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318】
读物本·【散文日记】敦煌守望四十天02 初见莫高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3054
5
4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作者以敦煌守护者的身份,通过40多天守望敦煌的经历,为读者带来敦煌多维度的印象,揭开敦煌的神秘面纱。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13 17:18:59
更新时间2025-05-13 17:18:5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散文日记系列 之 敦煌守望四十天02

第一天|6月1日 初见莫高

01

驶出敦煌市区,所有的绿色消失在视线中。湛蓝的天空下是连绵不绝的荒漠,鸣沙山和三危山在远处突然隆起,而更远处,祁连山的雪峰随着清晨的阳光以及我们兴奋的心情闪烁不已。当干涸的河床出现在戈壁中的时候,莫高窟便遥遥在望了。

开营仪式

我们的车直接开进了敦煌研究院办公区。这些房舍是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扩建为敦煌研究院之后,在与莫高窟隔河相望的戈壁滩上建起来的。下车的地方正好在常书鸿先生半身像旁边。这位敦煌的守护神目光炯炯,望向莫高窟的方向。

02

“敦煌文化守望者”开营仪式在研究院小报告厅举行。头发花白、笑容可掬的赵声良院长出席了活动,他已经在敦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37年。开营仪式简单而质朴,但赵院长的讲话真挚而深情。他对我们说,敦煌研究院的几代人,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再到他这样的“年轻人”,都是因为真正热爱敦煌,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支撑点,才能够无所畏惧地坦荡前行。他希望我们能不止于在敦煌获得工作的创意和灵感,还能在这异常丰富的历史遗存当中,找到一点真正的生命启迪——这才是此行最大的意义。听着这番肺腑之言,我感觉此刻的赵声良似乎不是那个声名赫赫的敦煌院长,而只是一个聊着人生、盼着你好的慈祥长辈。

▲敦煌研究院办公区内的常书鸿像。常书鸿于1944年开始担任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带领众人将荒芜已久的敦煌石窟重新管理和保护起来,并将其一生都奉献给了敦煌,因此被人们称为“敦煌守护神”。

03

在研究院食堂吃过午餐之后,我们沿着遍植白杨的林荫道步行前往莫高窟,不到十分钟便看到宕(dàng)泉河横亘窟前。为了保证工匠和僧人的生活用水,莫高窟这样的大型石窟寺都开凿在河谷之中。虽然今天主河道中不见流水,只有红柳在河床上摇曳,但我知道开凿于盛唐的莫高窟148窟中曾有碑记记载:那时的游人,初至莫高窟,就可以见到“前流长河,波映重阁”的壮丽景象。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