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第二集 人不轻狂枉少年—王 勃
1
西方有句谚语:“造就一个艺术家需要三代。”这话说的其实是家学渊源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艺术上尤其显得突出。因此,很多天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家庭熏陶出来的。王勃就是一个杰出的例子。
少年得志 挥斥方遒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他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也是唐初著名诗人王绩的侄孙。出生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王勃自幼聪慧好学,《旧唐书》说他六岁就会写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唐代大儒颜师古作《汉书注》,被公认为是最权威的注解,直到今天中华书局出版的《汉书》还是使用的他的注。王勃九岁读到的时候,居然给颜师古挑出了一大堆毛病,还写出了十卷《汉书指瑕》,一时震惊海内。
2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书右相刘祥道自荐,刘表荐于朝,两年后,应制科,对策高第,(考试成绩优异)被授予散朝郎之职。此时的王勃,年仅14岁,还是少年。
14岁的王勃,和那个正如东方日出的帝国一样,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时代的自信与豪迈通过人生际遇转化成他满满的骄傲,再通过他的笔端抒写出来,即使是痛,都痛得自信,痛得潇洒,痛得壮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注释:
①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辅:卫护,屏藩。三秦:项羽分秦地为雍、塞、翟三国,封秦将章邯等三人为王,此处泛指当时长安附近京畿之地。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五津:灌仙一带岷江中有五个渡口,这里借指蜀地。
②宦游人:为仕宦而离家在外的人。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