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723】
读物本·《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第四章 辉煌营销的背后1
作者:狸仙儿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8752
0
1
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她的一举一动,往往成为营销界、理论界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她的一颦一笑,甚至一个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都可能影响、左右空调行业竞争风向和前行轨迹。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传奇。本书为你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6 10:02:26
更新时间2025-05-06 10:02:2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四章 辉煌营销的背后

一、打造战斗型队伍

 

1.

打造一个百年企业,不是靠一两个企业领导人来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代代,一批批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一个成功的企业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技术、管理和人才。现在,格力已经具备了技术和完善的管理,还需要努力的就是人才的培养。

董明珠成为格力总经理的第一天,别人问她要烧哪三把火?她说我一把都没得烧,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接班人。仅有好的制度,好的规则还不够,必须要有好的人来执行。

 

2.

董明珠认为,百年企业不是一代人能够做成功的,要培养接班人。接班人除了素质、能力以外,他们的思想意识、品质也非常重要。必须要有奉献精神,这样才有凝聚力,而不是钱多就能凝聚人。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格力倡导奉献精神,同时也通过制度使企业管理者成为“透明人”,时刻处于被监督和约束中。通过不断筛选,公司会将没有管理能力,对国家没有爱心,对社会、企业没有责任感的人淘汰出局。

 

3.

为了能够把格力打造成百年企业,董明珠认为首先要选择一个很好的接班人,因为制度是需要人制定和执行的,如果没有人执行、延续和发展,那么终究会因为人的问题而使企业不能够保证发展,所以要围绕百年企业的思路来进行企业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团队一定有强有力的领导人。企业各阶层的领导人我们也可称之为干部,干部在企业组织中的作用到底如何,不妨用一个比喻来表示:如果把一个企业比作一个人,那么老板就是大脑,干部就是脊梁,基层员工就是四肢,而企业文化则是血液。不难想象,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一个人的大脑和四肢,却很少会把注意力放到“脊梁”或者“血液”这些无法直观的地方。所以干部经常 被忽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4.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脊梁才是支撑一个躯体健康运动的核心支柱。没有了脊梁,即使有着爱因斯坦的大脑,也无法使一个躯体健康运动和发展。中层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既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可以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格力对员工的要求来看,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尤为重要,其次才是敬业与能力。忠诚与能力,是企业选人用人必须考虑的两个因素,但是不同的企业,对它们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很多管理者而言,最让他们头痛的是找不到既忠于企业,又特别有能力的员工。

 

5.

忠诚与能力总是难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所以现在才有那么多喜欢跳槽的人。那么企业对这种矛盾的出现,该如何选择?比较保守,但也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选择忠诚的人,格力就是把忠诚放到选拔人才的第一位上来。从理论上讲,把忠诚作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并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这一选择方式却又非常符合中国的很多现象。即使现在中国的法制越来越健全,大家的法制意识也越来越强,大多数人仍然缺少一种契约的精神。这种现象在职业经理层表现得尤其明显。能否对企业忠诚,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而人最难改变的,恰恰就是他的人生观和做事的思维。

 

6.

所以当一个人对任何企业都不忠诚的时候,你是很难通过外在措施让他改变的。而一个对企业忠诚的人,即使暂时能力不足,只要再进行培养,效果会好很多。董明珠认为,一个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属于“善”的一类,“善人”越多,企业就越健康。由于“善人”通常会按照公司的要求和规章制度办事,并且有把工作做好的愿望,所以对这些人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信任他们,重用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去表演,对表演好的人予以奖励。

董明珠是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做的。董明珠刚进格力的时候,就用了40天的功夫要回了一笔不在职责范围内的债务。这一行为即使到现在仍有许多人不解。

 

7.

中国人向来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古训,董明珠如此拼命地去做一件与她无关的事情,就是她对公司有种责任感与无比的忠诚,在她看来,自己既然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一员,那么维护公司的利益就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董明珠在选拔人才上绝对要求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她要的绝对不是对某个人、某些人的忠诚,她要的是对格力的忠诚。这与很多私营老板所谓的忠诚有一定的区别:通常来说,私营老板想要的忠诚首先是对老板的个人忠诚,这种忠诚使得员工对老板的战略规划言听计从,不管正确与否都不敢出现一点违抗,这样就阻碍了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而对企业的忠诚则不同,他们会为了企业的正确发展而挑战老板的决策,甚至敢于挑战老板的权威。

 

8.

1996年的空调大战中,各大品牌的空调都纷纷降价,高呼着“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不断地把空调价格往成本价拉近。珠海格力总部里,董明珠独自稳坐钓鱼台。许多经销商看格力毫无反应,按捺不住纷纷打电话给董明珠:“除非马上降价,不然格力今年死定了”。格力的很多高层也认同这个观点,主张格力赶快降价。但董明珠顶住了压力,坚持不降价。最后事实证明了董明珠的英明决策:空调降价大战之后,许多企业亏损过多,从此一蹶不振。格力企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怎么喜欢“挖人”,这可能与他们的认识有关。格力认为,企业需要人才,应该尽可能自己培养。

 

9.

市场竞争造就了不少人才,一些企业不想花钱花功夫培养,喜欢以挖墙脚的办法到其他企业拉人,格力把这种行为视为职业道德缺乏的表现。在业务员集体辞职事件中,一家公司想花重金请她,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原因很简单,第一,她对格力有很深的感情;第二,她感激领导的知遇之恩,她要懂得感恩;第三,领导信任她,她决不能辜负。她应该在公司危难的时刻帮领导一把。在利益与道义面前,董明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道义。正因为如此,董明珠曾自豪地说:“这些年来,我从未收留过一个跳槽到格力的人。”之所以这么做,与格力对人才的忠诚度要求有关。因为从长远来看,挖人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挖来的人不会长久。一个人能被你挖来,就能被别人挖走,除非企业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而这在事实上是办不到的。对此,董明珠就是一个最佳的案例。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