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559】
读物本·热播剧 精品小说 蛮好的人生 节选
作者:🐳婠婠🌺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11978
4
3
4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三十九岁的金牌保险业务员胡曼黎,事业上一路火花带闪电,生活中精于算计…就在她以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之际,却一朝梦碎--自己丧失保险从业资格,原本稳定的家庭也出现一系列状况…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25 03:22:21
更新时间2025-04-27 03:17:1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精品小说 :孙俪热播剧《蛮好的人生》

 作者: 木浔mx

书籍简介:

三十九岁的金牌保险业务员胡曼黎,事业上一路火花带闪电,生活中精于算计…

就在她以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之际,却一朝梦碎--自己丧失保险从业资格,原本稳定的家庭也出现一系列状况…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二十八岁的职场菜鸟:薛晓舟。

胡曼黎火力全开,一心要拿薛晓舟祭天,却在相看两厌,互别苗头的几番交手后,渐渐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意。

市井里弄的阿姨胡曼黎VS落魄富二代薛晓舟,两道看似难以交织的平行线,最终互相成就,在保险界披荆斩棘走花路,迎来属于他们的别样人生.......


阳春白雪

 1.

胡曼黎,39岁,上海蓝洋江城区古月部经理。

今年是她从业保险的第20个年头。自19岁入行,她便战绩彪炳。396单保险,最大800万的实缴额,十年成就人生第一个MDRT(百万圆桌会议成员),接着又是TOT,她自认作为业务员,保险业的奥斯卡已被收入囊中。

人生至此,春风得意。

志得意满,胡曼黎也不藏着掖着。比如这天有人要来采访她,她特地将地点安排在自己位于中心城区的曼都花园家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又好,高耸的楼群被郁郁葱葱的绿化包裹,还有美丽的池塘,即便小区其实并未实现人车分流,价格与同地段新房相比,拥有较高“性价比”。

作为保险业务员,她自然不会放过这种展现自己的机会,Burberry的衬衫、Dior的半身裙、香奈儿的耳环、爱马仕的大H皮带、华伦天奴的尖头鞋——虽然堆砌得太多,反而显得毫无章法,但她毫无知觉,冲着镜头不断表现自己:“做保险,信任就是生命    ”

2

语速很快,信息又很密集,精神也很亢奋,仿佛没完没了。主持人李珊被轰炸得有一点思维发散,目光扫视过胡曼黎的这套房子。

房子很大。客厅就有百来平米,一头是一整片的落地窗,另外一头是西厨。往里走是长长的走廊,走廊两旁是房间。走廊的尽头摆放着时下流行的网红摆设桌,桌子上面是一张硕大的艺术照。艺术照上的人就是胡曼黎,她穿着西装,双手环胸,下巴微扬对着镜头,展现着她的姿态凌人和气势不凡。

推销保险在行,推销自己,胡曼黎同样在行。

摄像已经有点不耐烦,胡曼黎还在拉他拍摄代表自己成就的奖杯:“--你们看看这些奖杯,这些全都是客户对我的认可。爱你们哟,客户宝宝!咔--等下等下。”

说完,她还不忘用右手冲镜头比了一个“爱你”手势,中指上宝格丽的蛇头戒指在光板映照下,时不时闪出几道光芒。

李珊知道她就是想要秀出自己的大牌戒指,但这也太明显了。

这还远没有结束-

3

胡曼黎笑容维持了两三秒不动,然后突然像导演一样对着镜头喊“咔”:“摄像老师,我这里给你留个剪辑点,你帮我推个特写好吧?”

摄像不太情愿:“没必要吧?”

胡曼黎说话听着娇嗔,实际上非常强势:“特写有杀伤力的!我跟你说,我平时小红书上也拍拍视频的,懂的呀!我补个妆哦,等我一下。”

摄像拳头硬了。

李珊用眼神安慰摄像,让他稍安勿躁。

胡曼黎很快回来,又重复刚才的动作:“来,摄影老师,有没有可能,从奖杯,推到我脸好吧?来,123-你们看看这些奖杯,都是客户对我的认可,客户宝宝们,爱你们哟。”

摄像只能依言拍了个特写,以为可以收工了,胡曼黎又忙不迭站起来,走到衣架旁,“李姗,我想通过镜头,跟我儿子说几句话好吧?”

李珊尬笑着,忍不住提醒道:“胡老师,我们今天流程里没有这一趴吧……”

 

4.

“哎呀,来都来了,多拍一点呀。我儿子今年初二,在伟顿,伟顿晓得伐?今年排名第一的双语学校,光学费就十来万,贵得不得了,还不包括什么夏令营、补习班什么的······你说我穿哪套啊?”

摄像师忍无可忍,把摄像机关机,盖上镜头盖。“素材够了,”他对李珊说道,“下一个约了10点吧?得走了。”

胡曼黎一愣。

李珊微笑着解释:“不好意思哦,胡老师,我们还有其他拍摄任务,今天就这样……”

“我知道的,你们下一个是拍我们公司朱总监呀,我跟他熟,我跟他打个招呼,晚点去。这样,到我们书房来看一下吧?老公       ”

当胡曼黎直接打开书房门的时候,坐在三面书墙中间,从一本《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抬起头的男人皱着眉头看着这三个不速之客。

 

5.

男人四十岁左右,斯文儒雅。胡曼黎一个箭步上前,挽住了他,向客人们介绍她这位在同华大学哲学系当教授的丈夫,同时,又骄傲地向丈夫介绍,拍摄她的摄制团队来自很红的网站节目《商业新势力》,他们采访的都是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

丁致远皱眉问:“那为什么要采访你?”

场面有些好笑。

主持人李珊憋住笑,解释道:“是这样的,这次胡老师破格入围了蓝洋“保险之星'候选人行列,蓝洋集团的这个荣誉称号,是保险业务员的最高荣誉,我们很好奇,胡老师在行业20年的奋斗经历,所以来给她做一个采访。”

只是,看着看着,她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熟悉,忽然眼神发亮,“哎?!您······是不是网上《哲人说》的丁致远丁教授?”

李珊的眼睛仿佛闪着光,“我是丁教授的粉丝。”

胡曼黎一听,大笑起来:“哎哟,看来我们家老丁现在真是出圈了,哈哈哈哈。丁教授,你以后出门,墨镜好戴起来了······”

6.

一席话,使得众人都跟着笑起来。而只有一直盯着丁致远的李珊,发现丁教授的眼里没有温情,看向胡曼黎的目光尽是冰冷。

李珊心想,这也是难免的。不论是塞满了书的舒适雅致的书房,还是儒雅英俊的丁教授,与中专毕业、满身张扬的胡曼黎都格格不入。

而胡曼黎却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李珊用目光扫视书房,发现书架上的书不但学术性强,而且有些书页也卷起来了,说明丁教授是真正的读书之人。忽然她眼神一亮:“这是85年的《世界文学》?”

丁致远没有想到老婆带过来的人竟然知道这本书。颇感意外的他,连脸上的神情都舒缓了。

“本科的时候在教授办公室看过。”李珊微微地笑着,“可以翻阅下吗?”

丁致远点头:“当然,你请。”

胡曼黎自认为不是小气的人:“你喜欢啊?那送你好了。”这种大方、热情,也向来是她在事业上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只是丁致远与李珊皆是一愣。

 

7.

李珊有几分怜悯丁致远,尤其是在胡曼黎直接将这本期刊塞进她包里的时候。

她连忙摇头:“胡老师,不行,这上百本《世界文学》都是连载的,收藏起来不容易。如果缺了这本,整套就没有意义了。”

两人推脱间,一张粉色的信笺从书中飞出,飘落在地上。

丁致远面孔突然一紧,连忙要捡,不料被距离更近的胡曼黎抢先一步。她弯腰拿起信笺,看了一眼,动作停顿住了。

丁致远愣住了,心几乎吊到嗓子眼。很快,胡曼黎起身,若无其事地把信笺往书里一夹,莞尔着对众人说:“你们还要拍下一位,时间太紧,就不留你们了。”

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李珊和摄像感到奇怪。胡曼黎笑意盈盈地把两人送进了电梯,还不忘叮嘱剪辑的细节。

李珊硬着头皮对胡曼黎微笑道别。电梯门关上的一刹那,李珊终于解脱松了口气。

摄像忍不住吐槽:“来拍个宣传片而已,上蹿下跳,跟得了甲亢一样!恨不得把所有家当全展示一遍······也不知道她那位教授老公怎么忍得了她。”

李珊为她说话:“人是有点难评,但你也别小看这个胡曼黎,20年前中专毕业,从蓝洋前台做到现在金牌销售,保守估计,年薪百万以上。她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摄像讶异又无语。

 

8.

胡曼黎转身一进门,笑容就消失了。她正好碰上从书房出来的丁致远。两人眼神对上,丁致远立马低头,他不敢看妻子的眼神。看着他在门口穿鞋,胡曼黎忽然出声:“要出去啊?”

“是······”

“去哪儿?”

“学校有课。”

胡曼黎悄悄靠近,心存试探:“那晚上还回来吃饭吗?”

“应该······不回来了。”丁致远急着走,却忽然被拉住了胳膊。

“等一下。”她走到丁致远面前,审视着看着面前的男人。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他的慌张。

“怎么······”

胡曼黎探手,丁致远下意识后退。可是,她却没有对他做什么,只是笑着替他整理衣领,她看着他,仿佛在看多年前的少年:“你现在也是个公众人物,里里外外,都要注意点。”

丁致远尴尬地点点头,走了。一听到外头的电梯门关闭,她就进了书房。可是,怎么翻找那本《世界文学》,她都找不到那一张粉色信笺。胡曼黎眼带疑色地环顾四周,视线落在抽屉上,她拉抽屉,却上锁了。这却难不倒她。她从另外一个角落拿出钥匙,打开抽屉,粉色信笺赫然在目!

丁致远这个人就是这样!她一直都很自信,可以牢牢地把他握在手心。

信笺上是手写的诗句:OS 当你在我身边的时候,黑夜也变成了清新的早晨,除了你之外,在这世上我不企望任何的伴侣。当我每一眼看见你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飞到你的身边······落款是“阳春白雪”。

一件战袍

9.

阳春白雪?

她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张年轻青涩的脸,那是丁致远新招的女研究生,名字就叫王雪。

她再次翻来覆去地看粉色信笺,发现信笺角落里印着“枫林企业家读书会”的字样,信笺背景上还印着一个十八世纪扮相、妖娆妩媚的法国女人。

她拿出手机图像搜索,才知道这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蓬帕杜夫人”,她是当时具代表性的艺文资助人,亦对书写感兴趣,伏尔泰也受到她的资助······

“外国小三这么卷?”胡曼黎喃喃自语。

她手拿着信笺,忽然灵光一闪,看向台历。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他在不同日期的活动安排。而在9月1号这一天的备忘录上,赫然写着“枫林企业家读书会”的字样。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在向她招手,而要具体怎么做,她要细细思量。

蓝洋大厦的咖啡厅内,一大早薛晓舟就被一名叫王天赐的客户缠住了,对方非要说自己的断指是被狗咬的,以此来骗取保险金。他又是撒泼打滚,又是卖惨行贿,薛晓舟却是油泼不进,有礼有节,直接拒保。

10.

薛晓舟才入职蓝洋理赔部半年,已经有了些经验,对这种刚过投保等待期就理赔的人留了个心眼。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
评论
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刷新

请先登录后发表言论(^-^)

表情

0%

复制
暂无曲目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