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20】
读物本·《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第五章 叱咤商海的 明珠2
作者:狸仙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6559
1
1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她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营销界、理论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她的一颦一笑,甚至一个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都可能影响、左右空调行业竞争风向和前行轨迹。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传奇。本书为你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6 10:05:51
更新时间2025-05-06 10:05:5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五章 叱咤商海的“明珠”

三、做企业就是做人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毫无疑问,没有自身独特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精神支柱的企业,而没有精神支柱的企业是无法走得更远,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格力的文化就是紧紧围绕着“实”的核心。格力独特的经营思想和理念就是不追求概念、表面的东西,而是追求务实的精神。企业的成长,是涉及到多种因素的。但不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做企业,就是做人。

 

2.

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往往能够反映出企业领导的做人风格。一个人要想去创业,要想获得创业成功,他首先需要的不是技能,而是学会如何做人。当一些成功的商人或者企业家出现在媒体中时,大部分的商人或者企业家,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才能和天赋。不是一般人就能成为成功的商人和企业家的。无论是管理还是被管理,其对象显然都是人。也就是说,人决定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壮大,与做人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好的人能做出好的企业。

 

3.

蒙牛的牛根生,海尔的张瑞敏,搜狐的张朝阳,阿里巴巴的马云等等,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仅会做事,更会做人。好的领导影响着好的员工,好的员工影响着好的企业,好的企业带动领导好好发展企业,这就像食物链一样,缺一不可。格力选择员工,首先就是要忠诚,这就是对做人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恰恰是朱江洪及董明珠从自身出发得到的经验。董明珠做业务员时,安徽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江苏,消费水平也不高。可就在这种背景下,董明珠仅仅用了一年就把安徽做成了格力最好的市场,而江苏市场虽然也有业务员在负责,却是惨淡经营,格力空调在江苏仍然是默默无闻。朱江洪从大局考虑,决定让董明珠在负责安徽市场的同时,去开拓江苏市场,以打开格力空调在当地的困境,董明珠接到这一任命时,颇为犹豫。

 

4.

首先,安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而且,她打开安徽市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已经跟安徽市场的经销商有了感情。再说,让她同时负责安徽市场和江苏市场,她的精力有限,难以两面顾全。其次,从同事这方面来说,她如果接手了江苏市场,对同事也会造成相当的伤害。不管怎么说,江苏的市场再差,当时一年也有300万的销售额,按照公司1%的提成制度,她这一接手,就是抢了别人一年3万元的收入。她虽然性格外向、坚强,但毕竟也有中庸传统的一面,没法面对因为自己强而令同事丢饭碗的事实,这会使她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

 

5.

可是,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她又必须义不容辞地去承担这个责任。因为当时格力空调在江苏的销售非常的不好,那一年,格力在安徽的销售额达到了1200多万,而江苏却只有300多万。可以说,格力空调根本就没有打入江苏市常江苏可是一块富饶之地,如此的销售额,实在可惜。想来想去,为了公司的利益,董明珠接受了领导的安排,不过,她也折中了一下,那就是只接手南京市场,江苏其他地区还是留给其他的同事,这样也能给同事一个机会。经过董明珠的努力,格力在南京市场迅速打出了名气。

 

6.

有一句俗话说,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关键要看企业领头人的志向有多高。在销售界里,董明珠就是具有战略眼光和诚信的一个人。她认为,作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的所谓战略眼光,应该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看得更远,要规划好公司的技术和公司产品研发方向,抓紧产品换代时机,看到市场爆发潜力,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人才是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离不开人才的发挥。因此,企业通过整合公司和外部各方面资源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就能够使企业保持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让企业能够具有领先他人和行业的技术、品牌、营销、文化等。如果董明珠像很多人想的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牢牢守住安徽市场不放,可能到今天她仍然只是一个业务员。

 

7.

董明珠常说,“做企业如同做人”,做市场就是做人,仔细想想,我们企业与客户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因为目标一致,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沟通的。也因此,双方之间可以建立起最诚信的互相信任关系,使双方都能在合作中得到赢利,以达到双赢的目的。董明珠反复坚持格力提出的三个利益:消费者的利益,经销商的利益,以及厂家自身的利益。说到国美,董明珠永远不赞同恶性的、没有利润只有量的增长,她认为企业的商道就是大家做好一件事,并从中获得应有的利益。于是,董明珠对工业精神那般的热忱:“工业精神就是吃亏精神”。

 

8.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