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6】
读物本·朗诵:《庐山:人文圣山》解说词第十集
作者:雄赳赳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621
14
22
9
1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16-04-07 17:22:17
更新时间2016-04-28 12:10:24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I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A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B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 ¥ ~)雄赳赳的分割线(~ ¥ ~)~~~~~~~~

I(第十集) 缘起  

A在这里,使人障目,湿人衣衫的云雾和烟雨却是足以问鼎天下奇绝的景观。在这里,无数诗人和画家的笔下幻化出朵朵奇葩,根植在亘古的长风中。在这里,伟大的思想者们构建起一座又一座丰碑,不知不觉间铸造着华夏民族的魂魄。在这里,人类的文明穿越时空,不分国界、亦不分派别的相聚,以一种鲜见的姿态诠释着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这里就是庐山。     

B数千年来,文人、隐者、壮士、探险家、科学工作者、政治领袖共同演绎着这座大山的传说。当然,还有那时聚时散的云雾,固守亿年的冰川,异彩纷呈的中西建筑,以及隐匿着无数珍稀动植物的广博森林。现在,我们有机会一探这座大山的究竟,解读它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真实资本,解读它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神奇多变的角色,解读庐山与庐山人相守了几千年的缘起。   

A2009年3月,春意料峭、乍暖还寒,北京一所静谧的宅子里,一位老者在病榻前展卷提笔,准备为千里之外的庐山取个切实的称谓。毕竟从古至今,“庐山”二字的前后已经被冠以了太多各式各样的称谓。这位老人就是当代中国伟大的学者——季羡林。虽然久病缠身,握笔的手已经不再那么有力,笔锋间也难现往昔的潇洒遒劲,但是,这几个字却因为题字的人而承载起千钧之力。四个月后,季羡林先生与世长辞,先生走得匆忙,甚至,我们还未来得及请教先生,他的题词当做何解?

B但是,“人文圣山”四个字却已如正午的阳光一般,穿透庐山的云雾,为后世之人照亮了一条登顶匡庐的通途,沿着这条路,人们可以清晰看到这座大山有史以来,两千多年间的人和故事;沿着这条路,一花一草、一松一石、一丘一壑因为先人和往事的缘故亦都沾惹上了说不尽的风流;沿着这条路,漫山遍野的文化景观皆写满了四个字——“人文精神”。   

A日升日落间,东林寺的晨钟暮鼓已经响彻了庐山北麓1600多个年头。东晋时代,慧远大师在这里完成了古印度佛学渐进为中国佛学的一次伟大过渡。当慧远大师第一次设想,以儒学、玄学的知识去向世人重新解读异域佛学的时候,他一定想不到,这一动念,将从此改变中国文化的格局。他更想不到,始于他的改革创新,佛教历经几个世纪的嬗[shàn]变,最终卸去异域文明的外衣,从遥远的恒河流域走进了中国民众的心中。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