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221】
读物本·中国人的音乐24 当黄河发出怒吼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7570
0
2
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传统音乐之美,能触及心底柔软的一块,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9-16 21:47:26
更新时间2024-09-18 15:36:08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中国人的音乐24

当黄河发出怒吼

 ——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从番禺到巴黎,从杜卡斯的弟子到民族解放的号手

在延安窑洞里产生的惊天之作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01

又一个天作之合——光未然与冼星海

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今天,在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在中国人民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黄河大合唱》始终是民族解放的号角,是中国人民高歌猛进的战鼓,是一部划时代的、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的伟大作品。换句话说,在中国整个近代史中,还没有任何一部其他的大型音乐作品曾经像《黄河大合唱》一样如此震撼国人的心灵,也没有任何一部其他的大型音乐作品曾经像《黄河大合唱》一样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中起过如此重大的作用。

《黄河大合唱》不仅以波涛般壮阔的激情,通过黄河的形象讴歌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恢宏画卷,而且一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振兴中华而搏击、奋进。“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歌声,在中华民族摆脱百年耻辱,重新崛起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会金声玉振、响遏行云,都会凝聚民族的意志、鼓舞民族的精神。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黄河大合唱》的歌声,都会热血沸腾。

02

《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现老河口市)人,诗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在抗战期间,他创作的诗歌《五月的鲜花》经作曲家阎述诗谱曲后传遍大江南北,深受爱国青年的欢迎。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北上宣传抗日,从陕西宜川县圪针滩东渡黄河到山西。次年,光未然又一次西渡黄河到延安。因此,他两次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3.8 光未然

《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享有“人民音乐家”之誉。

冼星海出生在一个穷苦的疍(dàn)民家庭,他出生前8个月,当船员的父亲去世了。1911年,冼星海随母亲黄苏英去新加坡,母亲省吃俭用,将他送入新加坡的养正学校。这所华侨集资开办的学校的校长林耀翔把冼星海收为学校食宿免费的“工读生”,音乐教师区健夫吸收他加入学校的军乐队,为他开启了音乐之路。

03

1921年,林耀翔受聘为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华侨中学校长,他选带了养正学校的冼星海等20名优秀学生一起回国就任,冼星海得以在祖国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进入岭南大学学习小提琴,开始上正规的音乐课程。1925年,冼星海北上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学习小提琴,师从作曲家萧友梅和俄籍小提琴教授托诺夫。萧友梅安排他做抄谱员、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以资其生活费用。

1927年,萧友梅和蔡元培在上海创办“国立音乐院”。1928年,冼星海追随萧友梅来上海考入“国立音乐院”,继续主修小提琴,攻读理论作曲,还在院刊发表《普遍的音乐》一文。这位23岁的音乐青年在文中说:“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04

1929年,冼星海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遂赴巴黎,希望能勤工俭学。到巴黎后,他原本要去投靠的著名画家司徒乔几天前去了美国。人生地不熟的冼星海不会法语,身上只剩下5法郎。那段时间,他转换了多种工作,甚至流浪乞讨,饿倒在街头,还曾在当时客居巴黎的俄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家里帮佣。后来,冼星海经广东同乡马思聪介绍小提琴老师,一年以后,生活才较为安定,两年多后才能进入课余的丹第音乐学校学习。

他的音乐才华和他为了学习付出的一切令人感动,先后教过他的小提琴老师奥别多菲尔和作曲老师加隆知道他的情况后都不收他的学费。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的“杜卡斯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指挥。冼星海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根据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的女高音独唱《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

05

杜卡斯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与德彪西、拉威尔并称为“法国三大印象派作曲家”,曾创作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及大量歌剧、芭蕾舞剧音乐等作品,还教出了当代著名作曲家梅西安等许多学生,在世界乐坛负有盛名。1935年杜卡斯逝世,冼星海即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甫一回国,冼星海即创作了大量具有战斗性和感染力的群众歌曲,“一二·九”运动发生后,他当即创作了《我们要抵抗》,鼓励全民抗战。他先后创作的《战歌》《救国军歌》《黄河之恋》《热血》等歌曲迅速传遍祖国万里河山。1937年,冼星海加入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后又加入周恩来、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为宣传抗战废寝忘食、积极创作。他创作的《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

06

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全体师生致信冼星海,盛情邀请他来任教。在党的安排下,他终于来到宝塔山下,次年5月,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6月14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延安后,冼星海像当时的许多知识青年一样,似乎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与愁云惨雾笼罩的敌占区与国统区不同,这里的一切,甚至连空气似乎都是新鲜的,他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当时的共产党刚刚完成长征,势单力薄,延安的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物资极度匮乏,但是,共产党治下的陕北却洋溢着中国其他地方没有的自由、民主、理想的气氛。

当年的美国记者斯诺曾把这里看成一个乐观、自由、平等、朝气蓬勃的红色乌托邦和桃花源,共产党军队的青春与朝气蓬勃,共产党领袖的朴素、平等、深得民心,是斯诺深切、真实的感受,恐怕也是留洋回国、第一次来到黄土高原的冼星海的感受。在这个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这个充满民族解放斗争精神与理想主义,集中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富有革命浪漫主义激情的青年人的地方,在这个日日夜夜都高扬着抗战歌曲的地方,注定要产生一部惊天动地、光耀千秋的伟大作品。

07

窑洞里诞生的伟大作品

1939年1月,光未然两渡黄河到达延安后,创作了一首组诗《黄河吟》,在当年3月的一次联欢会上,光未然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在场的冼星海听后,热血沸腾,似乎感到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像黄河的波涛一样在自己的胸中翻滚、激荡,而创作的激情与灵感,也像黄河之水天上来,无法遏制。他向诗人要来手稿,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小窑洞。六天六夜之后,冼星海才钻出窑洞,向着灼灼红日、朗朗高天,伸开双臂,深深吸一口气。在他身后窑洞的小炕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叠乐谱,小油灯摇曳如豆的光焰照亮了谱面上两个苍劲的大字:黄河。

图3.9 冼星海《黄河》手稿(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品)

这一天,1939年3月31日,被后世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在黄土高原的一个窑洞里诞生了。它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冼星海乐思如潮,旋律写成之后,又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八个乐章合唱与伴奏音乐的总谱:

08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原稿为齐唱,后改为混声合唱或女中音独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原稿为男声对唱,后改为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作品完成之后,冼星海亲自辅导排练。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于4月13日在延安首次演出《黄河大合唱》,指挥是该队的音乐组组长邬析零,冼星海约请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向隅等6人担任伴奏。因该队只有24人,主要是话剧演员,唱歌只是业余水平(还临时开展了突击识简谱的运动),只排练了半个月就能够完整演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首演之后,冼星海乘胜前进,将合唱队扩大。乐队因陋就简,不论中外,有什么上什么,没有低音,就用一个旧汽油桶做共鸣箱,上插一根木棍,张上弦,“创造”出一件独一无二的“低音二胡”,起到乐队里“低音贝斯”的作用。

图3.10 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

09

5月11日,在纪念“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百余人的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由队长向隅等17人组成的中西混合乐队伴奏,毛主席和所有现场聆听的人都被大合唱雄浑的气势和充满激情的旋律打动。这首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音乐史诗从此流传于世,不但成为抗战的号角,而且在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和历史阶段,都成为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战歌。而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也因为这首作品的流传与歌唱,更鲜明地塑造了中华民族充满矛盾但始终向前的完整形象。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合唱的力作,作曲家运用船夫号子的节奏和音调,连续、反复地呼号“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音节短促有力,就像黄河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营造了一种紧张、兴奋、激动的情绪。在这一章,歌曲中的两个形象是十分鲜明的。一方是高唱“划哟!冲上前!划哟!冲上前!”的船夫,一方是惊涛骇浪,是严酷的大自然。在生与死的搏斗中,船夫们以“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的气概,战胜了波涛,到达了彼岸。在这里,船夫当然是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的象征,而黄河的惊涛骇浪则是船夫的敌人,是革命的重重困难的象征,是黑暗势力的象征,而船夫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都表现在誓言般的歌声中:“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

10

但是,在第二乐章里,黄河的角色变了,从民族的敌人一下子变成了民族自身的象征。从朗诵词“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到唱词“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音乐创作的主体以火热的赤子之心讴歌黄河。在这里,选择男声独唱的形式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创作者的心目中,黄河是男性的,更像是“父亲”,而不是“母亲”。歌中唱道:“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歌曲的旋律宽广辽阔,从舒缓的叙述开始,逐渐变得起伏跌宕、九曲连环、高潮迭起,让人们感到歌唱者“一览众山小”,目光穿透万古风烟,把“黄河颂”的“颂”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11

曾经被某些版本删掉的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段少见的“朗诵歌曲”。光未然创作的歌词大气磅礴、起伏跌宕、一泻千里,仅在这一段歌曲中,黄河的角色就有多层形象意义,集中反映出黄河的角色变化与交替。歌中,黄河先是“听者”:“黄河!……我们要在你的面前,献一首长诗,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然后,它变成了“被歌颂者”:从“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到“像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这里,既有对黄河实实在在的肯定,“是中国的大动脉”,又有用诗意盎然的精彩对句所做的艺术描写,“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然后,词作者用“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做了一个必要的过渡,更像川剧著名的“变脸”一样,笔锋一转,引出了“啊,黄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

12

此时,黄河的角色又变成了“主体”的敌人,成了“被控诉者”:“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接着,一句“如今两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使黄河的角色超脱,变换成了“第三者”的形象,因为这一次的灾难不是由于黄河的肆虐,而是由于“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伸张着杀人的毒焰”。然后,黄河又担当起“目击者”和“见证人”的角色:“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遭受过多少灾难!……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但你从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抗日将士们英勇战斗的事迹之后,黄河又被召唤回来,最终以为“主体”唱凯歌和为敌人唱葬歌的“歌唱者”的形象结束了这一乐章:“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13

在第四乐章《黄水谣》里的黄河和在第三乐章里相同,基本上是从“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的“被控诉者”转换为“妻离子散”的“见证者”形象。这首歌的旋律有着浓郁的民歌味道,开始几句舒缓平和,但一句“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的转折后,音乐立刻转为悲惨的控诉,字字血、声声泪,闻者莫不悚然。

在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和第六乐章《黄河怨》中,黄河似乎暂时被推向了幕后,它见证了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不屈的奋争和血泪的控诉。在这里,“黄河人”与“中国人”的形象终于自己走上了舞台,代替了“黄河”的形象,成为音乐作品的主题。

14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曲,情绪饱满,层次感极强,有叙述、有哭诉、有呐喊、有痛楚、有悲愤,还有报仇雪恨的决心和誓言。当一个家破人亡的母亲哀哀地唱到“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在外面受了欺负回家来向父母哭诉的孩子,而黄河则成为听受尽苦痛的中国人哭诉心声的“长辈”和一个潜在的公正的“裁判者”。歌曲由舒缓逐渐到激越,有抑有扬、有实有虚、有情节,更有压抑不住的感情奔涌。旋律既有民族风格,有中国戏剧唱腔的韵味和铺陈的方法,又有欧洲歌剧咏叹调的结构和气势,堪称经典。这首歌曲已成为今天中国声乐专业女高音的必唱曲目和对歌者技术与艺术层面的考验。

15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与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大合唱中最激动人心的段落,也是最重要的段落。虽然在《保卫黄河》的歌词中,黄河似乎仅仅是被保卫的对象,仅仅是“中国”的同义语,但在雄浑激越的音乐中,黄河最终升华为祖国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图腾,与黄河波涛般奔腾的歌声合而为一,与“万山丛中”的“抗日英雄”、“青纱帐里”的“游击健儿”合而为一,与创作者、歌唱者、欣赏者合而为一;它与被侵略的中国人民一起咆哮,一起奋战,一起奔向胜利;当它“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旁观者和见证人,更不再是“主体”的敌人,而是与“主体”同一、同在,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了。

16

这两个乐章,是全曲的精华、高潮和神来之笔,也是整部作品最终赢得欣赏者认同的关键。在这两个乐章里,作曲家充分发挥了他的创作天才,将中国亿万人民抗战的决心化为一个个雄浑壮丽、有着“洪荒之力”的音符;将进行曲与颂歌合二为一,利用轮唱、合唱的手段,凿岩刻石、熔铜铸铁,雕出了一面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浮雕——巍然如山岳,浩瀚如海洋,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合唱领域里不可超越的高峰。

毫无疑问,在《黄河大合唱》以及其他许许多多歌颂黄河的诗篇中,黄河经常是“祖国”的同义语,是国家与民族的象征。与此相同,“沅芷”“澧兰”在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诗中,也是故乡与祖国的象征。值得思考的是,在屈原的心中,故乡与祖国也同样充满着矛盾。在屈原看来,祖国既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祖国,也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的祖国。对屈原而言,祖国既是洞庭湖畔参天的碧树,是长江中浩渺的烟波,是南国和煦的阳光,也是人民的哀伤和君王的暴行愚见;既是大自然美丽动人的景色,也是老百姓愤懑怨恨的声音;既是哺育他、给了他乳汁和欢乐的母亲,也是令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苦痛之源。

17

人们不难想象,当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时候,当他为民众的痛苦、国家的命运而“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的时候,当他终于愤而赴死、投身汨罗江的时候,他心目中的祖国是一个多么复杂、矛盾的概念。黄河也是一样的。历史上,黄河既给中国人带来了丰饶的冲积平原,生养了无数生灵,也以“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著称。据统计,从有史记载到1946年,黄河决口1 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每次都泛滥成灾,造成数不清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就在1938年6月9日,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下令炸开郑州花园口大堤,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致80多万人丧生,千百万人流离失所。

应该说,在《黄河大合唱》问世之前,中国人并没有形成关于黄河的共识,没有明确地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1938年,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在中华民族遭遇强敌、迫切需要民族象征与精神激励的时刻,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巨大影响,才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全面、准确、心甘情愿地忽略黄河曾给中国人带来的灾难,用“保卫黄河”的歌声向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

18

《黄河大合唱》有着超强的生命力,不仅因为词作者与曲作者的“我”在创作的瞬间与民族和人民完全融为一个整体,还因为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一个表现感情与艺术构思的最佳艺术形式。似乎可以这样说,《黄河大合唱》是那个时代艺术创作中最完美的作品,是当时的抗日文艺无与伦比的高峰。但是,这部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却突破了民族主义情绪与“复仇”的局限,作品更以中华民族博大胸怀和海纳万物的君子之风,体现了一种自古就有的对“世界大同”理想的认同,一种对《国际歌》中反复强调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认同。

在作品的最后一个乐章中,当朗诵者对黄河大声疾呼,要黄河不仅仅“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还要“向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你战斗的警号”的时候,当全部八个乐章在一句连续重复五遍,一遍比一遍高昂、激烈的“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的高唱中结束的时候,一种“普天下”“全人类”的理想,已经像一面旗帜一样在波涛般汹涌的旋律中高高飘扬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聆听《黄河大合唱》时依然热血沸腾的心理原因和根据。

图3.11 《冼星海诞生八十周年》纪念邮票

19

1940年5月,为了给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冼星海前往苏联。1941年6月,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纪录片的制作已无法继续,冼星海在计划经新疆回延安的途中被迫羁留于阿拉木图。由于战争,苏联方面一时无法照顾这位中国的作曲家,他过着难民一样的生活。但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一直坚持创作,相继写下了《民族解放交响乐》(“第一交响乐”)、《神圣之战》(“第二交响乐”)、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交响诗《阿曼该尔达》的总谱。1945年年初,苏联有关方面将病重的他送到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住院后,冼星海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他逝世的噩耗传到延安,1945年11月,在他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写下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20

冼星海生前可能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在他身后还会像种子一样,生长、进化,瓜瓞绵绵,繁衍生发,为其他中国音乐家创造出基因相同的“新生命”提供了一个母本。1969年,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时代大潮里,《黄河大合唱》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许斐星六位音乐家改编为钢琴协奏曲。1970年5月1日,由钢琴家殷承宗与指挥家李德伦指挥的中央乐团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首演了《黄河钢琴协奏曲》。从此,这首雄浑、华丽、气势磅礴的中国钢琴协奏曲,逐渐走出国门,成为音乐舞台上经常演奏的中国曲目中的经典。该曲既流淌着民族旋律,又融合了欧洲后期浪漫派作曲技巧与风格,让国人闻之精神振奋,又让外国音乐家似乎从中见到了李斯特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影子。尤其是第四乐章《保卫黄河》的结尾,当由中国陕北农民李有源依照民歌曲调改编的《东方红》和19世纪两位法国人创作的《国际歌》融为一体,以雷霆万钧之势响彻云霄的时候,这首在延安窑洞里诞生的音乐不但完成了它民族解放的使命,而且成为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的一座纪念碑。

21 杀青段

2021年10月2日,央视4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向经典致敬——《黄河大合唱》”。我作为嘉宾,在节目的最后讲了这样一段话:

《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假如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黄河大合唱》就是亿万中华民族的子孙给母亲唱的一首歌,一首发自内心的歌。

假如说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那么,《黄河大合唱》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最佳的艺术的升华和典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冲破了所有的艰难险阻,要奔向大海。我想,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也一定会像黄河一样,冲破一切困难,奔向我们心目中的大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链接:第一篇 引子 299051

第一乐章:乐器与器乐

第二篇 序曲 740737 第三篇 圣人之器 666563

第四篇 家国情怀 810803 第五篇 来自西域的乐器 856579

第六篇 化凡为圣 969617 第七篇 呼吸吐纳皆是情 249917

第八篇 中国最古老的乐种 507109 第九篇 民间乐器 126609

第十篇 佛乐与道乐 228627

第二乐章:民歌与民乐

第一篇 序曲 366901 第二篇 宋朝歌曲 573545

第三篇 民歌就是黄河水 134663

第四篇 民歌恰是穷乡好 158953

第五篇 茉莉花与图兰朵 109069

第六篇 天下民歌左权汇 686421

第七篇 蒙古族民歌 813479

第八篇 维吾尔族木卡姆 568167

第九篇 海菜腔与侗族大歌 317997

第十篇 朝鲜族民歌与藏族民歌  490081

第十一篇 戏剧音乐于曲艺音乐  485419

第三乐章:新音乐

第一篇 序曲和学堂乐歌  659753

第二篇 国歌的诞生 87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