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1.
第三个是芳官,王夫人又问:“谁是什么耶律雄奴?”你看这个小报告打得有多仔细,连芳官的外号都报上去了。“嬷嬷便将芳官指出。”有没有发现这些老妈妈一直扮演这种通风报信的训导人员,其实不是年龄的衰老,是她们的心从来没有打开过,所以才会憎恨跟青春有关的美好事物。大家再看王夫人的判断:“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如果把这一回王夫人所有的语言搜集起来,是一个绝好的父性权威社会中的女性共犯结构。
2.
我的意思是,父性权威所主张的理念,如今透过一个女性的嘴巴在讲。她赶走晴雯,是因为美;赶走蕙香,因为她跟宝玉太亲;赶走芳官,因为她是唱戏的,所有的判断都非常直接武断。“上次放你们,你们又懒怠出去,可就该安分守己才是。”最早这十二个女孩子是从江南买来专门学戏的,后来王夫人觉得养在家里有点不放心,因为唱戏的在舞台上恩恩爱爱,难保私下不扮演这样的角色。其实我们今天虽然有了表演艺术这个比较尊贵的称谓,但在大家对这个领域不怎么了解的时候,恐怕也会有这种偏见。因为戏里戏外的人生,很容易混淆,到底如何看待,怎么去界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古代社会当然防范得更厉害。
3.
前面也提到过,这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的确是青春男女中比较早熟的,芳官唱《游园惊梦》的时候大概才十岁,可是她演的十六岁的杜丽娘,是一个思春的少女。像藕官反串的是男孩子,最后就爱上了舞台上扮演女性角色的演员。这些《红楼梦》里都有交代,她们在舞台上的情绪、情感难免带到日常生活中。只是作者一直从同情的角度来叙述这一切,觉得她们之间的情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在美学上,这是一种让人非常感动的深情。所以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美跟道德有时候真的会起冲突,而这个冲突里的分寸确实很难拿捏。
4.
王夫人此时的判断就非常简单,也非常武断:“你就成精鼓捣起来,调唆着宝玉无所不为。”我相信今天所有的老师、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学生都存在这种两难。以前有很严格的“电剪”,电影要剪过你才能看,现在还有所谓的“限制级”或“辅导级”的电影,都是因为我们对某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放心,觉得他们必须要经过辅导以后,才能理解这件事情。这个问题在教育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实孩子们透过戏剧了解某些东西,可能是最好的疏解方式,这样他们在道德的领域就没有太多隐秘的角落,这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美学观点。可是在保守的东方,就是一味地禁止接触。
5.
所以作者一直认为,美和道德并不见得是对立的,一个孩子经由美的深情所历练出来的,应该是更稳定的道德。相反,设置很多防范的道德可能会是虚假的,有一天也许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个结论大概目前世界各国还有争议,因为经由表演艺术透露出来的生命现象常常会碰触到某些临界点,要不要带孩子去接触这样的美术、小说、电影,这个分寸很难拿捏,有些父母虽然子女还没有到限制级的年龄,但仍愿意让孩子接触一下,因为他们从小就对孩子的教育很负责任,彼此之间有很多的对话,也有很多的了解,关系很亲密,所以他们很放心。如果父母、老师能跟孩子一起坐在剧场或电影院里接受那些东西,我想不会发生什么问题。除非大人不够成熟,他们的惊慌失措反而引发了孩子的紧张。就像蕙香跟宝玉说:我们同月同日生,是不是前世夫妻啊。本来是句天真烂漫的话,可王夫人一大惊小怪,蕙香就觉得是罪恶。以后这个女孩子的心理不可能健康。
6.
有没有发现晴雯和蕙香被赶出去时,都不敢回嘴。权威之所以是权威,就是没有对话的可能。可是芳官因为有过舞台上的历练,就哭辩道:“并不敢调唆什么来。”王夫人笑道:“你还强嘴。”你看,只要回嘴,就是错的,你只是一个被卖来做戏子的,竟敢跟一个贵妇人这样对话。王夫人说:“我且问你,前年我们往皇陵上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五儿丫头来着?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你们又是连伙聚党遭害这园子。你连你干娘都欺倒了,岂止别人!”芳官只是觉得跟五儿很好,要介绍五儿到怡红院来当差。她完全不知道这里面涉及很多政治,一直盯着这个肥缺的那些人一直到处说芳官有多坏。而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得罪了人。王夫人“因喝命:‘叫他干娘来领去,就赏他外头寻个女婿去吧。把他的东西一概给他们。’”大家一定记得芳官那个干妈的行径,每个月的薪水都被干妈领走。但芳官也是有个性的,因为她在舞台上扮演的是有个性的角色,所以她敢回嘴。她的干妈贪了她的钱,她也会抗争。
7.
接下来“又吩咐上年凡有姑娘们分使的唱戏的女孩子们,一概都令其干娘带去,自行聘嫁。一语传出,这些干娘皆感恩趁愿不尽,都约齐了来与王夫人磕头”。因为这些唱戏的女孩长大以后,这些干妈就有点管不了她们了,现在她们领回去又可以再卖一次了。这些女孩子根本没有任何生命的自主,就这样被人卖来卖去。“王夫人又满屋搜检一遍宝玉之物。凡略有眼生之物,一并命人收的收,卷的卷,着人拿到自己房内去了。因说道:‘这才干净,省得旁人口舌。’因又吩咐袭人、麝月等人:‘你们可要小心!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我一概不饶。因叫人查看了书,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