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312】
读物本·【梦的品析】2银台金阙如梦中
作者:蓝山☕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9474
3
2
1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梦是一个谜,你信它,也许只是一种感觉,不明其理,难免心存质疑,那是因为缺少一股求证的力量。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真实记载,你去品它,便可以感觉到梦的强大力量。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1-30 09:35:04
更新时间2025-01-30 09:34:52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银台金阙如梦中

 

 1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寄赠薛涛》唐·元稹

 升官和发财,实在是两个亲兄弟。不是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安徽第一贪”原阜阳市市长肖作新说过“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吗?这和古时的“千里当官只为财”有何区别?

 而现实中,从古到今做着“升官梦”的又不知道有多少,在史书里屡见不鲜——“个个公卿欲梦刀”。当官本是好事,这样可以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谋利;想当官也不是坏事,关键在于怎么当:要看他是否为民服务,为国尽忠。升官之梦不知道自古多少人做过,但他们所梦的意象之物各有不同。

 

2

各种升官梦的意象之物

 多人梦棺。并非吉祥之物的棺材,因为“棺”通“官”,因此也被认为好东西(直到今天,送人一副金棺材也是贪官们的拿手好戏)。除了晋朝的索充曾经梦见天上有两口棺材落在面前而连升二级之外,还有《定命录》记载的赵良器:一晚,他“梦有十余棺,并头而列。(赵)良器从东历践(踏)其棺,至第十一棺破,陷其脚。”赵良器梦见自己踏着棺材走,到了第十一个棺材才陷脚,后来果然历任十一任官,至中书舍人才去世。有同样梦境的还有个高适,任广陵长史,曾经对人说:“近梦于大厅上,见叠累棺木,从地至屋脊。又见旁有一棺,极为宽大,身入其中,四面不满(意即”宽松“)。不知此梦如何?”他从此以后一连担任了多个职务(即“叠累棺木”),最后改为执掌皇后、太子家事的詹事,也是个清闲自在的“宽松”之官。

 

3

蔡茂梦穗禾。蔡茂是两汉交际时的河内人。他在西汉哀帝、平帝时就以儒学显名,从博士渐渐迁到侍中。后遇上了王莽篡位,以生病为借口自请免官,不仕王莽“新”朝。王莽开历史的倒车,天下大乱。窦融以祖上曾经连续担任河西高官的缘故,请求担任张掖属国都尉,趁机割据了这里。蔡茂为了避难而投奔他。后来东汉开国的光武帝征他们二人,蔡茂拜为议郎,再迁广汉太守,任上他向光武帝提出遏制豪强的主张,很有政绩。

 一天,他自己“梦坐大殿,极(殿梁)上有三穗禾,(蔡)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4

谷穗,是人们必须赖以生存的宝物,所代表的意象非富即贵,但为什么又多次得到了又失去呢?蔡茂思考再三,不得要领,就问主簿郭贺。郭贺一听,急忙离席庆贺说:“大殿,是宫府的形象。顶上有禾,意味着是人臣的上禄。所取的中穗,是中台之位。于字‘禾失’为‘秩’,虽然表面上是失禾,其实是得禄‘秩’啊。一旦‘衮职’有空缺,您会补上去的。”

 这里,郭贺用了象征法和解字法,因为大殿本来就是宫府的形象,这意味着当官,顶上面有禾,而且是中间的禾,则意味着当大官——“衮职”,就是古代指帝王的职事,代指东汉的“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之一。

 

5

果然,只过了旬月,朝廷就征蔡茂了,没有多久,他就代替戴涉当上了司徒。为了感谢郭贺的吉言,就辟他做自己的辅官。于是,因一个梦,就有两人升了官。王濬梦三刀。为什么个个公卿希望梦刀呢?唐代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曾经写下一首《街西池馆》: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

 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这里的“一箭歌”,是指传说中被唐太宗梦见而获得的,以“三箭定天山”闻名的唐初名将薛仁贵;而“三刀梦”,就是“梦刀”典故,它又是什么东西呢?

 

6

另外一个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字梦得)曾经写下一首诗《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为什么是王濬而非别人从益州出发,参加三国的收官之战即西晋灭吴之战呢?原来,这就和王濬的一个“三刀梦”有关。

 王濬家里几代都是二千石的官员。他学识多,美姿貌,素有大志。一次修宅,所开的门前之路宽达数十步,成了一个小坝子。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王濬回答:“我要让它容得下长戟、幡旗。”意即当大官。众人都笑他自不量力,而他却慨然回答:“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

后来他在征南将军羊祜手下参与军事,羊祜深知其才能,认为:“王濬有大才,将来必可大用。”后来他转任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一天夜里,王濬“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晋书》),不仅如此——“须臾又益(增加)一刀”。王濬顿时惊醒,刀乃凶器,他心里甚是讨厌。主簿李毅得知了,拜贺他说:“三刀为‘州’字(隶书的写法),又‘益’(增加)一把,是您将到益州去吗?”不久,因张弘起事,杀了益州刺史皇甫晏,朝廷果迁王濬为益州刺史。王濬一到,就安排部署好方略,击杀了张弘等,以功封关内侯。

 

8

再后来,他先后因功征拜右卫将军和大司农。此时晋武帝准备攻打东吴、统一全国,已任车骑将军的羊祜知道王濬有奇略,就密表上书,于是朝廷再次拜王濬为益州刺史,自益州顺流而下为统一中国立下了大功,这样才有“王濬楼船下益州”之诗。

 这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南宋高宗时的洪兴祖身上。他精悟理学之道,后迁太常博士。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迁驾部郎官。他为人正直,为奸相秦桧等人所憎。在宋、金交兵冲要之地真州当知州时,他见疮痍满目,就两次请奏朝廷减免民租,招抚难民,垦辟荒地七万余亩,以济灾苦。他不畏秦桧,遭人嫉恨。任上,他做了一个奇梦:

 

9

(洪兴祖)徙知饶州,先,梦持六刀,觉曰:‘三刀为益,今倍之,其饶乎?’”(《宋史》)他梦见自己手拿六把刀,比王濬的多一倍,认为自己将到“饶”州任职,果然徙饶州当知州。但不久,因被媚附秦桧的人陷害,他被扣押在昭州,郁郁而终。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
评论
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刷新

请先登录后发表言论(^-^)

表情

0%

复制
暂无曲目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