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277】
读物本·电影经典一
作者:海蓝云天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8436
17
22
28
2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不要有战争,期待和平世界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7-13 17:13:50
更新时间2022-07-15 21:21:2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经典的回忆,带入大家进入胶片时代

《罗马不设防》

这部电影有着纪录片式的真实与质朴, 却还兼有独属于电影的人性反思。

注:所获奖项:第一届戛纳电影节大奖 1945

 

“二战”结束前夕,瘢痕累累的大街上,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土崩瓦解,而纳粹势力依然在做垂死挣扎,以“不设防城市”为借口占领罗马,继续制造白色恐怖,而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在黎明前的黑夜,也在和纳粹势力做着最后的较量。

一群占领罗马的德军仍大肆搜捕游击队,意大利的地下反抗组织领袖曼发弟遭德军追缉。在平娜的帮助下见到了唐·皮得罗神父,请他将一笔巨款转交给组织。弗兰西斯科为了掩护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弹身亡。后来曼发弟仍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纳粹逮捕入狱。纳粹故意在神父皮得罗面前严刑拷打曼发弟。最终两人都在敌人的酷刑和枪弹下英勇牺牲。

 

《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根据塞吉欧·阿米迪的原著改编,1945年意大利生产的该片,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人民在法西斯德国占领时期的生活与斗争。导演把演出场地搬到战争瘢痕累累的大街上,在实景中拍摄,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影片中的角色,除去个别的以外,全部是非职业演员,由于他们都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有着深刻的体验,所以演来自然真实。影片第一次集中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导演罗西里尼以极写实的手法,生动地呈现意大利人在纳粹铁蹄下英勇抗暴的壮烈事迹,部分镜头为战争状态下偷拍完成,故画面粗糙,却具有逼真的亲切感和直截了当的真实感。

 

《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意大利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实上,在《罗马不设防》问世之前,维斯康蒂的《沉沦》、勃拉塞蒂的《云中四部曲》、德·西卡的《孩子们在注视我们》等片,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初现的曙光。但《罗马不设防》仍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将写实的传统向前突进了一大步,也为长镜头学派的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提供了一个研究电影“照相本体论”的成功范例。而由此滥觞的新现实主义,为随后的法国新浪潮、美国真实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源头。

 

1942年,影评人彼特郎吉里在《电影》杂志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时首次提出新现实主义一词。1943年,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发表了《新现实主义宣言》。我们不妨从《罗马不设防》一片来一窥新现实主义的独特魅力。

《罗马不设防》的背景是“二战”结束前夕,意大利纳粹势力做垂死挣扎,以“不设防城市”为借口占领罗马,继续制造白色恐怖,显然,战争刚刚结束就投入拍摄的《罗马不设防》,全片都透着现实背景的余温。有意思的是,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和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均来源于一则社会新闻,而《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和故事,也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

 

《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罗马不设防》,这三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都由“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激发创作灵感,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某种默契。这种默契就是新现实主义导演们“切近现实、切近当下社会”的创作观念的默契,这种默契带来了这一电影流派的一个主旋律:对现实进行复制,而不是纯虚构的搬演。于是,我们能从中看到战后废墟中的失业和贫困,以及纳粹恐怖主义和反战斗争。

 

当然,《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提供的社会空间不仅仅是镇压和抵抗,为了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影片通过平娜参与哄抢面包的事件,折射纳粹战争阴影下的饥饿;通过平娜在向神父唐·皮得罗做忏悔时吐露的质疑:究竟是不是上帝要我们受这种罪,展示了战争投射在普通人心里的痛苦感受;影片三次穿插了平娜之子马赛罗和孩子们的集体行动——他们向纳粹汽车投放炸弹、在纳粹围捕时马赛罗的跛脚伙伴想和敌人同归于尽、在纳粹对唐·皮得罗神父行刑时,马赛罗和伙伴们隔着铁丝网看到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影片结尾他们结队悲愤地离去。

 

显然,这些插曲折射出这样的现实:当年的反战行动,不仅仅是牺牲的民族解放委员会军委领导人曼发弟、唐·皮得罗神父和平娜的爱人弗兰西斯科这些地下党员们的事情,而是全民族对纳粹恐怖的集体反抗。结尾孩子们的背影,其实是一个沉重的问号:由大人制造的这场灾难,为什么要由孩子们来承担?这种失去理智的仇恨会不会在人类的后代中繁衍下去?

 

《罗马不设防》这部影片是在“一无拍片许可,二无资金”的条件下,在事件发生地拍摄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最讨巧、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扛着摄影机走向街头”,恰恰因为如此,这部影片里罗马街头景象的镜头,不仅仅是电影的叙事元素,而且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历史文献的价值。在“事件发生的地点”来拍摄,显示了罗西里尼对影片真实效果的重视,这种重视是为了再现现实的效果达到极致。恐怕在罗西里尼的眼里,该片对地下反抗运动者们的纪录和重现,远远比一个纯虚构的故事更具价值。

 

在这一前提下,实景拍摄的阴沉灰暗的罗马大街、光线暗淡的教堂和破旧的居屋,完整地凸显了地下抵抗者和平民的活动空间,加上德国占领军在罗马街头所制造的恐怖气氛,逼真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仅仅能照亮人物脸部的照明效果,还有非职业演员的平实表演,在缺少修饰的似嫌粗糙的活动画面里,反倒透出一种质感,一种自然朴素的质感,这种质感需要付出节奏的代价——一部反映战争的影片,并没有紧张的节奏,甚至连战斗场面也仅有一次,且匆匆结束,没有刻意制造的激烈交锋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蒙太奇节奏。全景镜头也许是一种美学态度:对场景和人物活动的平视角的关注,剔掉了刻意渲染的成分。

 

平娜被开枪打死的俯拍全景,包含的悲剧性的震撼力就让观众为之心颤。平淡无奇、略显灰暗的照明效果,甚至布光把人物的影子杂乱地投射在墙上,这显示了新现实主义影片在用光上的尴尬。也许,他们没办法顾及这些了。显然,在今天看来,这种照明会牺牲画面效果,特别是对环境气氛的烘托、对人物情感的流露,这种粗糙的仅仅停留在“照亮”层次的用光,显然是力所难及的。

 

同样,我们在影片中分明感受到了专业演员饰演的平娜和唐·皮得罗与其他人物在表演上的强烈差异。起用非职业演员讨好在质朴自然,却失之呆板,职业演员对人物表情、情感的丰富表现力在这里被忍痛割爱了。也许,在追求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之间,有时候需要做出选择。不过,话又说回来,对再现现实的诸多努力,还是让新现实主义大放异彩,尽管由于条件的限制而留下了局限。

不妨仍以萨杜尔的话来结束对这部影片的认识:“影片的真实性、现代性和‘当代感’突破了银幕的老画框。自此,本片在国际上赢得的巨大成功使新现实主义与意大利电影在全世界确立了地位。”

 

《血战莱茵河》

所获奖项: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1952

★最佳剪辑提名★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影片提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役进入最后阶段,德军据守莱茵河防线,美国陆军缺乏了解德国莱茵河对面的重要防务情报,决定派遣投诚的德国战俘渡河搜集资料。经过对战俘的甄别训练后,美军情报单位组织了一个由德国战俘组成的间谍小队。大战在即,这支反水的特工部队是否能物尽其用?

 

于是他们开始了一切的冒险计划:查明并逮捕间谍和网罗逃兵。为此,他们不介意肮脏的任何工作,只要是对价格、厌战的“快乐”,他们可以轻易地出卖自己,可代理伍兹在美国和其他代理人成功地渗透,其职责是寻找强大的德国装甲部队的下落,继而能挺进西部战线。

这是部很不错的“二战”片,不靠花哨的特效或是血腥的枪战,而是靠引人入胜的剧情和发人深省的反思引人入胜。

 

主人公是一名被俘后甘愿充当美军间谍的德军士兵,但开头与结尾是见证他的一名美军中尉的自述。开始的时间在阿登战役前后,美军中尉伤愈后被派到一支美军特别部队担任通讯官,这支部队的任务就是在德军俘虏中招募合适的人选,派他们回去刺探德军情报。这是个不好的差事,因此,美军对人选做了严格筛选,而其他被俘的德军也在记着这些人的名字,等着回去报复。

 

中尉在路上俘获了一名德军空军中士和一名年轻的空军士兵。中士因为被怀疑背叛德国,被狱友审判后谋杀了。听说德军素有在战俘营审判并处决自己人的传统,而美军对这种事也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年轻的士兵被这件事震惊了,从此他的信仰就坚定起来,决定为拯救自己国家的人而战。虽然美国人要利用这些德国战俘,但他们从心眼里瞧不起他们,在他们看来,这不过又是一个德国兵,此外还是个叛国贼。

一位美军女工作人员爱上了年轻士兵,但她马上被调离岗位。美国人又招募了另一个中年德国兵,这个人看上去比较圆滑,美国人给他代号“老虎”(主角代号:快乐)。

 

两个间谍和中尉分别被空投到德国腹地,去与一位德国将军协商秘密投降的事。“快乐”被单独空投到慕尼黑,一开始比较顺利,拿着原版的证件和伪造的出院休假文件,没人怀疑他。后来在路上认识了一个胖胖的德国摩托手,这家伙看上去和和善善的,还帮了“快乐”一把。但当谈到阿尔萨斯主权问题时,“快乐”因为同情法国而被他狠狠瞪了一眼,从此他就开始怀疑“快乐”,在两人分开前还招呼另一个士兵准备干掉“快乐”。

 

在酒吧,“快乐”认识了一位德国妇女,她在丈夫死后便被娘家扫地出门……这大概又坚定了“快乐”想尽快解决掉这场战争的想法。尽管父亲也在附近,但“快乐”没有去看望他,只是打了电话任那头咆哮而不吱声,因为他怕惹麻烦而且美方要求他5天内回去。

“快乐”成功混入要联系的目标:第11装甲军某部司令部。取得了长官的信任并在他心脏病发作时救了他的命,不过那个长官居然梦到“快乐”就是间谍。“快乐”在司令部偷看到了德军部队的移动路线。

 

在空袭中,那位受命监视“快乐”的德军士兵企图杀了“快乐”,结果被“快乐”杀了,他发现自己的名字居然已经上了间谍黑名单(虽然不知道是如何上的)。于是他只好丢弃了自己的身份证,一见有人设卡盘查就溜,几经惊险后终于与“老虎”、中尉会和。

由于那位德军将领在空袭中受伤,医院被党卫军包围起来无法接触,三人只好选择逃回莱茵河对岸的美军阵地。“老虎”带着他们去自己侄子家观察莱茵河,结果谈话被他侄子偷听,马上引来一大堆党卫军。后来又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本来三人被团团围在废墟里,只有老虎侄子看到了中尉,他却害怕得不敢出声,最后干脆放跑了叔叔。

三个人准备横渡莱茵河过去,结果最后一刻“老虎”想逃回去(为什么?不得而知),于是被中尉击毙了。为了穿越铁丝网,“快乐”主动站起来被德军士兵发现,从而使中尉能趁机溜回去,而等待“快乐”的只有枪决。

 

最后回到美军司令部,美军指挥官对两人的死漠不关心,在他们看来,这是“卖国贼应得的报应”,连一般小兵也这么想。这么想也可以理解,在任何国家的军人(包括对投降不当回事的美国人)看来,被俘后还为敌所用是可耻的,就算有利用价值也不过是一枚可以随时丢弃的棋子。

所以与其说为什么国家、信仰而战,还不如说为自己的一方而战好了,不管自己方的性质是好是坏。电影最后一句,献给那些在战争中默默无闻的牺牲者。

《虎口脱险》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先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被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

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菲耐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

 

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地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法国维希政府统治区的安全地带。

 

1966年,是人类近代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组织;那一年,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风雨飘摇;那一年,列侬宣称“披头士乐队比耶稣更加流行”;那一年,法国银幕上出现了一部将被永远记入史册的卖座喜剧片。

1700多万的入场人次令它成为当之无愧的法国影史票房冠军,直到1998年,才有《泰坦尼克号》以2000万的人次刷新了它保持三十多年的纪录,但它仍是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保持者,直至今日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这部影片的中译本也可视为中国译配电影中的巅峰之作,上译厂的老艺术家们对影片台词所做的二次创作,只可用绝顶精彩来形容,相信很多观众都能大段大段地背诵片中的精彩对白。

 

1966年5月16日,在8个月的前期筹备之后,影片开拍,剧组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没有人有过拍摄一部如此昂贵的电影的经验,当时的1400万法郎,将通胀率计算在内换算成今天的货币要接近1000万欧元,这在今天的法国影坛也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制作,更不用说当年了。此外,在1966年,沦陷题材仍属于喜剧片的禁区,之前从没人敢在大银幕上拿它开玩笑,以至于在拍摄期间,《虎口脱险》的对外宣传打的都是“一部艺术实验电影”的旗号。

 

下里巴人的油漆匠和阳春白雪的大乐队指挥,本来是毫无关系、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阶层的代表,但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一次机缘巧合中,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导演乌里的精心安排下,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不同的个性发生种种冲撞,产生各种笑料,最终又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朋友。从这一点来说,《虎口脱险》也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

 

《虎口脱险》的价值还体现在它也是乌里、路易·德·菲耐斯、布尔维尔三人组合的最后一次合作,当然,在当初拍摄的时候,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一点。1969年,乌里又为布尔维尔拍摄了《大脑》,但他的搭档却是让-保罗·贝尔蒙多。1970年9月23日,布尔维尔因多发性髓瘤去世。

1971年,乌里为德·菲耐斯拍摄了《疯狂的贵族》,原本为布尔维尔所准备的仆人一角只得由伊夫·蒙当取代。1973年,在为布尔维尔追颁荣誉勋章的大会上,德·菲耐斯发表了一篇满怀深情的致词,追忆自己的好友和工作伙伴。10年之后,德·菲耐斯也永远地离开了深爱着他的全球影迷。

 

丹尼尔·汤普森的父亲杰拉尔·乌里,1919年出生在巴黎一知识分子家庭,17岁时他决心当演员,在法国国家戏剧学院500选5人的新生招考中脱颖而出。毕业后,他活跃在话剧舞台和大银幕上。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二战”爆发,有着犹太血统的他为逃脱盖世太保的追捕,被迫带着自己的奶奶、母亲和已怀孕的妻子逃到瑞士,在日内瓦偷偷地继续表演事业,这一经历可以在他日后的作品《王中王》中找到影子。“二战”结束后,乌里开始尝试剧本写作,1960年改行当导演,但他的前三部电影反响平平,年近半百的杰拉尔·乌里郁闷彷徨。一天,在与片场一位跑龙套的小配角聊天时的一句话,让他突然顿悟,“你实际上是个喜剧片作者,只有承认这点,你才能真正地表现出你自己。”说这句话的是他的朋友路易·德·菲耐斯(《虎口脱险》中指挥家扮演者)。乌里继而转攻喜剧片,1964年他自编自导的《暗渡陈仓》大获成功,主演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喜剧名角布尔维尔和“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德·菲耐斯,“黄金三角”组合由此形成。

 

1966年5月,经过8个月筹备,《虎口脱险》正式开机。1400万法郎的投资令该片成为当时法国电影史上最昂贵的电影。《虎口脱险》在宣传上打出“一部艺术实验电影”旗号,影片拍摄精益求精。拍摄油漆桶溅到德国军官身上那场戏时,道剧组用炼乳代替白油漆,这段戏共拍了12条才过关。每条拍完后后,军服还要送去蒸汽熨烫,仅为这个镜头就花了3万法郎!对细节的苛求最终保证了影片的巨大成功。

 

对导演乌里来说,最大的难题是布尔维尔和德·菲耐斯的对手戏,他在回忆录中记载:“有的演员是那种上来第一条就发挥很好的,就像布尔维尔,你反复越多,他的感觉反而越差,而德·菲耐斯恰恰相反。于是两人一个越演越糟,另一个却越演越好。幸好这种状况没持续很久,在互相了解后,他们各自都作了些调节,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德·菲耐斯指挥大乐队的那场戏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学好指挥,他事先接受了专门培训。不过实拍那天,当他真的站在一百多名专业乐师面前时仍感到一丝怯场。当《匈牙利进行曲》乐声响起,他立刻投入角色。乌里在回忆录中写道:“他的动作潇洒自信,丝毫没有落后于乐声,他像真正指挥那样带领乐队演奏。一曲终了,他向乐队鞠躬致意,所有乐师自发地全体起立为他喝彩。这时德·菲耐斯转过身,我看见了他眼中的泪光,我也一样。”

 

1966年12月,《虎口脱险》在香榭丽舍高蒙影院举行首映式。电影放毕,剧组上下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无数观众涌过来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从第一排座位走到到放映厅出口的14节台阶,他们足足用了30分钟。随后,法国观众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迎接这部杰作。该片接着在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等连连打破票房纪录,横扫欧洲,风靡全球。

 

《虎口脱险》诞生16年后,该片终于来到中国。1982年7月,《虎口脱险》经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在国内放映,万人空巷。据该片的译制导演苏秀回忆,影片中土耳其浴室接头那场戏哼唱了一段被影迷传唱的小调:“鸳鸯茶、鸳鸯品,你爱我、我爱你……”但原文中歌词“Teafor two”最初被译为“情侣茶”,虽然意思不错,但怎么唱怎么别扭,老厂长陈叙一回家想了半天,第二天到厂里把“情侣茶”改成“鸳鸯茶”。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部译制片在配音艺术上的精益求精,《虎口脱险》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配音标杆之作。

 

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耐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乌里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本片是最著名的有关“二战”的喜剧电影,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欢乐,其中主演路易·德·菲耐斯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著名的喜剧明星,他的喜剧天赋和在影片中精湛的表演使得《虎口脱险》曾在法国创下票房收入过亿的记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虎口脱险》令德·菲耐斯一夜成名,影片连续9周占据法国票房榜冠军。影院为招揽观众,纷纷拿出德·菲耐斯的旧作重映,哪怕是那些他担任小配角的老电影。德·菲耐斯从“跑龙套的”变成喜剧之王,此后又接连拍摄了《疯狂的贵族》、《警察的故事》系列等许多喜剧经典。

 

这是真正的喜剧艺术,天生被赋予浓厚的幽默感的法国人为我们奉献了永远的精神大餐。这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战争片,但是我们看完整部电影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死去,即使是被那个斗鸡眼的德国机枪手打下来的自家飞行员,最后出现的身影也是飘摇的降落伞。战争很残酷,但是认识战争未必需要残酷的画面。

影片在中国获得的巨大成功,除影片本身的魅力外,还要归功于完美的译制。这部影片的中译版诞生于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上译厂尚华为“指挥先生”配音,于鼎传神地演绎了“油漆匠”,而“纳粹将军”童自荣、“修道院嬷嬷”丁建华、“动物园管理员”乔榛……阵容强大。

 

 

《不列颠之战》

 

1940年,法国战场大势已去,英军只得退守本土,不列颠之战随即展开。纳粹空军发动了猛烈攻势,缺乏空战经验的英国空军收效甚微,在柏林意外遭到空袭后,希特勒下令要将伦敦夷为平地……

1940年初,在德国攻占法国前夕,瑞士里克特男爵向英国大使大卫·凯利建议采取和平态度,因为抵抗纳粹无异于以卵击石,而凯利拒绝接受他的建议,并宣称英国将抗战到底。与此同时,英国皇家空军上将道丁已经察觉到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他需要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不愿在欧洲大陆分散兵力。不久之后,丘吉尔首相宣布大不列颠之战正式开战。

 

为保卫英国,皇家空军立即全力展开准备工作,以投入铭记史册的空中战役。事实证明,经过速成训练的年轻飞行员收效甚微、损失惨重,因为他们没有实战经验,无法抵御心狠手辣的德国对手。随着德国空军奔袭皇家空军机场,盟军开始反击。戈林下令实施“鹰日”行动,纳粹丧心病狂的空袭由此达到高潮。由于德军的疏忽大意,皇家空军战机侥幸轰炸了柏林,狂怒的希特勒命令将伦敦夷为平地……

 

《不列颠之战》影片以“二战”时期著名战役“不列颠之战”为题材,介绍了“二战”期间,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军队席卷西欧。英国驻欧远征军败退敦刻尔克。英军虽用“发电机计划”将军队撤回了本土,却丢失了全部重装备。英国皇家空军在法国上空与德国空军交战中亦损失了1000架以上的飞机。同年7月,希特勒制定了从海上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德国空军投入不列颠之战的飞机约2400架,其中轰炸机1285架,其主要基地位于法国东北部、西北部以及荷兰和挪威。这次战役迫使希特勒在没有把不列颠完全逐出战争之前,即先回头来对付苏联,重走两线作战的老路。

 

本片在英国达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维尔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摄,这些地点都曾参加大不列颠战役,为营造出“鹰日”的猛烈空袭,剧组炸毁了一座位于达克斯福德的“二战”机库。“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基地Bovingdon也出现在本片中。

拍摄本片无疑需要大量“二战”时期战机,1965年9月,制片人哈利·萨尔兹曼和本杰明·菲斯与前轰炸机组指挥官哈米什·马哈迪上校取得联系,希望由他来寻找“二战”飞机并协商使用。最终,共有100架飞机出现在片中。

 

在大不列颠之战期间,皇家空军使用的“喷火”式战斗机多为Mk I型,可到影片拍摄时,已经无法找到能飞的该型战机,于是制片方只好用9种不同型号的“喷火”式战斗机替代,为保持一致,剧组在机身上做出相应调整。制片方还使用了一架“喷火”式双座教练机作为拍摄平台,以从机群内部拍摄出真切的空战画面。加拿大人鲍勃·戴默特(BobDiemert)修复出一架罕见的“飓风”XII型战斗机,并在片中亲自驾驶。在马哈迪的帮助下,制片方发现在英国还有109架“喷火”式战斗机,可最终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马哈迪还联系到了6架“飓风”式战斗机,其中的3架仍可以飞行。拍摄完本片后,剧组将这些“二战”飞机保存下来,其中甚至还有一架难得一见的“喷火式”Mk II型战斗机。另外,影片主要的航拍平台是一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

 

在德军方面,制片方集合了32架CASA 2.111双引擎轰炸机,这种飞机由西班牙制造,是德国Heinkel He-111H-16轰炸机的变种。还有27架衍生于德国梅塞施密特Bf 109的Hispano Aviación HA-1112 M1L“Buchon”,这种同样由西班牙制造的战斗机与Bf 109Es非常相近,剧组加装了仿真机枪和航炮及机尾支柱,并去掉了圆形翼尖。在影片拍摄结束后,剧组将一架HA-1112赠送给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博物馆,它被改装为梅塞施密特Bf 109 G-2,机身上还画有德国王牌飞行员古斯塔夫·荣德尔(Gustav Rodel)的徽章。

 

《不列颠之战》为了在片中重现荣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剧组改装了两架Percival Proctor教练机,以伪装成半尺寸的斯图卡。在拍摄俯冲攻击场景时,剧组使用了无线电遥控的大型航模。另外,剧组还制作了Heinkel He-111轰炸机航模,以拍摄该型飞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被击毁的场景。除去作战飞机外,制片方还使用了两架荣克52型运输机。

英国的恶劣天气向来举世闻名,为了呈现出1940年夏季万里无云的晴空,有些仰拍画面只能在西班牙取景,而俯拍画面则全都在云层之下拍摄。当时的伪装技术已经发展到难以从地面或天空的背景中分辨出飞机,所以剧组只好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云团当做背景。

 

影片开始不久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场景在西班牙的Huelva海滩拍摄,后来主创人员才得知那里是盟军实施“谍海浮尸”计划的地点,当时一具携带假文件的盟军军官尸体被冲上Huelva海滩,德军相信了文件内容,认为撒丁岛和希腊才是盟军的真正目标,不久后,盟军在西西里成功登陆。

《不列颠之战》以其壮观的飞行场景著称,它的恢弘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电影,在随后的30多年间,很多电影及电视作品都选用了片中画面,制片方也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本片在当时是投入高达1300万美元的大制作,但最终却因票房惨淡而亏损了1000万。

 

欢迎来到约读悦读善读25166房间

转载作品,切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