哲人:阿德勒是一个彻底的实践主义者。可以说他并不是像弗洛伊德一样去思考战争、杀人以及暴力的“原因”,而是探索“如何能够阻止战争”。

人类渴望战争、杀人或暴力吗?并非如此。人类都具有视他人为同伴的意识也就是共同体感觉,如果能将这种共同体感觉培养起来就可以防止战争。并且,我们具备完成这一任务的力量……阿德勒相信人类。

青年:……但是,他这种追求空洞理想的主张当时就被批判为非科学的思想。

哲人:是的,他当时受到了很多批判也失去了许多同伴。但是,阿德勒的主张并不是非科学的思想,而是建设性的思想。因为他的原理中的原则是“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青年:但是,至今世界依然战争不断。

哲人:的确,阿德勒的理想尚未实现,甚至不知道能否实现。不过,我们可以朝着这一理想前进。正如作为个体的人可以不断成长一样,人类应该也可以不断成长。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不幸而放弃理想。

青年:您是说只要不放弃理想,总有一天将不再有战争?

哲人:特蕾莎修女被问到“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时候,她这样回答,“回家之后请善待家人。”阿德勒的共同体感觉也是一样。不是为世界和平做什么,而是首先信赖眼前的人,与眼前的人交朋友。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信赖总有一日足以平息国家间的争斗。

青年:只考虑眼前的事就可以了吗?!

哲人:不管怎样只能从这一点开始。如果想要让世界远离战争,首先必须自己从争斗中解放出来。如果你想要获得学生们的信赖,首先自己必须信赖学生。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大家指手画脚,而是作为整体一部分的自己先迈出第一步。

青年:……三年前您也说过“应该由你开始”这样的话吧?

哲人:是的。“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这是被问到共同体感觉实效性时阿德勒的回答。

青年:世界会因为我的一步而改变吗?

哲人: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现在不必考虑结果如何。你能做的就只有去信赖最亲近的人。

人类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大事的时候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青年:嗯。

哲人:在讨论天下大事之前,请首先去关心自己的邻人,关注平凡日常中的人际关系。我们能做的仅此而已。

青年:……呵呵呵,就是“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吗?

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哲人:好像你还有无法接受的地方吧?

青年:很遗憾,还有很多。确实如先生指出的一样,学生们都轻视我。不,不仅仅是学生们,世上的大多数人都不认可我的价值,无视我的存在。

如果他们尊重我,倾听我谈话,我的态度也会改变吧,或者甚至有可能去信赖他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大家总是小看我。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唯有通过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信赖或尊重之类的事情都在这之后!

哲人:也就是说,他人应该先尊重我,为了获得他人的尊重,自己努力在工作上取得成就?

青年:正是如此。

哲人:也有些道理。那么,请你这样想。无条件地信赖他人、尊重他人,这是“给予”行为。

青年:给予?

哲人:是的。换成金钱也许更容易理解。能够“给予”他人一些财物的基本是比较富裕的人。假如自己手里没有相应的积蓄,那也就无法给予别人。

青年:哎呀,如果是金钱的话也许是这样。

哲人:而你现在不想有任何付出却只求“收获”,简直就像是乞丐一样。这不是金钱方面的贫困,而是心灵贫困。

青年:太……太没礼貌了……!!

哲人: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青年:这种目标既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

哲人:呵呵呵。那么,我再给你介绍一句《圣经》中的话吧,“祷告,然后才有收获”这句话你知道吧?

青年:是的,时常听到的一句话。

哲人:如果是阿德勒,他一定会说“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青年:……什……什么!!

哲人: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不能坐等“收获”,不能成为心灵的乞丐……这是继“工作”和“交友”之后人际关系方面又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青年:又……又一个,也就是……

哲人:今天一开始我就说过了,也许所有的讨论都将集中在“爱”这一点上。阿德勒所说的“爱”是一个最严肃、最困难、最考验人勇气的课题。另一方面,要想理解阿德勒,就必须步入“爱”的阶梯。不,甚至可以说唯有如此才可以理解阿德勒。

青年:步入阿德勒必经的阶梯……

哲人:你有继续攀登的勇气吗?

青年:如果您不先把这一阶梯解释清楚的话,我无法回答。是否攀登,了解清楚之后再决定。

哲人:明白了。那么,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人生课题的最终关口、理解阿德勒思想的重要阶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