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I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A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B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 ¥ ~)雄赳赳的分割线(~ ¥ ~)~~~~~~~~
I(第八集) 壮士
A时隔多年,一位退伍日本老兵在他的日记里提到庐山战斗仍然心有余悸,那场历时9个月的战役被我们称为“孤军守山”,两个地方保安团对冈村宁次亲自挂帅的一个军。对庐山的争夺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战略意义,因为这里是中国的“夏都”,中国政府就是在这里向世界宣布全民抗战的开始。庐山孤军守山长达二百六十七天,大小战斗二百余次,书写了抗战史上的奇迹。青山处处埋忠骨,在庐山抗战英雄纪念碑下,有三分之二的守山壮士长眠于此,在本集,让我们回到那个热血年代,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B这个故事要从1937年的初夏讲起。那一年的夏天,庐山虽然仍旧清风徐徐,但空气里却弥漫着不安与躁动。6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抵达庐山;6月28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抵达庐山;7月3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主席汪精卫抵达庐山;7月4日军政部长何应钦、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联袂抵达庐山;7月12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抵达庐山,此外,蔡元培、胡适等社会知名学者也陆续抵达庐山......
A短短的一个月里,几乎当时中国所有的大人物都云集庐山。当然,能把他们聚齐的只能是一个更大的人物。对于蒋介石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充满烦恼和危机的夏天。6月初,他同中共代表周恩来在这幢别墅里进行了一周的谈判,蒋试图通过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来消化掉红军武装,但显然,延安方面早就洞悉了他的意图。更糟糕的是,几天前日本人竟然炮轰宛平,他心存的最后一丝幻想在隆隆炮声中变得越发渺茫。
B与国民政府的犹豫不决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就极力倡导“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此不懈地争取。早在1937年6月4日,周恩来就登上庐山,面见蒋介石,并提交了建立统一战线的草案,但蒋介石却置之不理,反而要求收编红军武装,又公开提出“请毛先生、朱先生出洋”,使谈判陷于僵局。此时,这位国民政府头号人物却把自己的心思深藏在庐山的云雾之中,飘忽不定,莫测难辨。
A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军向宛平城内的中国守军突然进攻,史称“七七事变”。翌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团结抗日,同一天,守卫平津的29军军长宋哲元也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固守勿退”。北平上空骤起的炮声却驱散了千里之外、徘徊在匡庐之巅的层层云雾。出乎蒋介石的意料,那些平日里派系不和,明争暗斗的军政要人们此时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统一和坚决,抗战的热情横扫整个庐山。
B对于国民政府的迟疑不决,已经有人愤愤地讥讽道:“一叶荣枯视天下,此山不语看中原。”7月13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又一次登上庐山。周恩来将亲自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了蒋介石。为了尽快促成“一致抗日”的局面,延安方面对于蒋介石一系列的苛刻条件,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共/产/党这种无私和真诚的气度也感染到包括宋美龄在内的很多人,现在,名人谈话会召开在即,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蒋介石,等待他做出最后的抉择。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