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上诗书17回首已是路人
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句都是情怀。字字都动情,句句是人生。一诗一感悟,一词一境界。
本篇共13段,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1.
唐赠去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故人相遇,究竟是缘,还是劫?
崔郊并没想过会再见到她,此时的她已不是婢女,她身着一袭华丽衣衫陪伴在那位身份显赫的男子身旁,他们擦肩而过,他望见了她眼中的哀愁。
他望着那抹艾绿色的身影,思绪回到了年少之时。
青杏尚小,他初次到姑母家,姑母安排了一个婢女服侍他。那婢女与他一般年纪,生得秀丽,只是初见他时,有些羞涩。
两人青梅竹马,春去秋来,他们一起慢慢长大,暗生情愫。他们也曾对着天地,许下誓言,今生今世不相离。
2.
那时候的爱情真纯粹,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一次转身,一个回眸,便已足够。他爱她,不在乎她卑微的身份,只爱她这个人。
时光匆匆而过,他为考功名,不得不暂时离开。可崔郊的心始终放心不下她,担忧自己走后她会受委屈,害怕她做错事情会被姑母责骂,他舍不得离她而去。
然而,不舍便不能得,他一定要在功名与爱情面前做出选择,他选择功名,仅仅是想给她更完美的爱情。
临走前,二人相拥而泣,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一别仿佛会失去她。
他说,很快就回来。
她道,我会等你。
一个走,一个等,就这样,陷入命运的圈套。最后,如许多折子戏一样,才子回来得太晚,佳人早已不在原地等候。
3.
崔郊在姑母家没有瞧见那女子的身影,一问才知,她被卖给了身份显赫的于頔dí。
关于婢女被卖的事情,有些蹊跷,崔郊与婢女情投意合,姑母应该早就知晓,即便再贫寒,也不该卖了她。除非姑母并不喜欢这个女子,也不想成全这对鸳鸯,索性将婢女卖给达官贵人,一举两得。
无论是何原因,这婢女终究是去了侯门,再无下落。崔郊不过一介秀才,哪怕知道于頔的府邸,也根本无法进入,只能望着那高墙宅院,低声叹息。
他期盼着能遇见她,可等了一日又一日,始终不见她的身影。他开始感到疲倦,日子久了,心中的希望之火也会渐渐熄灭。他开始胡思乱想:或许她已经忘记了他,或许她爱上了于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