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本不易,期待您一键三连或四连的鼓励,也期
待您能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多谢!
第一章 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太祖赵匡胤档案
1、
宋太祖赵匡胤(yin4)(927—976),21岁时,离家外出游历,23岁投奔到后周太祖郭威帐下,开始征战沙场。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赵匡胤典领禁军,随周世宗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越。29岁时,拜定国军节度使,30岁迁义成军节度使。周世宗去世后,32岁的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再迁归德军节度使。后周显德七年(960)一月,34岁的赵匡胤代周建宋,在位共16年,50岁去世。
太祖最主要的成就和贡献是恢复了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他平定二李之乱,吞并荆湖,攻取后蜀,灭南汉,亡南唐,迫使吴越和漳泉称臣,基本上结束了唐中叶以来藩镇林立、军阀割据的局面。太祖又是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制定者,其时通行的许多政策对宋代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使他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太祖一生,从江湖游子到普通士兵,又从士兵到将军,最终成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其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一、黄袍加身:兵变成就的帝王
2、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在平叛过程中,唐朝的节度使们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盛唐逐渐走向衰弱。唐天祐四年(907),朱温迫唐哀帝逊位,建立后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从后梁建立到后周灭亡这50余年里,各地的将领们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拥有强兵壮马,就能做天子。为此,他们甚至不惜演出一幕幕亲子杀父、兄弟相残的惨剧。普通百姓生活在战乱不断的环境中,更是朝不保夕,他们迫切希望社会稳定下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yin4)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
后唐天成二年(927)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在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夹(jia1)马营。《宋史·太祖本纪》中记载赵匡胤先世为涿(zhuo1)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后人遂以为赵匡胤祖籍涿州。但是,咸平三年(1000),赵匡胤的侄子宋真宗赵恒曾下诏,封其祖父宣祖赵弘殷的远房赵氏宗族为官,却在诏书中明确指出保州保塞(sai1)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丰归乡东安村为赵氏故里。宋真宗开此先例后,其后的历代皇帝直至南宋高宗都对保州赵氏予以照顾。此时距北宋建国不过40年,宋真宗似乎不会将祖父籍贯弄错。然而,由于史书记载的差异,赵匡胤家族祖籍究竟在何处,尚需进一步探究。
《八达春游图》(局部)
3、
赵匡胤的祖辈做过官,其父赵弘殷为后唐庄宗李存勖(xu4)的爱将。由于出身将门,赵匡胤自幼便学习骑射,表现出极强的恒心和毅力。他曾找了一匹没有驯服的烈马来练骑术。赵匡胤才坐上马背,那烈马就因不甘被人骑使起性子来,直朝城门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一头撞在城门上摔了下来。在场的人大惊失色,都以为他必受重伤。哪知赵匡胤却猛地从地上跃起,迅速追上烈马,纵身跃上,将烈马驯服,他自己却似乎并没有受伤。
赵匡胤出生后十几年,朝代两度更迭。其父赵弘殷也在后唐庄宗被杀后备受冷落,官运难济,赵家逐渐衰落。到了赵匡胤21岁时,就连生活也变得十分艰难。赵匡胤正值风华正茂之时,他眼见不能依靠父亲谋取前程,便辞别父母和成婚三年的妻子,离家外出闯荡。
4、
赵匡胤离家后,一路南下,穷困潦倒,受了许多白眼和冷遇。他曾投奔父亲昔日的同僚王彦(yan4)超,希望能谋得一官半职。王彦超看到赵匡胤落魄的样子,竟像打发乞丐一样,给了他几贯钱,便把他赶走了。赵匡胤无奈中拿着这几贯钱去赌博,哪知手气竟是出奇的好,盘盘皆赢。当他满心欢喜地拿钱离开时,那些输红了眼的赌徒却欺负赵匡胤是外地人,一拥而上,将他按在地上,一阵拳打脚踢,抢了他的钱财之后扬长而去。
两年的流浪生活颇为艰辛,却磨炼了赵匡胤的意志,也开阔了他的眼界。一日,赵匡胤到了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一所寺庙里。院中住持饱经沧桑,知人阅世颇深。他见赵匡胤方面大耳,虽风尘仆(pu2)仆(pu2),却难掩富贵之相,一身不起眼的装束,却透出英伟之气,又见赵匡胤谈吐不凡,胸中自有一番天地,便劝赵匡胤北上——因为南方地区相对较稳定,而北方却是战乱频繁,乱世出英雄。赵匡胤接受了住持的建议,便骑着住持送给他的驴北上。
5、
赵匡胤到了河北邺(ye4)都(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后,投奔了后汉枢密使郭威。乾祐四年(951),郭威发动兵变,建立了后周,是为周太祖。赵匡胤因战功被升为皇宫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周太祖的养子、开封府尹(yin3)柴荣时常出入皇宫,见赵匡胤颇有才能,便将他调到自己帐下,让他做开封府的骑兵指挥官。周太祖无子,柴荣是皇位继承人。赵匡胤到了未来皇帝的门下,由此真正走上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
显德元年(954),周太祖病死,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这时,北汉刘崇联合辽国大举进攻后周,周世宗调兵遣将,御驾亲征,赵匡胤随同出征。双方在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展开激战。战斗开始不久,后周大将樊爱能、何徽等人临阵怯场,自乱阵脚,后周军队呈现溃败之势,而周世宗身边只有赵匡胤和另一个将军张永德所率领的亲兵4000人。危急之时,赵匡胤镇定自若,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建议周世宗兵分两路夹击辽军,得到周世宗的准允。赵匡胤和张永德领兵直扑敌军,赵匡胤高喊为主效忠的口号,士气大振。后周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投入战斗,周世宗终于打败北汉和辽的联军。
6、
班师回京后,赵匡胤因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被任命为禁军的高级将领,还被周世宗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赵匡胤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使后周军队的面貌大大改观,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而他本人也在禁军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在整顿军队过程中,逐渐在禁军中形成自己的势力。他结交禁军其他高级将领,其中,石守信、王审琦(qi2)、杨光义、李继勋、王政忠、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zhong4)赟(yun1)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十兄弟”。此后几年里,赵匡胤又陆续将自己的心腹罗彦(yan4)环、田重(chong2)进、潘美、米信、张琼和王彦(yan4)升等人安排到禁军中担任各级将领,进而从上而下控制了禁军。此外,赵匡胤还网罗人才组成自己的智囊团,他帐下有大批谋士,如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chu3)耘(yun2)和楚昭辅等人,后来还有他的弟弟赵匡义。
7、
周世宗素怀统一天下的大志,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为统一进行的战争中,赵匡胤战功赫赫,官位一步步上升,被封为节度使,逐渐成为周世宗的左膀右臂,掌握了军政大权。但赵匡胤要做皇帝,眼前还有两大障碍,这就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和外甥李重(chong2)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