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1.
一个人如果一辈子没有经受过挫折,就算不上成熟,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意志,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不相信自己意志的人,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作为一个管理者,需要拥有领导意志。在此,先讲一个小故事:春秋战国时代军事家孙武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否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于是吴王便拨了100多位宫女给他。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命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为队长,然后把一些军事的基本动作教给她们,并告诫她们要遵守军令,不可以违背。
2.
不料孙武开始发令时,宫女们觉得好玩,都一个个笑了起来。孙武以为自己的话没说清楚,便重复了一遍,等第二次再发令宫女们还是嬉笑。这次孙武生气了,下令把队长拖出去斩首,理由是队长领导无方。吴王听说孙武要斩他的爱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孙武说:“君王既然已经把她们交给我训练,我就必须依照军队的规定来管理她们,任何人触犯了军令都要受到处罚,这是没有例外的。”结果还是把队长给杀了。宫女们见他说到做到,都吓得脸色煞白。第三次发令,没有一个人敢嬉笑了。
3.
吴王对孙武的霸道非常生气,感觉孙武太不给他面子。孙武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用众以威,责吏从严,只有三军遵纪守法,听从号令,才能克敌制胜。”吴王听了孙武的解释,怒气尽消,便弃斩妃之恨,拜孙武为将军。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企业是否能真正成功,就需要坚持原则,为了这个原则甚至可以“六亲不认”。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企业的机制被破坏了,那么它的发展必定不会长久。
4.
格力公司业务人员集体辞职事件使企业内部发生了很大的震动,当时整个企业岌岌可危,各大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大肆的报道,格力内部一时乌云密布,人心浮动。董明珠在格力面临这种生死攸关之时,毅然选择留了下来,这需要超乎旁人的决心。朱江洪总经理以前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质量和技术开发上,忽略了经营部,此事以后,他意识到企业中层干部队伍的建立和稳定的重要性。经营部留下的一大堆的问题彻底暴露出管理上的缺陷和不足,中层干部中究竟有多少是称职的?既然问题首先出在经营部,那么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就首先要从经营部开始。
5.
朱江洪决定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从下面选拔合适的人选民意测验出来了,董明珠脱颖而出,成为大家首选的对象。她从一个最基层的业务员一跃上升为了经营部的部长。无论从个人的利益还是从个人的性格来说,董明珠都无意做官。首先,经营部部长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个清水衙门,只有死工资和一点奖金,远不如做业务员拿的提成多;其次,就她的本性来说,虽然有做事业的欲望,但没有做官的欲望。她不是一个贪求财富的人,她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董明珠接受这个烫手的职位,完全是一种责任感。
6.
她要向自己挑战,为企业,为信任她、支持她的那些人做出点事来。经历了业务人员集体辞职事件的打击之后,董明珠认为应该限制业务员的权力。格力空调的畅销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功劳,是技术人员、工人和公司领导的功劳,业务员拿过高的奖金是不合理的。业务员是企业的雇员,为企业工作拿的是工资和佣金;经销商虽然不是企业的雇员,但是以其销售额得利润。在这个意义上讲,业务员和经销商在为企业服务的本质目的上并无二致。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掌控策略,把经销商视为企业的延伸,用经销商替代传统意义上的业务员不是不可能的。
7.
为了管理散漫的各地销售队伍,董明珠规定:凡格力的营销业务员不许拿回扣,拿1分钱,即开除。设计了调查表,要求业务员认真填写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谁能证明;然后她随时抽查,由于人少精干,管理严谨,训练有素,所以能够以少胜多,占领高份额的市场为了杜绝损公肥私的行为,1994年董明珠任经营部部长不久,就做了一个超越常理的决定:她跑去找朱江洪总经理要财权。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首先格力是一家国有企业,人事的决定都要通过高层领导集体表决,董明珠这个行为显得太张狂;其次,虽然中国人爱权力是众所周知的,但中国人搞权力都是背后进行,绝不会像董明珠这样明目张胆地要权。但董明珠有她的想法,在她看来,要财权,首先是因为经营部与财务部的关系密切。
8.
经营部要求经销商先付款后发货,但客户究竟在公司账上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只有财务部才清楚。一些客户打了货款到格力却拿不到货,一些客户没付款却拿到了货。有时经营部要发货了,开票员问经销商有没有打款过来,财务那边总是回答:“要查账才知道。”这样,无论经营部如何卖力工作,只要财务部有一丝的不配合,也会使经营部的工作难以正常运转,长此以往,只怕又要回到格力以前的管理状况,职责不清,分工紊乱,这是董明珠绝对难以容忍的。
9.
下级伸手向上级要权本是大忌,但朱江洪听完董明珠的理由,当场就表示同意,事后财务负责人一听便很是不满,和朱江洪说,那她不就没人控制了吗?朱江洪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问董明珠,你把财权拿走,那谁来监督你?董明珠的回答是:谁都可以监督,随时来查账都可以。她的财权并不是财产的使用权,只是为了了解企业的到款情况,由她来控制这个过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快经营部的反应速度。她提出,财务也可以不归自己,但每日经销商进出款必须让财务部随时告知经营部。
10.
在当面沟通时,董明珠的话说得很直接,要这个权力不是为了使自己的权力最大化,只是为了能够做好一件事。如果朱江洪不支持,那她就没信心在格力做了。话说到这个份上,朱江洪不支持董明珠支持谁?朱江洪经过考虑,也为了平衡别人的情绪,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划出财务部的一部分归她管,董明珠可以得到人员、职能和收款这部分的权力。这个决定已经是相当的理想了,朱江洪作出这个决定,也顶着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在高层讨论会上,很多人一听说董明珠要权,立即就激动不已:“董明珠伸手要权,不能给她!”“董明珠是不是手伸得太长了。”“这不都归她管了吗?犯了错误怎么办?”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主动要权本来就犯了大忌,何况董明珠刚当上经营部的部长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