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咖啡馆
小明的故事:从职位中醒来
第十二章
选城市:一线学习,二线发展,三线安居
1、没想到大年初五的晚上,慵懒的胖子,竟然把店开了。春假期间的CBD,一个客人都没有,咖啡馆似乎专门在等他来。
小明把自己行业调研、整理简历的事都和胖子说了,最后也说了爸爸住院的事。“我是不是应该回老家,这样才算孝顺呢?”
“孝顺是应该的。不过要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我来帮你算个命吧。”胖子说。
“你?还会算命?”
2、“我说的算命,是计算寿命。人生是有一定规律的。你有没有想过,你父母什么时候最需要照顾?你爸估计55左右,你工作5年,应该也是27、28了。
“60到70岁是叔叔阿姨的精力期,这个阶段,他们身体很好,他们会出去旅游,完成些年轻时候的梦想,做些一直想做但之前没空做的事。如果家里需要,很多人会帮着带带孩子。
“70到80岁,叫维持期,这个阶段,叔叔阿姨的身体会开始逐渐衰老,重要的是维持身体精力。这个时候他们没法干重活了,身体也规律性地出毛病,这时最重要的任务是帮他们重新装修一下房子,或者搬到更加舒适、有医疗条件的地方去。对了,这个时候在老家,多交几个医生朋友。
3、“80到90岁,是衰老期,这个时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都下降得很快。他们需要有家人的陪伴,有足够好的医疗和居住条件,这非常重要。你算算,你父亲从75到85岁这10年,你多大?”
这个命算得好残酷啊,小明从来不敢想父母有一天会离开这件事。但他知道这是必要的。他算了一下,自己大概48到58岁。
“对,你在48到58岁的时候,这才是你的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这时候你还要照顾家庭,假设你两年后结婚,再两年后生娃,孩子正好16岁,正面临高考。这些都需要你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心力、财力、物力来照顾。
4、“我想问你,到时候你凭什么来照顾好他们呢?这需要你有强大的自己。这恰好是未来20年,你最应该做的事——让自己发展起来。”胖子又补了一句,“当然,前提是现在你爸妈没大病,不需要你每天在身边照顾。”
小明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他问自己,我现在放弃自己的发展,回老家去陪着父母,到底是我在孝顺他们,还是住在家让他们照顾我?如果我现在就回去做不喜欢的事情,我在40多岁的时候,真的会不后悔吗?
5、“人生有规律,而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规律。20到30岁,主要在职业里找自己,选择长远发展方向;30到40岁,则是在专业和管理上深度发展;40到50岁,需要稳固住自己的位置;50到60岁,寻找自己的第二座山,寻找人生意义。
“当然,这都是数字和概率,人不能完全靠概率和理念活着,真实的人生才重要。”
“那你,你会怎么选呢?”小明问。
“哼哼,我怎么选都是我的选择,不是你的。”胖子转过话题,“我们还是聊你的话题吧。就好像你去思考行业一样,我们先不着急聊选择,可以先研究一下选项。”说着,胖子在餐巾纸上,画了一个双向箭头,然后在箭头的一边写上“大城市”,另一边写上“小城市”。
6、“我们玩个游戏,我说大城市的一个特点,你说小城市的一个特点。如何?最后谁拉出的维度多,谁就赢。”
“好啊!有趣。”
胖子说:“我先开始啦!”
“大城市机会多、收入高、消费高。”
“小城市机会少、收入低、消费低。”
“大城市商业导向,比较公平,是个职场。”
“小城市资源导向,看重人际,是个……官场。”
……
一番讨论后,箭头下密密麻麻地列了很多描述,竟形成了表格:
7、这些维度越来越清晰,小明的思绪也慢慢清晰起来,此刻他最看重的是“发展机会”“文化环境”和“优势工作”。但“家庭工作平衡”,是他很重要的一个底线,如果父母亲有一天意外需要照顾,他会毫不犹豫地回到小城市。
胖子很认同他的想法。
“做选择的原则是:先看选项,再看选择。此外,还有一个原则也很重要:就是选择有更多‘选择权’的那个。”
“什么叫作选择权呢?”小明问。
8、“就是自由度更大的,比如说,选了A,以后能退回到B,但是选了B不能选A了,那A的选择权就更大。选择权更大,意味着你更自由。”胖子说。
“所以,如果我一定要做公务员,33岁之前,我还是可以去大城市,因为我随时还回得去。但到了33岁那年,我必须做一个选择——要不要回去考试,因为现在35岁以后,就没有考公务员的资格了,我就失去选择权了,是不是?”
9、胖子点头:“每个阶段,人要的东西不同。比如你提到,父母突然得病,你一定会回去。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好说。这就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人生选择权。”
小明心里已经有了定见,他决定自己在大城市试试看。他也想告诉爸妈和周叔叔这个过程,让他们理解自己。想到这里,小明叹了一口气,说:“就没有能两全的办法吗?”
“嘿,你别说,还真的有。”
这个死胖子,为什么不早说!
10、“哈哈,我也是才想到。在我们二十多岁时,这个问题真的无解。不过这些年,网络越来越发达,很多工作都能线上完成,产业中心也越来越分散,而且,高铁更发达了,围绕大城市形成了铁路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都有高铁网。你看上海周边的城市,杭州、苏州、南通、无锡都是一小时就能到。这就有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工作生活平衡的方式,叫‘在一线学习,在二线发展,在三线安居’。”
11、是的,我们公司的史姐,就是在北京上班,天津买房子,每天城际地铁上班。小明想。
“我有一个深圳的朋友,年轻时在华强北做手机,房子租在附近,上班方便。后来自己创业,为了降低成本,总部在东莞。最近,他在惠州西湖边买了一个小平层,把父母接过来住。这样他每天坐一小时高铁到深圳接洽业务,再去东莞巡视公司,晚上回家住。”
12、一小时跨城上班,小明吐吐舌头,这和自己在北京通勤好像也没啥区别。“在一线学习,在二线发展,在三线安居”的策略,在今天的互联网和高铁时代,也是个好选择。
胖子说:“你找新工作的时候,别光盯着北上广深,如果有离家近的二线城市,是不是也是个好机会?”
——————————————
第十三章
第四句行动咒语
13、今天是小明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小明收拾完行李,想和胖子告个别。
过去半年,每当他端起咖啡,总会想起胖子给他冲第一杯咖啡的那个夜晚,因为下班路上追着喂一只野猫,抬头看见了不上班咖啡馆。小明想起他和胖子的对话:
“咖啡馆的名字怪好玩的。为什么现在才开门啊,你们主要是做餐食吗?”
“不,我主要卖咖啡。因为下班后,才是打工人最清醒的时刻。”胖子眨眨眼。
小明还记得胖子的那个GOGOGO的手势,以及他讲的几句话,胖子把它们称为“行动咒语”。每次小明自己动不起来,他就对自己“念咒”:
要追不要逃。
别把眼睛交给别人,交给自己和眼前的路。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14、过去这半年发生了什么呢?
根据觉醒卡的建议,小明研究了大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的招聘信息,搜集了招聘要求,开始订阅和关注这个行业的新闻,时常点开每个公司主页和公众号,去每个门店感受不同的车型和服务,观察各种买车的人,逐渐对于不同的人要什么车有了感觉。
10月份的时候,他请了一天假,参加了行业展会。也就是在那里,一个参展的经理告诉他,他原来是房地产销售,当年就是调研了这家公司的销售流程,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和改进方案,面试时展示出来,才顺利完成转行。这是新入行者的超级加分项。小明准备也做一个。
15、有趣的是,他现在的工作也没那么烦了。他开始以一种跳出职位的角度看业务,在这个观察过程中,他知道自己和营销高手具体差在哪儿了,过去很多流程他只是熟悉,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他要尽快理解吸收,还要带到新方向里去。另外,他的数据分析、活动策划能力都很弱,这是新行业里很需要的技能,为此他还报了个班恶补。他还缺点管理经验,于是在公司主动参与了几个项目,年底,他竟然带领小团队打了个漂亮的小胜仗。
就在老工作这条驴背上,他学会了所有未来的骑马技术。
16、有了自己的目标,难熬的工作也有趣起来。至少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工具人——某种程度上,他反而觉得老板变成了“工具人”——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人。同事抱怨工作多收入少的时候,他只是笑而不答。
如果你不准备活成他们的样子,你又何必管他们怎么过日子呢?不过钱还是挺紧的,年中领导主动给他提了15%的工资,但一个月下来,减去租房、生活、交际支出后所剩无几。他还花了些钱去学习,偶尔参加京城运营人的聚会,见见大神。
但他已经不再为钱发愁。我是在带薪学习呢——他觉得自己赚了。
17、一方面真的很忙,一方面也想憋个大招,小明就一直没找胖子。
一会儿告诉他,我准备离开北京,肯定会吓他胖子一跳。小明心想。
这个机缘,胖子你肯定没料到!
因为要小步快跑,不断探路,小明决定把自己的成长记录和调研心得写成文章发布到自己的公众号上。他的目的不是当网红,而是倒逼自己的输出,也想多认识些同行。他半年写了二十多篇原创文章,积累了两千多个粉丝。一开始粉丝都是自己的朋友,慢慢地,有这个行业的人加入进来,有了真实的行业探讨,公众号的内容也更扎实了。
18、直到有一天,一个网友发来一个招聘启事,是业内一家头部企业的岗位。
“感兴趣吗?我把你推给我们HR。”
“我……可以吗?”
“看过你写的文章,你没问题!”
小明递过去了自己改好的简历。
H公司是一家国际上著名的通信企业,合作的新能源车企总部设在重庆。两周内需要上岗,两年内,一个针对年轻人的新车型要上线,他们希望有创意的营销团队加入这个项目。
19、虽然很不舍得北京,但小明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而且重庆到毕节只有四个多小时高铁,他可以常回家看看。一线城市学习,二线城市发展,三线城市安居。重庆是个不错的新天地。
小明尽快交接完自己的工作,临走的时候,老板极力挽留,说正准备升他为经理,让他带更大的团队。他婉言谢绝。收拾完东西,正好是下午五点,小明走向咖啡馆的那栋楼,想和胖子告个别。他突然发现,认识这么久,都还没加胖子的微信。
20、如果还没开门,就坐在门口等一会儿吧。
这次,是我独自做出的决定。一想到胖子听到这件事的吃惊表情,小明就忍不住乐。一会儿再帮他擦一次车,让他开心下——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脚步。
咖啡馆,不,在,了。
不是关门了,不是暂停营业、旺铺招租式的不在,而是物理上的不在——整个店面消失了。
原来咖啡馆的地方,墙面平平整整,落地玻璃窗干干净净,映出自己和背后的椅子。正是在这个长椅上,他回头,看到了在广告牌下抽烟的胖子。
咖啡馆呢?小明后退几步,看看四周,再次确定自己没走错地方。
21、他走进对面的一家便利店,问柜台后的年轻店员。
“你好,你知道对面那家咖啡馆吗,是关了吗?”
“哪家?”
“就你们正对面那家,叫不上班咖啡馆。一般晚上开门。”“
不知道。可能是以前有吧。我是去年才来上班的,没看见过。”
“不可能啊,我半年前还来过。”小明摸出觉醒卡,指给他看LOGO,“你看,就是这个。
”店员有点不耐烦,“不知道。先生,你要买什么吗?”
小明退了出去。他看看手里的觉醒卡,翻过来,突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后面的字又变了。
22、小子,看到这封信,我知道你已经上路了。只要上路,就不会失败的。
咖啡馆只有需要的人才看得见。要追不要逃,向前走,GOGOGO!
等你需要时,我们会再见面。
如果遇到难关,记得我教你的行动咒语: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隔天,去往重庆的高铁上,农田和城市在窗外飞逝而去。
小明看着窗上映出来的自己,在心里默默地说:
胖子,我有了一句新的行动咒语——
勇敢上路,世界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
在北京上班的只有两种人,一种在这城市里挖到了金子,一种在这里弄丢了自己。
我,小明,两种人都是,自从我喝了一杯让打工人醒来的咖啡。
23、
“理想主义花朵”咖啡:玛奇朵
玛奇朵(Espresso Macchiato):Macchiato原为意大利语,是“印记、烙印”的意思。玛奇朵是在浓咖啡表面加上薄薄一层热奶泡以保持咖啡温度,咖啡师们在奶泡上作画,留下印记,所以玛奇朵是所有咖啡里最好看的。细腻香甜的奶泡很好入口,但往下喝,却是现实主义的浓烈苦涩。正如每个刚刚进入社会的人,美丽又苦涩的头几年。这个名字来源于尼采的名言:“理想主义的花最终会盛开在浪漫主义的土壤里。我的热情永不会熄灭在现实的平凡之中。”
小明的故事-从职位中醒来,告一段落;
下一个故事:
木子的故事-从角色里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