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剧本角色

~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I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A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B
女,0岁
这个角色非常的神秘,他的简介遗失在星辰大海~
~~~~~~(~ ¥ ~)雄赳赳的分割线(~ ¥ ~)~~~~~~~~
I(第三集) 文火
A正在编纂[zuǎn]之中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显示,从东晋开始至今,历代诗人题写庐山或者在庐山创作的诗歌总量达到了16000余首。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中,庐山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坐标点,几千年来,它和历代诗人形成奇妙而密集的互动,自晋陶渊明,谢灵运起,庐山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滥觞[shāng]之地,到唐宋,随着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庐山诗篇的广为传颂,庐山已经借着这些不世奇才出的诗词以及千古名篇成为耳熟能详的诗词圣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与庐山息息相关的千古名句成为汉语言文学中流传百代的经典。历代诗人,一如文火煮山,留下历久弥新的文明薪火。
A1937年秋,北平。印度诗人泰戈尔推崇备至的清末同光体诗派领袖,一代宗师:陈三立,无法在乱世隐遁。不久前,日本人借陈三立的好友,另一位诗坛巨匠郑孝胥[xū]之口,传递了邀请其出任日伪政府要职的信息。陈痛骂其“背叛中华,自图功利”,与50年的好友,割袍断交。愤懑不已的陈三立开始绝食拒药。
B不忍离去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如果是回忆,那么在庐山松林别墅“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的五年时光,无疑是老人生命里甜美的一段过往,在乱世之中,这里的一草一木,给了苍老而执著的诗人心灵极大的抚慰。遗憾的是,老人自1935年离开庐山便再也没有回去。1937年,爱国诗人陈三立于北平寓所含恨离世。同年岁末,陈家三公子陈寅[yín]恪[kè]离开北平辗转南迁。翌年,郑孝胥在伪满国都长春神秘死亡,据传,系日本人所为。
A1945年4月,抗战胜利曙光依稀可见,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在流亡地成都百感交集的写下了《忆故居》“...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山河破碎,乡关何处,那承载两代文人家园梦想的庐山,此时是那样遥不可及。出生于江西修水的陈氏父子,一生中只是偶尔寓居于庐山,然而,和中国历史上难以计数的先贤一样,他们都把心留在了这匡庐之山。
B几千年来,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涉过历史险滩时,就像无根之草,找不到归途,也寻不见去路,有人以死持守,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奋力挣脱重新去寻找心灵的自由。没有说明他们持守着修齐治平的理念,也怀抱着隐逸山水的梦想。而对于这些行走中的赤子们来说,庐山,一如千年不变,默然守候的知己,抚慰他们孤独的心,陪伴他们求索的路。人与山,交相辉映,给整个民族文明史挥洒出闪亮的传奇。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