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功考核本
一、考核定位
- 核心目标:从 “技术精度”(声台形表的控制能力)和 “艺术感染力”(细节设计与情感传递)双维度,量化基础能力,为成长路径提供清晰坐标。
二、模块一:声乐基本功(15分钟/人)
考核维度:气息控制的“戏剧化应用”(而非纯声乐技巧)、情绪声效的“生理联动性”。
测试项1:气息的「戏剧功能」训练
- ① 长音叙事:用“啊——”模拟 “发现亲人去世” 的情绪变化:
- 初始:平缓长音(震惊)→ 中段:颤抖断裂(崩溃)→ 收尾:气音哽咽(绝望)。
- 观察点:气息如何承载“情绪转折”(断裂次数、颤抖频率)。
- ② 快吸快呼挑战:10秒内完成 “被追赶→躲进衣柜→心跳声” 声效:
- 快吸(撞开门的惊慌)→ 短促呼吸(躲衣柜的窒息)→ 慢呼气(心跳声的沉重)。
- 观察点:气息节奏与“动作逻辑”的匹配度(如躲衣柜时呼吸逐渐变浅)。
测试项2:情绪声效的「生理真实」
- 命题:用声音演绎 “5种疼痛”(刀割、扭伤、烫伤、头痛、心碎),禁止用台词。
- 考核细节:
- 刀割:吸气猝停(肌肉瞬间收缩)+ 倒吸气(伤口撕裂感);
- 心碎:喉结高频滚动(生理性哽咽)+ 气息逐渐虚化(生命力流逝)。
- 评分逻辑:是否触发考官的“生理共情”(如听刀割声时不自觉皱眉)。
三、模块二:台词基本功(20分钟/人)
考核维度:咬字的**“角色适配性”(而非标准播音腔)、台词的“潜台词构建”**。
测试项1:独白的「角色化重构」
- 文本示例:《雷雨》周冲独白——“我是我自己的,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 考核要求:
- 版本1(叛逆少年):咬字锋利(如“自己”重音,带气音),停顿短促(彰显冲动);
- 版本2(隐忍长子):咬字黏连(如“自己”含混),停顿绵长(克制挣扎)。
- 观察点:同一文本,不同角色的 “咬字逻辑”(重音、停顿、音色的差异化设计)。
测试项2:对白的「能量博弈」
- 场景:《离婚谈判》(夫妻争夺抚养权,桌上有一杯咖啡)
- 考核设计:
- 强制动作:每说3句台词,必须碰一次咖啡杯(推、拉、捏杯沿);
- 潜台词目标:通过 “碰杯的力度/角度” 传递情绪(如捏杯沿代表紧张,推远代表决绝)。
- 观察点:动作与台词的 “能量呼应”(如说“我养孩子更好”时,猛地把咖啡推到对方面前)。
四、模块三:形体基本功(15分钟/人)
考核维度:动作的“叙事效率”(而非舞蹈技巧)、形体的“风格化塑造”。
测试项1:静态造型的「信息密度」
- 命题:用 “3个静态姿势” 讲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
- 姿势1:蜷缩(饥饿+寒冷)→ 姿势2:伸手抓火柴(渴望)→ 姿势3:后仰栽倒(死亡)。
- 考核细节:
- 肌肉控制:蜷缩时,手指关节突出(强化饥饿感);
- 空间利用:栽倒时,身体缓慢坍塌(延长死亡的“仪式感”)。
测试项2:动态调度的「风格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