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一、婴幼儿发展的概念
〔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发展是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年龄越小,其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就越大。
二、婴幼儿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发展的过程包括从胚胎形成到出生和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
我国学者参照国外学者的划分标准,并根据我国儿童自身活动的特点,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如图1-1-1)
三、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遗传与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①遗传
遗传又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刨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遗传素质奠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其次,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最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经典真题
[2017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
A 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
B 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C 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
D 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
②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儿童的生理发育和成熟是有一定顺序或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水平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再多的刺激和训练,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3)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体差异的生理基础
儿童生理成熟的时间、速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影响并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二)环境因素
儿童生活所在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教育影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遗传素质虽然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如果人类后代没有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为现实。例如,直立行走和说话本来是人类的特征,但遗传只提供了直立行走和说话的可能性,若儿童没有生活在人类社会环境中,这种可能性就不可能变为现实。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靠学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儿童的心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环境,从大处讲,指国家制度、社会关系,以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从小处讲,主要指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儿童所在的托儿所或幼儿园环境,儿童生活的社区环境等。
备考锦囊
易混知识点: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环境使可能性变为现实。
(三)儿童的主动活动
儿童心理的发展离不开活动,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活动、对人的交往活动以及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