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909】
读物本·羽声品茗1《秋园》
作者:函羽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联系作者】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704
11
13
24
4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听八旬奶奶讲述她和妈妈的故事。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07 00:29:23
更新时间2024-11-22 09:08:1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编本不易,期待您一键三连或四连的鼓励,也期

待您能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多谢!

 

一 平凡的秋园,不平凡的巨作

1、

爱读书的人总会相遇,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解读品茗,第一品——《秋园》。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只有手掌大小,装帧设计也极尽朴素,全书不过十万来字,却像一颗催泪弹,感动了无数人。书出版不到一年,就加印了六次,获得豆瓣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的第二名,在2021年的世界读书日,被得到App列入年度推荐书单。

它的作者不是什么名家大腕,而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奶奶,名叫杨本芬,这是她出的第一本书。她一辈子热爱文学、崇拜作家,但历史和命运没有给过她成为职业作家的机会,就连读书求学也是一波三折。1940年,她出生于湖南湘阴的农村,种过田、切过草药、当过工人、做过汽车零配件生意,最后,在江西省铜鼓县的一家汽车运输公司退休。

 

2、

杨本芬一生经历过战乱、贫穷、饥饿和离乱,总在为生计奔波,退休后生活虽有所改善,却依然要承担传统女性的家庭责任,照顾年老多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孙辈,这本书是她在为家人烧菜做饭的间隙,趴在厨房的凳子上完成的。她说,“只要提起笔,过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笔尖,抢着要被诉说出来。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她一遍遍地修改,稿纸积累了厚厚的一摞。终于完稿后,她出于好奇,称过稿纸的重量,足足有八公斤。她说,这个重量是有“水分”的,因为稿纸上有她的很多眼泪。

她写的是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故事,核心人物是她的母亲梁秋芳,也就是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秋园。秋园生逢乱世,十七岁便出嫁,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在极端的贫穷与饥饿中,她靠一己之力支撑起整个家庭,养育了五个子女。秋园的一生历经坎坷,受尽屈辱和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赤诚、善良和坚韧的品格,竭尽所能地为家人维护着生命应有的尊严和体面。

 

3、

杨本芬奶奶说,虽然这本书名义上是小说,但它的情节和人物几乎都是真实的,都来自她的亲身经历或母亲的回忆,只是人物用了化名,这样她在写的时候可以减轻一点痛苦,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作纪实作品来读。

其实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就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普通人的人生,背后也会有那么多沧桑巨变,但如果没有被关注、被记录下来,所有的经历注定会被深埋,消逝得一干二净。那我们也无从知道无从了解,平凡的人究竟是怎样造就不平凡的人生。在宏大的历史叙述里,他们似乎微小如尘埃,但其实也可以讲出自己的故事。

 

4、

《秋园》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家庭记忆,更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社会史,它为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补充了丰富的细节。这些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是绝对想象不出来的。像这样来自不同家庭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这部作品的语言也很有特色,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和韵律,夹杂着一些湖南方言,别有韵味。

今天我们先解读秋园一家的故事,这些故事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本身就已经足够充沛和震撼,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好了,现在让我们走进秋园的生活里吧。

 

5、

1914年,民国初建,北洋军阀混战不止,人们在乱世中求生。这一年,秋园出生在河南洛阳的一个医生家庭,家里有一间药材铺,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她的父亲梁先生是个能人,不仅医术高,而且宅心仁厚,不管病人有钱没钱,他都一视同仁,在当地口碑甚好。

秋园裹过小脚,上过私塾,更进过洋学堂。然而,快乐的童年在十二岁那年戛然而止。她的两个嫂子在一次游园活动中意外丧生,她的父亲也因此一病不起,短短半个月后就病故了。她的大哥连续办完三场丧事,承受不住精神的压力和痛苦,也终于病倒了。他为了缓解病痛,抽上了大烟,把药铺关了三年,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庭,很快就坐吃山空。

父亲去世不久后,秋园就没有继续上学,在家学做针线活。尽管她很不乐意,但不敢忤逆母亲的心意,而且,家里也渐渐拿不出钱供她上学,但她对读书的渴望从未片刻停止。

 

6、

1932年,日本人发动侵占上海的“一·二八事变”,直接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于是迁都洛阳,一时间,古都洛阳涌进了许多身着戎装的军人和大大小小的官吏。那一年,年方十八的秋园,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她长得白皙、窈窕,面容清秀。有一次,街上一户人家出殡,她站在看热闹的人群里,被国民政府参军处的参谋杨仁受看中。杨仁受托人上门提亲,秋园提出的结婚条件竟是要送她去读书,仁受也是一个爱书之人,居然爽快地答应了。两人的婚礼办得很热闹,甚至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都为他们送来对联贺喜。

在这动乱不安的年代,与杨仁受的婚姻,对于当时家境逐渐没落的秋园来说,本是一个比较好的托付,也是另一种人生的开端,但世事总在不经意间让你无所适从……

 

二 婚后的秋园,坎坷的命运

7、

婚后,秋园跟随丈夫搬到南京生活,她先是进了妇女职业补习班,学习缝纫、刺绣、编织,后又进了师范学校,丈夫仁受也教她写字、读书、念诗,他们在那里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子恒。1937年秋天,南京即将沦陷,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大小官员都陆续撤离,他们一家也搭上了开往重庆的轮船。轮船经停汉口的时候,仁受犹豫再三是否要下船,因为那里距离他的老家湖南湘阴不远,他想回家探望瞎眼的老父亲,母亲早逝,他是父亲一手拉扯大的。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如果这次见不到父亲,以后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了。

他请人打了一卦,最终决定下船,这成为他们一家命运的转折点。仁受回到湖南的乡下,国民政府仍然每个月给他发九十块银元的工资,他可以按时到银行支取,本来应该生活无虞,却被一个嗜赌成性的亲戚骗光了钱财。他几次打算启程去重庆赴职,却都因父亲年迈多病而作罢。

 

8、

这样耽搁了两年,他最终被国民政府除名,再也领不到薪水了。

仁受虽做过军官,却没有学习那些勾心斗角的权术,也没有染上官场的恶习,在本性里,他仍然是一个善良、纯真甚至有些孱弱的读书人。他的日常打扮是一个典型的民国绅士——戴礼帽,穿长袍,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拄着一根文明棍,脚上的白底千层布鞋总是一尘不染。

尽管时代在变,但乡下对文化人的尊重却从来没有变过。不久后,仁受就经人举荐做了乡长,虽然家境大不如前,但他廉洁奉公,从不以权谋私,也不愿和其他人一样作威作福、欺压乡民。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拿自己的钱粮救济穷人,有时甚至连秋园的嫁妆、金银手饰也拿去变卖,本来就不多的家当,逐渐被散尽。

 

9、

有一年除夕,家里进了一个贼,儿子发现后,操起棍子就要打贼。仁受赶紧阻止,还满怀同情地对贼说,“人家大年三十都在家团圆,你还要出来偷,肯定是没有办法。”一句话把那人说得眼泪汪汪,那人说妻子久病在床,家里已经几天没米下锅了,三个孩子都快饿死了。仁受听后,赶紧给他装了米、腊肉和咸鱼,让他早点回家过年。那人连连叩头,说,“都说杨乡长是好人,果真没有错。要是碰上别人,非把我打个半死不可,我再也不做贼了。您的大恩大德我永世不忘。”后来,这个人果然没有食言。

 

10、

因为不愿与副乡长等人同流合污,仁受辞去了乡长的职务,赋闲在家。他后来又进了田粮局,结果半年发不出工资。万幸的是,在家里只剩下最后四块银元的时候,附近的一座小学突然要聘请秋园去当老师,随后,一座中学也聘请仁受去教书。乡村的学校虽然没有很高的薪水,但起码可以解决温饱问题,那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三个孩子,本书作者杨本芬,也就是书里的之骅,排行老二。

在杨本芬的记忆里,那时候虽然穷,却是一段难得的幸福时光,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爸爸妈妈恩爱,我们家里从来没有吵架的声音。爸爸每个礼拜天回来,我和妹妹一蹦一跳地去接他,把爸爸接到就特别高兴,他一手牵一个,我和妹妹都盼着他给我们讲故事。”

 

11、

但悲剧很快就发生了,她的妹妹因为一场急性痢疾去世,全家人都伤心欲绝,怀着孕的秋园更是像一头受伤的母兽,结果动了胎气,在这个女儿死了十多个小时后,她肚子里的第四个孩子呱呱坠地。仁受为这个儿子起名叫赔三,意思是老天赔他的第三个孩子。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改,仁受一家因为没有房子和田地,成分被划为贫农。他们分到了田和房,还分到四分之一头牛和四分之一套农具。仁受笑逐颜开,说,“大半辈子,没有一只田角、一寸土地,托共产党的福,终于有了自己的田土。”一年后,他们的第五个孩子出生,仁受干脆为他取名叫田四,就是为了纪念家里有了田。他觉得当农民自在,可以少和人打交道,于是没有和家人商量,就辞掉了教职,准备全心全意做一个农民。但是,农民岂是那么好当的?他年近五十,五谷不分,从来没有干过农活,要从头来学种田谈何容易。

 

12、

他后来得了疝气病,不能久站,也干不了重体力活,所以最后只能把田包给邻居种。而邻居根本没有诚心要帮忙,总是要把自家田里的事情做完之后,再来做仁受家的,结果每一步都赶不上季节,田里的稗子比禾苗还多,但他们事先说好的要分的粮食,却一粒都不能少。

就这样,一家五口只能靠秋园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还要送大儿子上中学。秋园白天教书,晚上帮人做针线活,贴补家用。人家给的不一定是钱,可能是谷、米、菜、红薯、柴火……反正别人给什么,她就收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骅很小就承担起家庭重任,帮忙做里里外外的家务,就是为了让母亲能有多一点时间,帮人做针线活。

 

三 丈夫去世,秋园再嫁

13、

1953年,仁受担任过国民政府军官的经历被人翻了出来,他的成分由贫农改划为旧官吏。很快他们就被抄了家,仁受被关押了七天,所幸最后被释放,因为调查认为,他在地方上没做过什么坏事,更没有血债。但从此“旧官吏”的帽子就戴在仁受的头上,秋园成了“旧官吏太太”,子女则成了“旧官吏的小崽子”,过去的熟人大多对他们避而远之。

后来有一年,洞庭湖区发生洪灾,淹死了不少人。当时,长子子恒正好在湖区教书,他已经好几个月没给家里寄钱,秋园给他写的信也都石沉大海。秋园越想越害怕,担心儿子的安危,决定一个人去找儿子。家里离那所学校有一百六十里地,路上需要拔山涉水,有的地方荒无人烟,她顾不得这些,独自踏上了寻子之路。

 

14、

走了整整两天的路,她那双被裹过的小脚又红又肿,钻心地疼,到最后已经寸步难行,但好在总算找到了儿子。儿子平安无事,还在防洪抢险中被评为模范,下半年调回了家乡的小学任教。

再后来,他们一家人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在最艰难的时候,家里已经没有任何钱粮,秋园和之骅(hua2)不得不放下尊严,出门乞讨,最后在秋园昔日学生的帮助下,才勉强渡过难关。但仁受还是在贫病交加之中,在那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里溘(ke4)然长逝。那一年,秋园四十六岁,她的人生才刚刚过半。仁受的去世,让这个家庭意识到必须到外面寻找出路。

 

15、

大儿子已经有一份教书的工作,能够自理,他留在了家乡任教;秋园带着两个小儿子,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闯荡到情况稍好一点的湖北汉川,为了能扎下根来,她只能与一个当地人结婚;女儿之骅已经成年,她独自闯荡到江西宜春,为了追寻读书的梦想,她进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后来以知青身份被下放到农村,并在江西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一开始,他们在信中约定,五年后全家再团圆,但世事难料,直到第二任丈夫去世,六十六岁的秋园才重新搬回湖南湘阴。二十年的别离,物是人非,斗转星移。此后的故事,书里没再详述,只知道秋园活到了八十九岁,她在晚年终于过上了安稳平静的生活。杨本芬奶奶说,母亲在生命最后阶段还在读书,那是她一生的挚爱。

 

16、

好了,秋园一家人的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被这个故事打动?

很多人在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就深受震撼。《秋园》并不是想榨取大家廉价的眼泪,它不是一本控诉之书。读完这本书,你会看到,在那样艰难的时代,人还能保有尊严与良善;你会看到女性的坚韧和对命运的承受力,以及身上散发出的耀眼光彩。”

是的,这本书不光有苦难的记忆,它还有另一半,那就是许多常常被我们忽视的正面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那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

在一个除旧布新的年代,很多观念和习俗都被颠覆,但仍然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它永恒存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里,难以泯灭,比如人最基本的善意、人对尊严和体面的追求、对文化的敬重和对美的热爱,等等。

 

17、

古人说,“仓廪(lin3)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道理似乎很简单,人首先要吃得饱、穿得暖,才能谦恭讲礼,有羞耻心和荣誉感。但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在严酷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善意,超越动物的求生本能。

秋园和仁受赤诚善良,即使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慷慨地帮助比自己更穷的人。在土改分房的时候,乡政府要把地主的房子分给没房、少房的人,但仁受作为贫农在选房子的时候,但凡是熟人的房子,他都不好意思去住,想出种种理由拒绝。几经周折,他才在另一个偏僻的村子,找到几间没人住的空房,这样他才心安。

 

18、

这种善良在其他乡民之间同样存在,秋园一家被边缘化之后,许多人出于自保,唯恐避之不及,但还是有人偷偷地往他们家里送粮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些伸出援手的,就包括那年除夕夜上门偷东西的人。他当年也是走投无路,才出门行窃。在得到仁受一家的帮助后,他再也没有偷过东西,后来七拼八凑了一点钱,做起小生意。他听说仁受一家有困难,第二天就挑着货郎担,一瘸一拐地走了十几里路,送来一袋大米。他觉得知恩图报天经地义,说:“杨乡长是我家的救命恩人,他的恩情,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19、

这就是民间朴素的道德伦理,是一种向善的力量,也是一种质朴的求真精神,遵循自己内心所认同的价值,这是从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中继承下来的,它并没有因为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消失,它是一种自觉或本能的道德选择,已经成为我们的民族性格。

人对尊严和体面的追求同样如此。人最丧失尊严和体面的时刻,莫过于乞讨,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走上这条路。秋园和女儿之骅(hua2)有过乞讨的经历,但她们娘俩出门的时候,仁受总会拿刷子帮她们从上到下刷干净,他说即使做叫花子,也要干干净净的。

 

四 言传身教的父母,品德高贵的孩子

20、

有一次,她们来到秋园曾经的一个学生家,学生的母亲见到老师来,做了一大桌子菜招待,有炖鸡、有咸鱼、有鸡蛋、有萝卜菜,这对早已经饥肠辘辘多日的母女俩来说,简直是人间盛宴。但母亲看到之骅贪婪的眼神后,轻声地提醒她,“妈妈晓得你好想吃,好想吃也不能做出一副饿相。这不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时一定要斯文一些,先不要夹好菜,菜要等别人喊我们才能吃。特别是那钵鸡,不要用筷子去捞……”

你看,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这种矜持和礼节依然固守在秋园的内心,她对子女的教育,并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恶劣而有所减少。

 

21、

大跃进时期,秋园在食堂做工,看到别人往家里偷菜、偷米,但是她从不这样做。她宁愿去乞讨,也不愿意偷。秋园和仁受都是读书人,他们心里的道德标准可能要比一般人更高,不过他们不会用这套标准苛责别人,尤其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但他们会时刻用道德律令来要求自己,并以此教育子女。

他们没有在苦难里堕落,而是守住了人之为人所应有的尊严和体面,这是我们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里宝贵的财富。这样的人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吃亏,但他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充盈,而且从长期来看,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成就。

在中国的民间传统里,还有一样东西是所有人共同遵循的,那就是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敬重。仁受能担任乡长和中学老师,秋园能担任小学老师,都是当地人出于对文化人的敬重。即便他们后来落魄,被人欺负,还是会有人念及他们是老师,而对他们多一份关照。

 

22、

仁受夫妇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如此,即使在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他们仍然想方设法让子女读书。因为家境贫寒,缺乏劳动人手,之骅在十二岁的时候,还没有进过学堂门,她知道家里离不开她,向父母开口要求读书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有一次她还是斗胆说出了心底的愿望。仁受早已为此事纠结多时,他听到后,竟突然从灶屋里出来,手上拎着一把菜刀,扑通一声跪在之骅面前,把菜刀往脖子上一搁,说:“明年再不送你读书,你就用这把菜刀把爸爸杀了!”作者每每回忆起这个场景,都会忍不住心痛和后悔。

后来,之骅(hua2)作为插班生进了学堂,每天要走十二里山路才能到学校,但她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后来,她考到岳阳工业学校,更是拼命地读书,经常躲在被子里打着电筒看书到天亮,而且每个学期都是第一名。不幸的是,到快毕业的时候,这个学校竟然停办了。

 

23、

之骅(hua2)不想回到农村,因而独自闯荡到江西,在另一所半工半读的学校继续求学。后来走出校门,她仍然为书痴迷,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把阅读的习惯保持终生,这也是她有能力写出这部作品的原因。

秋园的两个儿子同样如此,大儿子很早就做了中学老师,二儿子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也成为一名老师。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在这个家庭里一直延续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的三个子女都考上了大学,后来一个成为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成为大学老师,还有一个被评为全国模范工会主席。作者的孙辈更是好几个都留学海外,抵达了秋园她们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另一个世界。

 

24、

秋园母女对生活的细致和追求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她们做的针线活,能绣出各种花样来,还能帮人裁剪、制作衣服。直到晚年,秋园的很多衣服都是自己做的,晚年的她虽然满头白发,但身姿挺拔、面容清秀、衣裳整洁,头发一丝不乱。

她家的庭前屋后栽满了花和树,八十八岁时,外孙女去看她,她还会为外孙女没能看到山崖上的杜鹃而惋惜。

之骅(hua2)传承了母亲的针线手艺,能绣出各种花纹、图案,除了传统的观音送子、鸳鸯戏水、喜鹊噪梅,她还能自己画、自己绣各种花鸟和动物,活灵活现,村里的姑娘都很喜欢。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秋园和之骅都是这样的人。在接受采访时,杨本芬奶奶时常发出一连串爽朗的笑声,一点都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从她热情洋溢的声线里感受到她的睿智和通达。她说,“我一直对人、对人的生活感兴趣,想来本质上我是非常热爱生活的吧!”

 

25、

《秋园》的作者就是那种在认识生活的全部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者,她走过一段艰难的岁月,在人生的暮年,开始用文字直面真实的自己,直面家国的历史,用记录和书写抵抗遗忘,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像《秋园》这样的故事,让大家深刻并且真实地了解到,在关注历史长河时,不应该只被水面上的几朵浪花所吸引,也应该看到推动潮流的真正力量,是水面之下那看不见的汹涌磅礴的潜流。古人说,“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今社会,都需要更多这样来自普通人的平凡事迹,贴近生活地去了解和体会不同阶层不同家庭的平凡生活,也许就有更多让我们值得学习和珍藏的不平凡的人生,这些鲜活的人生百态汇聚在一起,才能真正拼贴出我们中华民族的全部面貌。

到这里,《秋园》这本书的解读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共读,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 完 ——

 

 

此本为粉丝福利剧本,关注作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