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惊艳绝伦的海边小镇
武鹏程 编著
前言:
每一个海边小镇都是一本色彩绚丽的书,它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既有海洋的粗犷,也有人间的细腻;每一个海边小镇都是一个故事、一个美丽传说、一段流金岁月,它让人们沉迷、赞叹,忍不住去探寻它的前世今生,欣赏它动人心魄的美。
让我们择一海边小镇,在蓝天碧海、春暖花开时漫步其中,感受那里的山、水沙、岩,让美景荡涤我们的心灵,在轻拂的海风中与它融为一体。
喜欢浓烈色彩的,可以去如同油画般、房屋错落有致的意大利的五渔村在碧海蓝天间,体验欧洲古老海边小镇的生活。
喜欢海洋生物的,可以去“欧洲观鲸之都”胡萨维克、“热带的企鹅王国”西蒙斯敦、可以与海豚一起游玩的塔马兰,在与鲸和企鹅的嬉戏中感受生命的律动。
喜欢探寻历史遗迹的,可以去西班牙的卡达凯斯等,感受这些古老小镇所拥有的独特文化气质,在世界闻名的艺术画廊中感受艺术的熏陶。
除此之外,还有“海南古都”昌化镇、“巴厘岛最艺术的文化小镇”乌布镇、“最有灵魂的海岸小镇”昂蒂布、“天堂之路”哈纳和“斐济的天堂”楠迪等,它们或妖娆或沉静,或热烈奔放,无不有着令人惊艳的美景,吸引人们前去欣赏、驻足,继而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亚洲篇
古雷镇
渔民的安居乐土
1
这里的海水几乎没有杂质,蔚蓝清澈,搭配着灰白色的礁石,与天空融合得恰到好处,让游人有种承包了整片海,整个海滩的错觉。
古雷坡内武圣庙
古雷坡内武圣庙宏伟壮观,彩绘绚丽,富有闽南庙宇建筑特色,它位于古雷镇坡内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代曾有修葺,在清康熙“迁界”时被毁后重建。庙内有漳邑名人黄道周亲笔写的柱联,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古雷镇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南端的古雷半岛上,三面临海,东面是台湾海峡,西面是东山岛,南面是太平洋,辖区包括整个古雷半岛及附近海域、岛礁。
2
潮音时至,声如雷鼓
古雷半岛呈南北走向,如条带状向大海延伸,长20多千米,宽3~4千米(最窄处仅300米),面积40平方千米。它曾是一座人迹罕至的近岸孤岛,由于泥沙淤积,形成了陆连岛(半岛),全岛由古雷头山、古雷山(包括笔架山、庞尖山)及周围的沙滩组成。古雷山原作鼓雷山,其断岸千尺,悬崖陡峭,下瞰大海,波浪起,因“潮音时至,声如鼓雷”而得名古雷。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因为古雷山高耸海滨,形状如螺,故称高螺,雅称为古雷。
开漳圣王庙
开漳圣王庙位于古雷镇杏仔村,据传为清朝嘉庆年间东南海上起义军领袖朱濆fén所建,朱濆在一次战斗中遭敌围攻,得圣王显灵而安全脱险,故建圣王庙以为纪念。自此,圣王庙成为古雷镇及周边民众的香火圣地,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海滩上几乎没有游人,是一个能让自己独享整片海的地方。
3
古雷城-曾经的弃土
明朝正德年间,为了抵御猖狂的海寇,朝廷调驻了一个巡检司于古雷,并在古雷南端笔架山南麓建巡检司城。
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古雷、铜山等地为抗清根据地。后来,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但大陆为清军所控制,实行“迁界”,将沿海划为“弃土”,居民内迁,建筑物尽毁,古雷属“界外弃土”,因此巡检司城被毁,只存残迹。
沿海“复界”后,古雷城才在巡检司城残迹上重新修建,包括著名的妈祖庙、港口妈祖庙、杏仔开漳圣王庙等。这便是我们如今能看到的古城面貌。
古雷镇是渔民们的安居乐土,因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日渐成为旅游热点,人们来此除了能感受到淳朴的闽南渔家风情外,还能欣赏到如仙境般的海岛风景。
4
永宁镇
人文荟萃的著名侨乡
永宁镇有绵延数里的黄金海岸,有香火旺盛的城隍庙、独特正宗的闽南风味美食、纯粹的闽南人市井生活、“爱拼才会赢”的闽南人精神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称的老街,更有远近闻名、中西合璧的番仔楼。
永宁镇是福建省石狮市东南部的著名滨海侨乡,位于闽东南泉州湾与围头湾中部的深沪湾北畔,与我国台湾地区隔海相望。
除了永宁古卫城外,永宁镇著名的历史古迹还有朝天寺、玉皇阁、伊斯兰教圣墓、观日台、沙堤石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