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16】
读物本·散文·桃花扇
作者:探清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可复制)

武部聪志《梦》
【禁止转载】读物本 / 未来字数: 3350
10
15
2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原创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文是对《桃花扇》结局的一点思考,《桃花扇》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但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剧作,作者孔尚任借明末“复社”领袖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南明王朝的历史兴亡与遗民的沧桑感慨。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0-10-16 16:47:20
更新时间2021-01-16 19:08:4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对《桃花扇》结局的一点思考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但它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剧作,作者孔尚任借明末“复社”领袖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刻画了南明王朝的历史兴亡与遗民的沧桑感慨。对于《桃花扇》侯李二人双双入道的悲剧结局,历来在情理性与艺术性上有不少争议,本文将从前文情节、人物塑造、作者心态、昆剧表演等方面,对该结局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烈女与英雄的映衬——由史可法参看李香君的形象特殊性

《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才貌双全,其名源于《左传》“兰有国香,人服媚之”一句,可见其光彩出众。但这一人物形象最突出之处,不同于杨玉环的倾国倾城,也不同于杜丽娘的至情至性,而在于她的坚贞与气节。在这一点上,她又不同于孟姜女,孟姜女的斗争反抗精神依托于她的丈夫,但李香君的这种精神具有明显的独立自主特征,超脱纲常而上升到国家大义,而且往往反衬出了侯方域的软弱犹疑。在全剧之中,能与之一较的只有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是南明王朝的中流砥柱。被倚为南朝军事主力的江北四镇,不仅没有战斗力,而且彼此间纠结于无止尽的利害冲突和派系斗争中。他们可以为争“座次”和抢占“繁华二十四桥”的扬州同室操戈,国难当头,想的还是自己的那点利益:“国仇犹可恕,私怨最难消。”如此情境下,史可法也是一筹莫展,生发出“只手儿怎擎青天”的感慨与无奈。然而他对南明王朝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特殊感情,明朝的存败是他的个人事业,这是支撑他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意义的根基。

在江苏省昆剧院《1699桃花扇》的《誓师》一出中,面对军心涣散的扬州守城官兵,史可法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前腔】皇天列圣,高高呼不省。阑珊残局,剩俺支撑,奈人心俱瓦崩。协力少良朋,同心无弟兄。只靠你们三千子弟,谁料今日呵,都想逃生,漫不关情。让江山倒像设着宴席请。[哭介]哭声祖宗,哭声百姓。

 

在我看来,传承版和青春版对这一段的演绎有很明显的区别。青春版的史可法扮演者杨阳唱腔比较高亢,显得情绪激愤,而传承版中的柯军老师则选择以沉郁顿挫的方式,绝望与悲哀比愤怒更为明显。这其中固然有着年岁的差距,但我个人更欣赏柯军老师的处理方法,因为史可法从南明王朝刚刚建立时就受到排挤,福王昏庸,狐兔之流大行其道,他孤守扬州城早已独木难支。漫长时间沉淀后的此时此刻,低沉比高亢更有悲剧性的感染力,更能触动观众的心怀,也能和“众位请起,听俺号令”后一系列重振军心的话语形成强弱对比,更有错落有致的效果。

史可法是这样一个孤独的抗争者形象,那么李香君呢?她爱侯方域,不仅爱他的才华横滥,风度潇洒,更爱他“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名节。不同于一般妓女将自己的爱情建立在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基础上.香君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以国家兴亡为内容的志同道合的基础上。

香君之所以有这样的政治觉悟,与她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张天如、夏彝仲都是复社的领袖人物,却与香君有着密切的往来,香君必然会从小不知不觉地受到“清流”的影响。《却奁》一出中,她当面指责侯方域:“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并进而直接点破侯方域的内心世界:“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明知自己的阶级身份低下,是士大夫心目中的贱民,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大是大非面前,生怕侯方域中了阉党的圈套,毁了清流的名节,可见其爱憎分明。

历史上的史可法最终在扬州城失陷时被清军杀害,而剧中却让他沉江自尽,似乎有与屈原呼应的意味。他空怀一腔报国之心,但军事才能平平,也无力挽大厦于将倾,这样的结局在艺术上凸显了他的民族气节。李香君比他更为难得,妓女的身份与国仇家恨相连已是世间奇事,更何况由《传歌》、《眠香》、《却奁》、《骂筵》、《守楼》这几出中香君的表现看来,孔尚任刻画她民族气节的着力程度不亚于刻画她对侯方域的痴情。史可法已然沉江,李香君倘若不死,入道这一结局,才能对得起前文的铺垫。对此,下文将进一步阐述。

 

二、侯李入道结局与孔尚任创作心理的关系

《桃花扇》第四十出《入道》中,侯李二人历尽艰难终于重逢,却在道士几句点化后当即双双入道,这一结局受到了评论家的广泛质疑,但在我看来它是十分合理的。我们来看《1699桃花扇》对这出戏文的改编,在我看来,这样的精简极好地体现了孔尚任的意图。

 

在侯李二人互道衷肠、难舍难分之时,张道士出场一喝——

 [外]这清净道场,那容得狡童游女,戏谑混杂!

 [生]此话差矣。从来男女室家,人之大伦;离合悲欢,情有所钟,先生如何管得?

 [外大笑介]痴虫啊痴虫!你看那皇城墙倒宫塌,蒿莱遍野,这秦淮长桥已无片板,旧院瓦砾满地,萧条村郭,只几个乞儿饿殍。你道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就割它不断么!

 

这段对白中张道士的一连串诘问,表明在《桃花扇》里,君父国家显然要高于男女之情,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张道士恰是作者孔尚任入戏所借的一副外壳。

清代文学批评家尤侗曾说:“古之人不得志于时,往往发为诗歌,以鸣其不平。顾诗人之旨,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抑扬含吐,言不尽意,则忧愁抑郁之思,终无自而申焉,既又变为词曲,假托故事,翻弄新声,夺人酒杯,浇己块垒,于是嬉笑怒骂,纵横肆出,淋漓极致而后已。”在现代创作心理学理论中,孔尚任拥有创作的“缺乏性动机”。纵观他的一生,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他沉陷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毕生追求,最终却不得不接受制礼作乐宏愿的落空,只能在幽怨与牢骚中倍受煎熬,背负着沉重的哀痛与失望苦寻归宿。他对儒家理想由追求到冷漠,直至最终的幻灭,始终伴随着深刻沉重的人生缺失感。从满腔热忱到万念俱灰,从热切的希望到生离的诀绝;呈现在眼前的是政治的废弛,伦理的覆灭,爱情的丧失。在《桃花扇》的入道结局中,其实弥满的是孔尚任对理想的否定,对爱情的否定,对人生的否定,他并没有动机给侯李二人创设一个团圆的结局。

传承版《1699桃花扇》中,石小梅老师所扮演的(后)侯方域,在反驳张道士之时并非理直气壮,而是话音有所犹疑,我觉得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特征。纵观全本,侯方域虽为复社领袖,但似乎一直显得比较优柔寡断,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影响。单看《却奁》、《辞院》两出,他都是十分轻易地改换了想法;而且将《辞院》与《入道》对照来看,国家大义之下,侯李二人的分别并未有多少不舍。再联系《题画》中侯方域“小生怎忍负约,但得他一信,去也放心”之语,对照苦苦守楼的李香君,不禁令人唏嘘。

事实上在我看来,《桃花扇》中爱情本就是次要的,写侯李的感情是为了折射南明兴衰,某种程度上来说,爱情只是反映主旨的工具。所以孔尚任并没有对二人重逢后的欢喜作许多铺陈,便直接让他们受点化而入道,因为如果入道的结局是先限的,那么铺陈反而会冲淡他所要表达的主旨。

 

再看侯李二人最后的别离:(《1699桃花扇》改编)

 [生]大道才知是——

 [旦]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

 [生]对面是何人。

 (所对应的孔尚任原作版本)

 [生]大道才知是,浓情悔认真。

 [旦]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石小梅老师扮演的侯方域,充满卫道士的决绝之态,与之前的犹疑对比微妙;相比之下,胡锦芳老师扮演的李香君在听到侯方域的绝情之语后,悲痛捧心,倒是旧情难舍的表现,这使得香君的形象更加立体而真实。和原本相比,对白的重新分配,也体现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侯李二人双双入道的结局从常理来看确实显得突兀,但如果我们揣摩孔尚任的创作心理,就会发现剧本发展的情节逻辑之上,更有作者先限的伦理逻辑,所以对于孔尚任而言,这样的《桃花扇》才是最符合他心意的。

 

三、从《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指煞》看续四十出《余韵》对主旨表达的关键作用

 

《桃花扇》全本共四十出,算上开头“试一出”、中间“闰廿出”、“加廿一出”,以及最后“续四十出”,实共四十四出。这种结构组织形式是其他传奇所没有的。而《哀江南》曲,就是在续四十出《余韵》中由苏昆生演唱的。过去有人说《余韵》是狗尾续貂,与全剧结构不合,如果只从戏剧冲突来说,剧情到四十出《入道》就已结束,《余韵》似乎是多余的。但从全剧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看,《余韵》却是画龙点睛之笔, 作者大有用心存焉。

 

 试看《哀江南·离亭宴带歇指煞》一曲: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从“俺曾见”到“容易冰消”,是对金陵城景物的回忆,而三个“眼看”则偏重于人事。两个感叹句各有侧重,身世之感尤深,不禁让人联想到李白“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的意味,尤其“楼塌了”三字,明白如话,掷地有声。“这青苔碧瓦堆”到“兴亡看饱”,突出唱曲人自己是南明兴衰的亲身经历者,所谓兴感之由,切肤之痛。

“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这几句写得极为精彩。三个意象的命名与现实产生了巧妙的反差,看似同样是写物是人非的金陵景物,但由实入虚,拓展了时空的广度,更具有黍离麦秀之哭的普适性与永恒性。演员的语速渐渐加快,步步紧逼,直迫出后一句激昂悲愤的总述——“不信这舆图换稿!”这恰是全剧的最强音,是遗民带血泪的哭诉,至此,孔尚任终于完全揭开了《桃花扇》真正的精神核心。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南明王朝已经过去了,新的岁月以无比的强悍令人低头,不管是侯方域、李香君,还是左良玉、史可法,都已随历史风尘逝去,只有这余韵终无着落,成为时代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