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795】
读物本·人心的鉴定
作者:清雨墨竹
排行: 戏鲸榜NO.20+
【联系作者】读物本 / 字数: 3517
1
3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文探讨生命与混沌的共生智慧:人心以定义为笔勾勒混沌样貌,快餐式爱情用规则为情感划观察边界,动物迁徙借分歧多角度认知未知。三者皆非驯服混沌,而是以各自方式看清其轮廓,最终揭示生命在与混沌的对视中,寻得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7-25 12:44:16
更新时间2025-07-25 18:05: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本文章对于混乱无序爱情和快餐式爱情的见解

本作者等发布这文章之后会发表这文章的核心观点的详细解析

人心鉴定,万物何为神?何为鬼?人皆为神鬼

混沌中的秩序:从人心到爱情,再到迁徙的生命智慧

1

黑暗降临时,人总会下意识绷紧神经。不是黑暗本身有多可怖,而是它像一块被打湿的宣纸,晕开了我们熟悉的“确定性”——书桌的棱角、窗外的树影、甚至脚下的地板,都在昏暗中漫成一片模糊。这种模糊会触发原始的恐慌:“它到底是什么样子?”于是,我们会给黑暗里的未知安一个名字,哪怕是“鬼”,也不是为了赶走它,而是让“未知”有了一个可谈论的模样。这或许是生命最本质的冲动:混沌永远都在,我们只是想借定义的微光,看清它的轮廓。

一、人心:给混沌画肖像的“无形画笔”

2

人心最神奇的能力,从不是“消灭混沌”,而是“让混沌显形”。我们看到天上的云,不会只当它是水汽,会说“那像一匹马”——不是要让云真的变成马,而是借“马”的轮廓,让“无形的水汽”有了可锚定的形状;摸到冰冷的石头,不会只当它是矿物,会刻上符号说“这是神的信物”——不是要石头拥有神力,而是让“沉默的物质”有了可放进故事里的意义。这些命名、定义、解读,本质上都是给混沌画“肖像”:肖像未必逼真,却能让混沌从“一团无法描述的模糊”,变成“有线条、有细节、能被言说”的存在。

3

古人面对电闪雷鸣,会说“是雷公发怒”;现代人看到同样的景象,会用“电荷释放”来解释。两种说法看似天差地别,底层逻辑却惊人一致:都不是为了“驯服雷电”,而是让“不可捉摸的自然伟力”有了可理解的轮廓。古人用神话给混沌“安上人格”,现代人用科学给混沌“套上公式”,本质上都是人心在说:“我需要一个角度,好让我能看见混沌的样子。”

4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