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862】
读物本·民国老照片【红尘苦旅】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近代字数: 12067
35
73
33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民国有一种独特的风韵,这种风韵不止于爱情,还蕴藏着那个时代对生命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民国男子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倜傥梦境。仿佛是一个张泛黄的老照片,不可复制,亦走不到眼前的现实。 仅限习读,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7-27 11:27:22
更新时间2022-07-27 16:39:5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BGM:前三首纯音乐可选择性播放,最后一首歌曲可作为“后记”的配乐欣赏。】

 

(0.选读)引子: 民国男子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倜傥梦境。仿佛是一个张泛黄的老照片,不可复制,亦走不到眼前的现实。

纵使君已长逝,却在我们的记忆里长生。他们风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时代的风雅与忧伤。他们才华横溢,让那段独特的岁月溢彩流光……

让我们跟随【民国老照片】的脚步进入三位民国才子的世界 :悲苦文人老舍,挥斥方遒鲁迅,文化奇人苏曼殊。

 

 

 

 

①悲苦文人老舍:飞扬落寞无限愁

 

1.  一本书籍,一篇美文,一份爱情,一段人生。心中的那份悸动很难平复,而脑海中的思索,却随着变化而变化,是那样的博大,精深。人格的指向不能牵引历史的进程,但却能翻动起文明的思潮。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它也许就是人生的定型,或许这个故事会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但这份没有涟漪的平静亦能掀起对人一生的评价。故事的冗长,就像是绵延蜿蜒的山河,而那座属于老舍的青峦总是让人远远相望,却不能企及。

 

 

 

2.  白驹过隙,岁月匆匆,四季也在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轮换着。昔日那寒风凛冽的严冬已被鸟语花香的夏季所取代,秋季纷纷扬扬的落叶也被泥土覆盖掩埋,为明年的盎然春意尽自己所能。今时今日,纵然是站在中华大地之上,诵读着他的文章,却也再也不是当时滋味。只能在属于民国的文墨卷轴里,寻找他飞扬与落寞。传奇的开始,只是一个平静的故事。摊开历史的卷轴,在平静慢慢追寻。

 

 

 

3.  老舍年幼时,身为满族护军的父亲,因为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而牺牲在了硝烟的战场上。母亲为生计而劳碌,时而帮别人洗洗衣服,赚点生活费,时而做针线活和帮佣。失去父亲的老舍开始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清贫日子。当生活的艰辛越来越沉重时,老舍的教育问题也显现了,九岁的老舍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得以去私塾读书,而后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后,老舍也曾因为经济困难而退学。一路波折下来,1918年老舍才大学毕业。

 

 

 

4.  才华横溢的底气,卓越的文墨,就像是一种宿命。1924年的夏天,老舍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走出了“五四”的大门,老舍用新的思想感受着这个世界,用新的眼光审视着周围的一切。独具一格却又细腻别致的笔触,总是那样无声无息的渗入到了心灵的最深处,刻画着普通人那不普通的一生,跌宕起伏。细腻的文字就像是心灵的旁白,丰富了字墨的枯燥与空乏。两年之后,老舍以“舒庆春”的笔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连载小说--《老张的哲学》,但之后他却将连载上的署名改为了“老舍”,一直到小说的完结。也许当时的老舍也不曾想到,自己起的这个笔名会在日后成为人民艺术家,成为语言大师的代名词。

 

 

 

5.  一部《老张的哲学》成为了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而接着发表的《赵子曰》、《二马》,则奠定了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看似不起眼的三部作品,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之下,老舍在用一颗善感的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感知着周围生活的点滴。他将这颗善感的心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在生活的繁琐小事里,素描着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老北京的浓郁地方特色,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让老舍的文章充斥着鲜明的个性。凭借如此绝妙的文笔,老舍在1926年加入了文学研究会。这是老舍在文学事业上的价值体现,也是生活和工作上充实自我实现。

 

 

 

6.  随着时光的递进,虽然生活的底色仍是灰暗,但却隐隐约约有着明亮。转眼间,老舍对爱情也开始有了懵懂的期待。男人女人在到了适婚的年龄,总是要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就在老舍旅居英国回来之后的第二年夏天,老舍也同其他男人一样,娶妻成家。老舍的妻子胡絜[jié]青和老舍一样,都是满族正红旗人。自幼好强的胡絜青,想要通过学习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想要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于是,胡絜青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分校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

 

 

 

7.  1930年,北京师范大学音乐老师请老舍到学校演讲,听闻后,老舍欣然应允,这一次的演讲,也是老舍与胡絜青的第一次见面。身边的朋友极尽撮合,老舍的心里也是倍有好感,就这样,在老舍给胡絜青的第一封长信中,老舍将这种内心的好感表现在了纸上:“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像个日本少女,你不爱吭声……你我都是满族人,生活习惯一样。你很好学,我对外国名著、外国地理、历史、文学史也很了解,彼此有共同语言,能生活到一起。”

 

 

 

8.  不止是爱意的表达,老舍在信中还提出了“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吃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能吵架,夫妻就要和和睦睦的过日子。”老舍还说:“我没有欧洲人的习惯,出去时,夫人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打伞,我不干。如果心里有气,回家就打太太我也不干。我愿建立一个互相友爱、和和睦睦的家庭。”自此之后的每一天,老舍都会给胡絜青寄去一封信,如同他文章的笔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冗的修饰,但却是真挚、朴实。此后,老舍一天去一封信,连续写了一百多封信。

 

 

 

9.  老舍的锲而不舍与真情实意终究还是感动了胡絜青,也温暖了彼此的那颗心。顺其自然,1931年的夏天,老舍与胡絜青在灯市口的一家旅馆里举行了婚礼。婚后的第二天,老舍就对胡絜青说:“我有一句话必须说清,平日,如果你看到我坐在那儿不言语,抽着烟,千万别理我,我是在构思,绝不是跟你闹别扭,希望你别打扰我。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  “咱们要和睦相处,决不能吵架拌嘴”,一句简单的话,无形之中成为了老舍夫妻的相处之道,成为了他们幸福婚姻的信条,相守足足三十五年的漫长时光,老舍夫妻一直坚守着,不曾改变。

 

 

 

10.  风云变幻的民国文坛,老舍书写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历史,温和朴实的古城里,老舍开始了文学艺术的探索创作旅途。从《大明湖》、《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到《黑白李》、《微神》、《老舍幽默诗文集》,甚至还有大量的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无一不是才华的卓越,写实的临摹。1935年,老舍与洪深、王统照、臧克家等几位朋友一起发起在《青岛民报》附出《避暑录话》周刊,题名《避暑录话》其实有着巧妙的含义,一语双关,一方面是避时令之暑,而另一方面则是避“当局”之“暑”,发这上面发表的诗文都是大家之作,文字精美绝伦,语言生动活泼,精到绝妙的立意,总是能让读者们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11.  风靡一时的作品,让读者喜爱,也让老舍增加了信心。 从济南到青岛,老舍的生活就只有两件事,教书与写作。而后,老舍为了专心文学创作,更是辞去了工作,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创作当中。一篇篇文章佳作凝聚了心血问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1932这一年,对于老舍与胡絜青来说,无疑是快乐幸福的。不仅仅因为老舍的大量作品受到好评,还因为在这一年的夏天,舒家又添了一个新成员--胡絜青生下了一个女孩。那是老舍与胡絜青爱的结晶。

 

 

 

12.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的时候,为人父母的他们,总是喜悦而兴奋地想着该给这个新的生命起怎样的一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即将成为这个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一部分,伴随着他一天一天地成长,跟随他踏遍红尘滚滚,经历人生的风风雨雨。哪怕是在自己离开世界的那一天,这个父母所给予的名字,也将在墓碑上成为他这一生的标记。所以,起一个漂亮好听的名字是如此的重要,思来想去,老舍为大女儿起名舒济。它有着不同的意义,因为女儿的出生是在济南。

 

 

 

13.  抗日战争的炮火将老舍卷入到了时代的巨涡当中。1937年爆发的“七七事变”,让老舍无法再专注于文学创作。就在二女儿舒雨出生后,原本安宁的青岛也变得岌岌可危。身为文人的老舍不能拿起抢杆子去与日寇作战,可他发誓,决不能当汉奸,不能上战场,那就用笔杆子对抗。奋不顾身的老舍就这样离开了妻子和女儿,孑然一身的去往了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队伍中。在1938年成立 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了总务部主任。凭着一颗爱国的心,老舍坚持了七年的主持文协工作。

 

 

 

14.  他想尽办法团结和组织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并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为抗日战争付出自己力量,即便是艰苦的抗战岁月,老舍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创作,那一部家喻户晓的《四世同堂》就是在着期间完成的。抗战胜利后, 老舍和曹禺作为中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被邀请到美国演讲。这一次的赴美讲学,为大洋彼岸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老舍在这期间,也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创作。

 

 

 

15.  可以说,《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它以老北京一个叫做“小羊圈”的胡同为核心,尤其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核心中的核心,展开了一段错综复杂的故事。细腻的描写,复杂的情节,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艰难困苦,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和软弱。一百多万的文字,字字用心,处处有情,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了一座特殊的纪念碑。我们应该相信,老舍原本就是那另类的存在者,之所以降临到如此的凡夫俗子的世界里,只是要为文化艺术的世界添一抹绚丽无比的色彩。

 

 

 

16.  新中国成立,老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政权新社会的感染下,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新使命和新角色。他不在是一个小小的作者,他也是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书记处书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突然降临如此多的头衔,让老舍心甘情愿地为这个新政权、新国家贡献出自己的所有学识与智慧,倾尽所有来奉献自己的余生。

 

 

 

17.  于是就在1951年,老舍创作了《龙须沟》,那些耀眼的光环中从此又多了一项:“人民艺术家”。而后创作的《茶馆》,更是将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顶峰,成为了中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闪亮明星。1966年的5月,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通知》为标志,史无前例、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却让老舍陷入到了无尽的深渊里。“文化大革命”的开始,让原本徜徉在文学创作中的老舍忽然之间掉入了望不见底的深渊之中,似乎他的文学生命戛然而止了,就连人生之路也走到了尽头。他不肯与这黑暗同流合污,但却也没有人给他一丝光明。仿佛曾经的璀璨星辰,就要陨落了。

 

 

 

18.  或许简单善良的老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这样的遭遇与后果,或称为悲惨命运的终结。从1962年开始,许多文艺作品都因为文化大革命而遭到了批判,老舍正在创作的《正红旗下》也迫不得已而停工。不能做文章,老舍就想参加文艺工作队,希望用写竹板快书、相声这样的方式,来宣传计划生育和科学种田,然而这样的要求也未能获得批准。曾经充满无限斗志和激情的文人,如今却被落寞潮水淹没。

 

 

 

19.  1966年8月23日,原本应该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来到了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就在那一天下午, 老舍与另外三十多位作家及艺术家一同被挂上了“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他们甚至还被押到北京孔庙大成门前,被逼着向焚毁京剧服装、道具的大火下跪。那些污辱和毒打,让已经年过六旬的老舍几乎直不起腰来,可这疼痛何尝又只有自己的身体呢?自己的那颗心才是最痛的。眼前那些人头攒动的观看者和他们刺耳的笑声与议论声,让饱受煎熬的老舍恍惚了。

 

 

 

20.  这一场批斗,与其说是肉体上的折磨,倒不如说是对他精神上的侮辱,是对他高尚品格的践踏。遍体鳞伤的老舍终究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折磨与摧残,当黎明的曙光还未能照耀着大地,老舍来到了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自沉于此,自行结束了他67岁的悲惨生命。这样一介耿直文人,这样一位借出的艺术家,这样一个赤胆忠心的爱国者,终于,抵不住岁月的苍老,抵不住人世的磨难,去那边的天堂里寻找属于他的一切了。

 

 

 

21.  他只是一介凡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文字佳作,太多太多的艺术作品,纵使他有太多的能量没有去发挥,有太多的愿望没有去实现,有太多的牵挂与不舍没有去诉说,却也逃不过命运早已注定了的安排,只能听天由命,让自己的悲剧人生匆匆落了幕。。

月华如水,照我白发。人生的末尾,似乎也离那个永恒静默的冬天不远了。也许我们也会有这样一天,同老舍一样,兀自伫立在那里,任由往事浮现,任由悲喜随风。

 

 

 

 

②挥斥方遒鲁迅:风雨人生,桀骜的狂人

 

22.  他弃医从文,这是他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世人不敢也不会,但他却成为了第一人;他是活在笔尖上的人,想要通过文字来拯救国人,这是他的理想,而这样的理想,世人亦不敢也不会。他是一个身处在凡尘俗世中的文人,短暂的停留,有过伤心,有过愤慨,有过迷茫,可依然一如既往的执着,寻觅那个最初坚持的梦想。宁谧如水,芳香如墨,那个用“鲁迅”作为笔名的男子,一个让多少人敬佩的文人!

 

 

 

23.  每一次摊开书卷,映入眼底的总是他那爱国炽热和激愤豪情。自由的行径,广阔的土地,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痴迷于鲁迅笔下那个激昂的世界。他的人生看上去似乎很短暂,但是他的故事却很漫长。故事的开始,还要从三味书屋说起。十一岁那一年,鲁迅进入到了三味书屋读书学习。书香世家的出身背景,文化艺术的陶冶熏陶,浓墨气氛的耳濡目染,都让鲁迅渐渐展露出文学方面的天赋和才能。他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原本可以在温软的时光里度过美好幸福的人生。但是,好梦却被祖父的入狱而打断。

 

 

 

24.  进入私塾的第二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就因为科举舞弊案而检查革职,被判以“斩监候”,从此锒铛入狱八年之久。为了让周福清活命,周家人每年必须要花费大笔大笔的礼金,经济入不敷出,曾经富足的大家庭也开始衰退败落。日子困难的时候,却又偏偏祸不单行,父亲周伯宜因为水肿而重病在床,几年之后便去世了。对于童年的这段带有悲伤色彩的经历,鲁迅曾经追忆道:“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一年多,死去了。”

 

 

 

25.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诚然,是鲁迅的幸运,也是鲁迅的不幸。家庭的变故对于年幼的鲁迅来说,产生了不少的影响。属于鲁迅的童年时光,就只存在于百草园,存在于咸亨酒店,存在于外婆家附近的农村。这个时候的鲁迅其实也是幸福的,属于他的那个小小世界有如微风徐徐的春天,总是那样的阳光明媚,温暖和煦。你永远不会了解,一只昆虫,一片落叶,一眼清泉,在他们幼小的世界中会被幻想成何种神奇的力量,最初的每一步,都是充满着惊喜,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未知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吸引力。

 

 

 

26.  家庭的落魄,让童年的美好时光从天上跌落到人间,可这样的转变,也让日后鲁迅的文学路上,有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的美文铺垫。没有了属于家庭的温暖,鲁迅多了旁人无法理解和拥有的别样幸福。人生是一个或荡气回肠,或安谧沉静的故事,而鲁迅的故事,在书声琅琅的三味书屋里,唱起了开场白。此时年幼的孩童,是不会明白这是一个开始,也无法想到这个开始,最终都要走向最后。那些无忧的日子从三味书屋开始,也在三味书屋结束。1898年,十七岁的鲁迅离开了充满回忆的三味书屋,开始用自己的双脚去开拓人生路。

 

 

 

27.  人生辗转,岁月载着鲁迅的生命,来到了日本。1902年2月,二十一岁的鲁迅去往日本学习现代医学。他是日本东北大学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一位中国留学生。选择从医,鲁迅有着自己的理由,因为年少时父亲的病故,让鲁迅对于中医产生了很大的怀疑。他希望能学到先进的医学技术,来改变守旧的规则。他希望自己能救治像父亲那样被中医所害的病人,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学识来改善“东亚病夫”的讥讽。

 

 

 

28.  在仙台求学的日子,是鲁迅一生都难忘的时光。而藤野严九郎老师对于自己的教导和影响,更是让鲁迅终身难忘。藤野先生教鲁迅神经学、血管学等六门课程。初到日本,语言不通,藤野先生还担负起了教鲁迅日语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会定期的为鲁迅细改笔记。在藤野先生的关爱下,鲁迅的日语和学业都长进不少。然而国家的不同,文化的差异,还是让藤野先生受到了人们的指点,他热心帮助中国强盛起来的做法,受到了日本学生的污蔑,他们觉得藤野先生这是在漏题,是故意偏袒鲁迅。

 

 

 

29.  对于这些看法,藤野先生并不在意。事实就是事实,不是能随便歪曲的了的,对于古老的中国,他是钦佩的,是敬慕的,他希望的是两国友好,而不是歧视弱者,然而藤野先生这样的观点却并不能得到其他日本同胞的认同。

光辉荣辱都是后来的故事,此时的鲁迅还是简简单单的学生,想要让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的理想存在于脑海,等着自己去实现。

 

 

 

30.  世间的循环往复轮回中,我们总是有着太多太多的身不由己。虽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但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常常是没得选择的,这世间没有办法选择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外面的世界始终是浮躁的,光怪陆离,想要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存,我们就要稳住自己的内心,不为所动,这才是最好的做法。只可惜,这类聪慧的人并不算多。或许,我们的男主角就算是一个。

 

 

 

31.  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也是他人生的转折,或许从此医学界失去了一位治病救人的名医,但在文学界,却多了一位用笔杆子救人的学者,与从医救人不同的是,他救的不是身体,而是比身体更重要的精神和心理。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是因为一封匿名信和一次看电影。

在鲁迅还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学生会的干部来到了鲁迅所在的宿舍,想要借他的笔记看一看,然而当鲁迅把笔记拿出来的时候,他们却只是翻了翻,并没有带走。等到这些干部学生一走,邮差就送来了一封信,第一句便是:“你悔改吧!”

 

 

 

32.  鲁迅知道,这是《新约》上的句子。当时正是日俄交战的时候,托尔斯泰便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俄国和日本的皇帝,同给鲁迅的这一封一样,开头都是这一句话。隐隐约约,鲁迅觉得这封信大概是说藤野先生给自己透了题,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也许其他人对于这件事早就心有成见,只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鲁迅取得的成绩,只是一个误会。可是这一封匿名信却让鲁迅看出了讥讽与嘲笑。

 

 

 

 

33.  它让鲁迅深切的感受到了因为弱国弱民而倍受歧视的悲哀,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想要证明自己,“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个人的正义斗争取得了胜利。只是,这仅仅属于个人,他只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他心中崇敬的古老民族正在遭受着他曾经遭受过的讥刺和侮辱。课堂上,幻灯正在播放着一部片子,大致是说一个被认为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马上就要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周围围观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他们同日本人一样的强健,但却始终无动于衷,默默地冷眼旁观,一张张相似的脸上,显露的是麻木淡漠的表情。

 

 

 

34.  一个日本学生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看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表情,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字字听的真切,鲁迅的心中波涛汹涌,向那个日本学生投去了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毫不畏缩的走出了教室。电影中的片段一一在鲁迅的脑海中闪过--一个被五花大绑、即将砍头的中国人,一群淡漠冷酷的围观者。为什么会对同胞的死亡熟视无睹?鲁迅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这是思想上的病,是精神上的病,这样的病比身体上的更要可怕,更要祸害人。也许从医能够治好他们身体上的疾病,但根深蒂固的老旧思想,却能让整个民族落寞衰败!因为精神上的麻木不仁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35.  如果说之前的匿名信让鲁迅感到了国弱民衰的悲哀,那么这一次看电影事件,是深深的刺激到了鲁迅那颗爱国的心。他想要的不仅仅是给自己打一场正义的战争,他更想让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从弱者走向强者。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医从文。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鲁迅无时无刻不感时伤事。作为亲人,他会为母亲的安稳而担忧,然后置身于天地间,作为一个渺小的国人,他也曾为民族的战乱,国家的安危思虑过。

 

 

 

36.  日本留学时所经力的一切并未让他从此丧失斗志,迷失方向,放弃理想,而是微笑着将心中激昂的爱国热忱化作至纸张上的一字一句,流传至今。家计的艰难,久久无法解决,鲁迅也只能将自己的“战场”辗转到了国内。迎接他的,不仅仅是理想实现的艰难,还有那复杂错综的爱情。顺从母亲的意愿,鲁迅与朱安结婚成为了夫妻。那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知书达理,温婉柔情,可惜这样的女子却并没有让鲁迅感受到爱情的滋味,与朱安结婚,没有感情,只有服从。这样的压制与责任让鲁迅透不过起来,新婚第四天便逃去了日本。

 

 

 

37.  没有爱情存在,却要坚守一份婚姻,这样的生活是痛苦的,是煎熬的,直到许广平的出现。虽然鲁迅是许广平的老师,但他也是一个男人。除却师生关系,许广平希望可以得到鲁迅的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陷入爱情的许广平开始了对于鲁迅的追求,一封封感情真挚的情信动摇了鲁迅那颗空白寂寞的心,于是,他对她说:我可以爱。于是,鲁迅的情感世界,在人们的舌尖上,舞成了各色故事。有人说,对于那段与朱安的有名无实的婚姻,,是男人的不负责任,既然结为了夫妻,就应该接受事实,怎样让一个女人守一辈子活寡?只能说,他是需要爱情的男子,难忘最爱。

 

 

 

38.  如今的我们,对于许广平的追求与爱慕,也许会嗤之以鼻,或许有些人会觉得那并不是什么伟大的爱情,而是第三者的插足!可那毕竟不是现在的年代,许广平所在的年代,是一个正人君子们用所谓的“道德”来杀人的年代!那样的情景,一个女子却可以大胆的对爱慕的人表白,该是怎样的勇气和决心啊!她不是伟大的女性,然而在爱情里面,她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她要的只是爱情,别无他求。于是,她没有和鲁迅结婚,只是作为情侣同居。而朱安依旧是周家的妻子。只要有爱,她便不在乎名分,而鲁迅也不愿意用小妾的身份委屈了许广平。

 

 

 

39.  就这样,许广平没有妻子的名分,但却陪伴了鲁迅整整一生。一生的光景,许广平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爱情宣言:“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同类也罢!异类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们不相干!”

这样的执着爱恋,为爱可以不在乎一切,是许广平的真挚,也是鲁迅的幸福。即便是鲁迅临终时留下遗言“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否则,便是糊涂虫”,许广平还是不能说服自己的心。那可炽热的心早已经给了鲁迅,再也找不回来。爱既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对于许广平,鲁迅是一辈子的爱,可对于朱安,却只能是无爱的婚姻羁绊。

 

 

 

40.  生命就像是一场旅行,这一路走来让人印象极深。可旅行还是有重点存在的,往前走一步,就离终点进一步,也就离死亡进一步。晚年的鲁迅,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从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到历史小说、杂文等各种类型都有他自己全新的创造。他的一生,是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一生,是为了培育新生力量而坚持的一生。一篇篇充满义勇正气的文章,铸就了鲁迅坚硬的骨骼,没有一丝一毫的奴颜和媚骨。只可惜,这样的铮铮铁骨却随着灵魂的逝去而消失不见。

 

 

 

41.  生前,鲁迅曾经立下过这样的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42.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那充满民族魂的鲁迅,即便是面对死亡,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坚持着一个人的呐喊。物是人非,岂不是生命最凄凉无奈的悲叹……如今的凡间,依旧流水潺潺,再也听不到儿时的欢笑,那一阵清风,再也吹不进他的心心底。世间所有人都只是过客,世间所有事都是过眼烟云,能够有只字片语印刻在历史的车轮上亦是一种幸运。鲁迅,拥有着这种幸运。只愿一切长存,再无牵绊,再无执念。

 

 

 

 

③文化奇人苏曼殊:孤独过场,当樱花散落天涯

 

43.  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陷入惶惑与迷茫。我们渴望在尘封的往事里找到相同的解。可偏偏命运是个调皮的导演,在旧时光里造就无数光怪陆离的故事演绎世间万象,却又留下了无数生命谜题。所以,故事有形,却始终无解。其中真味,需独自斟品。于是,溯洄流光,逆着历史的青灰,在时光的标本集里,我看到一瓣飘落的樱花,孤独地绽放。那是一个灿烂故事,关于生命,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漂泊……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和尚,一个墨客,一个俗人,一个诗人,一个人间萍客……而他只有一个名字--苏曼殊

 

 

 

44.  因为内心凝聚着难言的伤痛,所以他每每总是惊世骇俗,“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一个“孤”字,浓缩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当樱花瓣离开花朵,就注定了一场孤独的飘零,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一场樱花雨的邂逅。

苏杰生在日本经商时,娶了一位名叫河合仙的日本女子做妾。樱花树下,花落如雨,他瞥见了一个绰约的青春少女,她胸口的朱砂痣落入了他的眼。于是,情愫萌动,他蛊惑了她的心。这女子是河合仙的妹妹,河合若子。

 

 

 

45.  拥她入怀时,他隐约想起了古代相书说,女子身上有红痣,必生贵子。情欲与迷信相交叠,苏曼殊便来到了这个世界。在苏曼殊来到这个世界三个月后,一场露水缘散,若子离开了,带着难以言说的伤痛,从此消失在苏家的世界里。为了家族门面,河合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苏曼殊的生母。众口铄金,秘密被严实地包裹起来,包括苏曼殊。三个月,他被剥离了生命的第一层温暖,那时,他还不懂孤独滋味,却被衬上了孤凉的底色。

 

 

 

46.  还好养母视他如亲生,还好父亲对他有一种莫名的期许,苏曼殊度过了四年的欢乐时光。而就在苏曼殊五岁时,他被送苏杰生的老家接受中国式的传统教育。广东白沥港村的苏家,是一个讲究尊卑华夷有别的家族,在这里,苏曼殊被视为异类,成了众矢之的。冷漠与虐待,使他幼小的心灵常常生出一种被被遗弃的感觉。苏杰生虽然回过几次家,但来去匆匆,并没有表现出父亲对儿子应有的关怀。后来,父亲经营失败回国,把河合仙一个人抛弃在了日本。

 

 

 

47.  父亲回国后脾气变得乖张暴躁,苏曼殊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呵斥和谩骂。他曾一度怀疑自己不是父亲所生,甚至自拟为江户望祖之后。家庭的惨痛,让父子之情蒙上了悲剧色彩。

苏曼殊的真实身世此时也浮出水面,苏曼殊知道真相后大病了一场。直到很多年之后,他对自己的这段身世都讳莫如深。身体康复后,他便萌生了皈依佛门的想法,机缘巧合他来到广州六榕寺参禅礼佛。几个月后,因俗心未泯被逐出佛门。因为“身无所寄,心无所忧”。寻找归属感成为苏曼殊毕生的追求。他寻找一生,也孤独一生。

 

 

 

48.  北岛说过:“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青春的时光里,看着梦想碎落,苏曼殊体会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孤独况味。1898年,父亲送苏曼殊去日本留学,并把照顾儿子的责任,交给了苏曼殊的表哥林紫坦。于是,这一片孤独的樱花之魂,就附着在林紫坦的身上,渡回东洋。扶桑樱花再一次盛美地开放,他看见了苍老了许多了母亲,虽然他知道她不是自己生母,但是他的心仍会被她银色的发丝牵扯得生疼。重逢的泪,温暖了孤独的心,他尝到了生命中难得的甘甜。

 

 

 

49.  被温暖润泽的心灵,总是会牵扯出柔美的故事。春心萌动之际,他结识了菊子姑娘。只因一眼无意顾盼,就引发了两处朝暮的长相思。爱的荒草疯长于空旷的心,一只信鸽负载着越来越深的浓情。然而,这段爱恋很快暴露在俗世的之下,遭到了苏家的强烈反对,苏家命苏曼殊断绝与菊子来往。而菊子父母盛怒之下,当众痛打了菊子,悲伤、恐惧、悲愤……所有绝望的情绪汹涌在菊子的胸口。一滴无奈的泪,灼伤了爱的翅膀,生活在现实里的他们,飞不到梦的天堂。当天夜里菊子投海而死。

 

 

 

50.  爱情,是他青春第一个坍塌的梦想,他爱的菊子走了,是生死永别。失恋的深刻痛苦,菊子的悲惨命运,令苏曼殊感到万念俱灰。他悲哀地意识到,茫茫然的未来,仍要独自上路。

逝去的浓情,为他的生命染上了另一种孤独的凉愁。曾经,苏曼殊和柳亚子一起游河时,看着河中的植物,出了一个谜语:在娘家绿发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历尽了多少风波,经受了多少折磨,休提起,提起珠泪洒江河。这谜底是竹篙,苏曼殊就是一支竹篙。他的泪,洒在命运的风雨里,在红尘的江河里,奔向未知的方向,起伏、流浪。

 

 

 

51.  生命虽苦,却并不只有一味,一次次艰辛与磨难让体味到了生命神深处的绝望与荒凉。他在甚至在回国的船上给表哥写信扬言要自杀,第一次有了“脱弃浊世之心”:“伶丁一身,四顾茫然,天下之大,竟无我容身之地;学业未成,壮志难伸,弗如一死耳!”一颗孤独的心,渴望着温暖,他很自然地靠向了革命组织,在梦想的支撑里发光。在日本时,他就早早加入了反清革命团体青年会,成为发起人之一。柔弱的书生心中,住着一个战士的魂。

 

 

 

52.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苏曼殊积极地报名参加拒俄义勇队。后来,这个组织被清政府和日本联手取缔。但革命之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随后他们又成立了国民教育会,革命的热情只增不减,他甚至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来激励自己投入革命。因为经济来源被断绝。所以他被迫从日本回来,绝望之后,他找到了另一种新生,他誓要“披发长歌览大荒”放手去闯荡一番。理想总是温暖丰满,现实却是冰冷骨感。

 

 

 

53.  苏曼殊回国后,一边教书,一边给章士钊办的《国民日报》写稿,同时他还翻译了外国文学著作。但是,他在报纸上发表的《呜呼广东人》一文,大骂广东人只知吃喝玩乐,不知国事艰难。结果这一番言语,迁怒了很多人,日报被迫停刊。为了寻找革命出路,苏曼殊满怀希望跑到香港投奔陈少白,他原本期许着能够大展宏图,可却遭到漠然的冷遇。这一次香港之行,也让苏曼殊对革命产生了深深的幻灭。

 

 

 

54.  他无法理解革命党人的冷漠,他无法相信经历过维新变法的人会十足贪婪,将募集款项挪为己用。他奔涌的斗志,泄落在山涧里的深渊,甚至想要对康有为痛下杀手,可现实浇熄了他的梦。命运无奈之感,再次袭来。人在脆弱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着逃避,许多人选择逃往亲情,逃往爱情,他却只可以逃往青灯古佛。青春是一场梦的幻灭,是一场死灰中求生的涅槃,菩提指引,让他找到了重生的路。苏曼殊在1904年的新年之际,他跑到广东的一座寺庙,削发为僧。

 

 

 

55.  然而,青春的梦碎了,执着的心还在,爱国的热血始终在心中翻腾,只是他选择了另一种孤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苏曼殊在出家后开始翻译拜伦的《哀希腊》,他把自己的爱国情怀与这篇文章联系在一起,以至于翻译完成后,泛舟湖上拜读时,竟然掩面痛哭,船夫大骇,弃船而去。辛亥革命成功后,很多人开始争名夺利。苏曼殊却冷静地告诫大家,革命成果来之不易,万不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56.  他临死前给友人写信表达渴望去广州追随中山先生护法北伐。如是种种,足以见得,苏曼殊始终不曾真正地遁世离俗,“他只是入世而不为世所污”。他只是固执地以自己的方式远离污浊的社会。一切有情皆是无情,又何必挂碍?一切无情却又偏偏有情,又如何挂碍?这个遁入空门的烦恼菩提,在红尘和佛门里来回奔走。使得他的生命始终激烈而颓唐,为百年后的一个孤独的谜影。

 

 

 

57.  他不事佛法,却精通日、法、英等诸多文字,还掌握诗、画、小说等艺术精要。他也从来不参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佛事活动,不遵从一切佛家清规。他不常住寺院,就如同樱花的宿命,一生辗转,四海穷游。30年的生命里,他一如断鸿零雁,日本、香山、斯里兰卡、印尼、杭州、芜湖、上海、苏州、香港、长沙、泰国、新加坡……他一边逃离,一边追逐,直到生命的终结。没有谁知道他想止歇在怎样的地方,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永远行走的姿态,是失重的人生,是对生命意义极限性体验的放纵。

 

 

 

58.  林语堂说: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个谜。苏曼殊就是这样一个谜。他将一个传奇的“花和尚”做得有声有色。别人在禅堂开悟,他却在妓院开悟。万花丛中过,他却片叶不沾身,之于这些红尘女子,他始终是有情无欲。我们可看到,声色犬马背后,是一个被世界深深伤过的孤独之心,在情与禅的双刃上苦行。曾经的菊子之伤,让他懂得了情殇的味蕾。而当他皈依佛门时,又结识了名妓金风,两个人情深意浓。当金凤满眼渴望地提出“赎我出去”时,苏曼殊却没有应允。

 

 

 

59.  后来,当金凤嫁给了一个外地商人后,他的内心深处又翻起了爱的波浪。他掏出金凤送给他的雪白的手帕,作画题诗。只是,那画中的色彩再美,那诗句字字泣泪,也无法圆满空缺的心。再多的眷恋和离愁,她也终还是离去了,她穿了别人红妆,就成了他的过客。由此,苏曼殊再次沉沦,频繁出人青楼。夜夜笙歌,却难换回好梦。1909年,他再渡扶桑,在一场小型音乐会上,当的一位妙龄女子登台弹筝时,苏曼殊竟被其姿色体态惊呆了。

 

 

 

60. 7刹那间的电光石火,照亮了他孤独的心。更因相似的遭遇,两人一见如故。苏曼殊感叹这是一种奇缘,感情又一次波涛汹涌起来。情渐浓时,苏曼殊曾为百助画像一幅,画中美人低头拨弦,眉间有水莲花的娇羞与轻愁。两人情爱的点滴,“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当百助以身相许时,苏曼殊却无奈表示已了却尘缘,无以相投。面对同样的情惑,他打了相同的死结,只叹一句“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留予后人愁说。

 

 

 

61.  绝情弃爱,这一生他都无法挣脱孤独,亦死于孤独。1918年5月,随着佛前青灯,他在尘世的风中寂灭。那一年,他35岁,人世太多萧然,他只留下一句“一切有情,皆无挂碍”。他的后事由汪精卫料理,六年后,由孙中山出资,葬于杭州西湖孤山。美丽的西子湖畔,他永远地长眠,幽幽的湖水伴着他,守着曾经的灿烂和永恒的孤寂。

 

 

 

62.  历史是共享的,感受却是私有的。一千个人眼中,就有千个苏曼殊。他所有的离经叛道,在陈独秀眼里却是对于人情世故看得过于透彻而不肯信仰;孙中山极欣赏他,认为“曼殊率真”;郁达夫认为他是“才子,奇人,有浪漫气质”;于笔者来说,苏曼殊只是一个孤旅的真人,和我们一样,执着于爱与温暖的归属。子曰:“朝问道,夕死可矣。”这也许是对苏曼殊短暂三十五年苦难人生的最好总结。

 

BGM:【蔡琴 - 被遗忘的时光】

(63.选读)后记:有一个年代,她看似遥远,但却并不遥远,她叫民国时代……滚滚的历史长河,他们是中流砥柱,他们曾经迷倒万千女子,他们可彪炳岁月,他们造就了多少的难忘岁月。可生逢乱世,注定生活在民国时期,即便他们才情斐然,却也难逃那如烟花般悲凉、寂寥的漫漫人生……最后让我们一起安静的听一首老歌吧……【蔡琴 - 被遗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