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表:<无序任选><持续更新,频率不定>
80岁方明:教你这样练声
张家声访谈
雅坤朗诵《诗坛上走来的毛泽东》
作者:蓝诺
遥看历史的星空,浩瀚的中国诗坛群星璀璨,流光溢彩。一篇篇俊美的华章,像一朵朵流云辉映古今,又像一束束月光感天动地。灿烂星河中,一颗巨星光焰夺目,他就是毛泽东——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诗人,正迈着从容而坚定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早年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到湘乡县东山高小读书。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是"言志"。毛泽东挥笔写下一首《咏蛙》。他写到: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年少的毛泽东将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表明了自己立志救国的革命抱负和扭转乾坤的雄心。十四年后,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又写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再一次表明了自己坚定的立场,敢于担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重任!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一场大雪以及遥远的一抹春光,让毛泽东顿生豪情,他挥笔写下了千古名篇《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用自己的经历写下了一篇篇千古绝唱,不用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不用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也不用说"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凡是读过他的诗词的人,无不被他那宏伟的气魄、昂扬的激情而折服!他的诗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诗人是多情的,古往今来,太多太多的诗人走不出自身悒郁的情感。
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忧天下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却将希望寄托于楚怀王,希望破灭之后他不惜以生命殉国;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由于仕途屡屡受挫,他只有放情于山水,醉酒人生;毛泽东既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寄情山水,但更多的是壮志抒怀;他不寄希望于别人,敢于自己担起历史的重任。因为毛泽东是以天下为己任,早已将自己的忧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他的诗更像铁锤、像镰刀、像钢枪、像号角......诗坛上走来的毛泽东,怀着诗人特有的浪漫情怀,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诗人,在这里完全可以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方明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方明朗诵《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方明朗诵《沁园春·雪》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方明朗诵《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方明朗诵《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张家声朗诵《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