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739】
读物本·【走进乡村】11·花鸟岛
作者:机智的蜻蜓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3182
9
8
1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将带领大家走进31个极具地域风格与文化特色的传统乡村,领略迷人的山乡奇景、悠久的历史变革,体悟老一辈人的生存智慧,感知时代变迁,寻回失落已久的乡土情怀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2-03 08:58:08
更新时间2025-02-02 10:36:5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乡村11花鸟岛 东海深处的老人与海

●花鸟岛有着亚洲第二大的灯塔。

●从内陆到花鸟岛不易,不仅要多次转码头,且常会遇到大雾天气。

●花鸟岛的房子朝向不一,根据地势的变化而不同。

●花鸟岛的嵊山渔场是全国著名的舟山渔场的中心,这里的村民以捕鱼为生。

●花鸟岛没有汽车,主要靠步行或非机动车出行。

东海的灯塔

〔1〕上海的东南边、嵊泗列岛的北端,有一座花鸟岛。这座形似海鸥展翅的岛屿,远离大陆,孤立于碧蓝的东海之上。这一带的海域风力强劲且变幻莫测,孕育了最鲜活的鱼类,也让花鸟人在此镇海伏浪800余年。

花鸟岛在内陆的名气不大,它位于交通要道之上,近海捕鱼的渔民顺着洋流,往返宁波、上海,甚至日本,都会途经这里。正因如此,亚洲第二大灯塔——花鸟灯塔便矗立在岛上,为迷途的渔船指明方向。

〔2〕花鸟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晚期宋理宗的时代。那是个大航海方兴未艾的年代,商旅、海盗纷纷占据海域,为了自己的生计抢夺市场。朝廷为了防备来自日本、高丽的海寇,就在浙江海岸线设置了26个烽燧。

一旦有警,守岛的官兵会迅速点燃烽火,邻近的烽燧见到狼烟,也会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传递信号。理想状态下,整个海岸迅速做好准备,万无一失地准备迎接东逃西窜的盗贼,防止他们侵入内地烧杀抢掠。

〔3〕26个烽燧中,位于海上的据点有12个,统称为“海上十二铺”。十二铺中,位于嵊泗列岛的有八处,其中一座唤作石衕山,也就是今天的花鸟岛。石衕或许是形容岛屿的“山石玲珑”,它在后世的文献中,又被称为石弄山、花脑山、花鸟山等。

宋朝的花鸟岛已经有了零零星星的居民,不过彼时的岛屿还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分为“东西相悬”的两部分,互相不连通。每次退潮,水面下降,居民才可以涉水而过。后来随着沙土堆积,两岛相连,人气渐渐在新的土层上修筑房屋。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