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603】
读物本·认识节日之重阳节
作者:镇啸
排行: 戏鲸榜NO.20+
【禁止转载】读物本 / 架空字数: 11377
0
0
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 这首诗就讲述了重阳节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10-09 18:54:46
更新时间2022-10-10 10:24:4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1][2][3][4][5]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4][5][6][7][8]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0]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11]

中文名

重阳节

外文名

Double Ninth Festival

别名

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等

节日时间

农历九月初九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节日溯源

节名

重阳节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13][14][15][16]

重阳

祭祖节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17][18]

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19]重阳节“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重阳节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60]

敬老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长久、久远的谐音,[63]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在民俗观念中,又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7][7]

由来

丰收祭天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4][20][21]

重阳节

祭祀“大火”(心宿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大火”(心宿二)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苍龙七宿)。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在东方夜空中开始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夏天作物生长,苍龙七宿高悬于南方夜空;而到了秋天,庄稼丰收,苍龙七宿也开始在西方落退;冬天万物伏藏,苍龙七宿则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季秋时节,“大火”(心宿二)退隐,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季秋“大火”退隐的时节,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神的仪式逐步衰落。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江南部分地区的重阳祭灶(家居的火神)习俗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13][4]

古人纪元通用干支,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正月建寅,第九个月为戌月,戌为火库,戌月火入库。戌在位西北方处《洛书》乾卦之内。季秋戌月“大火”(心宿二)随苍龙群星前面的几个星宿在西偏北方位隐退潜入于地面。《易经·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在传统文化中,季秋重阳,“大火”退隐,处在乾坤转变之中,乾德刚健,坤德柔和,二者兼备,乃吉象。

搜词条

节日溯源历史演变民间习俗文学记述故事传说TA说

搜词条

百度百科

重阳节

中国传统节日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

重阳节的由来

杜江和你一起过重阳

她是皇帝的女儿,因迫害生于民间,重阳节也因她而盛行

重阳节的故宫文化#星知计划#

重阳节由来你知道吗?

查看更多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重阳:清秋有信,唯愿久久

物道

重阳 | 登高临远, 以畅秋志

中式精致生活

41

云落枝头——山茱萸属

淡淡暮相久

24

细说《红楼梦》里的一道重阳美食,光听名字就流口水了

少读红楼

57

古代都有哪些有意思的重阳习俗呢

历史大学堂

27

致敬我们的父辈,重阳节

lntxdy

33

魏晋时期的重阳节:跟敬老还真没什么关系

时拾史事

67

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说说与它有关的一桩公案、一种酷刑和一位神仙

BT历史零售

298

重阳节丨愿天下父母:平安多喜乐,岁岁长安康

Joy_Zan

27

为什么粽子流传下来茱萸却断了?

程鹤麟吃瓜说

801

宋代是怎样过重阳节的?这三首宋词中,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重阳习俗

小话诗词

23

重阳节本来是丰收祭天的日子,为什么变成了敬老节?

勇哥读史

63

传统节日复兴困难,如何让现代人接受传统节?重阳节说:改个名吧

浩然文史

338

重阳 | 岁月变动不居,美好地久天长

物道

29

6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5年后中国有3亿老人过重阳节

界面新闻

78

重阳节登高,历经磨难的杜牧写下一首诗,潇洒飘逸

小佛说史

75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