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741】
读物本·天台山观瀑
作者:ˣʸ͜✨傲天艺龙
排行: 戏鲸榜NO.20+
【联系作者】读物本 / 现代字数: 2668
2
2
1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天台山观瀑,作者:李秋保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6-24 19:40:58
更新时间2024-06-25 10:57:5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天台山观瀑

作者:李秋保

1: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梦,成了我一生的寻觅与追求。

去年十月,在那个充满诗意的秋天,我和老伴踏上远去的列车,一起走进了江西的庐山景区,开始了自己晚年生活的一次寻梦之旅。

 

2:然而,当我们来到风光如画的庐山脚下,饱含深情地仰望面前这座仰慕已久的大山,去寻觅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时,导游无奈地说:“美景已千年,只在诗画中。李白诗中的庐山瀑布早已不再。虽然丰水时节,也偶尔会有瀑布出现,但也绝无‘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意和浪漫可言了。”说着,他挥舞着手中的小旗,指着对面山中一段留有明显水痕的沟壑,说:“你们看,那里就是著名的庐山瀑布了!”

 

3:遗憾,不尽的遗憾,伴着无言的惆怅,为我期许已久的庐山之行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以至出行归来,依然萦绕于心,久久难以散去……

机会尚存,希望就在。随着今年五一小长假的临近,我们的出游又一次提上了日程。此时,儿子仿佛读懂了我们的心事,说:“五一小长假前,你们和西西去台州吧。那里有天台山大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有‘中华第一高瀑’之称!”

 

4:“好啊!”听说天台山有瀑布可观,我便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说:“天赐良机!这样正好弥补一下我们去年在庐山没有看到瀑布的遗憾。”

从杭州到台州并不遥远,坐高铁也就三、四站地,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于是,我们一大早便赶往杭州东站,乘坐高铁向天台山进发。

 

5:时代列车,时代速度。车到天台西站,旅行社的接站司机早已在出口处等候,见时间尚早,便拉着我们直奔景区。上午游览隋代古刹“国清寺”,中午入住“金字华美达酒店”。待稍事休息后,我们便轻装出发去观看天台山大瀑布了。

 

6:“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天台山瀑布位于境内的桐柏山西麓,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是“浙东唐诗路”上最为精彩的地段,距我们入住的县城宾馆约有20公里的路程。司机小杨拉着我们,穿过繁华的街市,飞越郊外的小桥,不大会儿功夫便驶入平畴绿野间,来到了景色宜人的天台山下。此刻,只见远方的崇山翠谷之中,一片银光闪烁,一道绝壁悬流从山顶飞泻而下,不时伴有隆隆的瀑布声从远处传来。正当我看得入神之时,司机一个拐弯把车停了下来,说:“天台山瀑布到了!”

 

7:环视景区广场,车来人往,热闹非凡。一通巨大的摩崖石碑横陈于广场右侧,走近细观,方知是东晋初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孙绰乃东晋太原中都平遥人士,后东进南渡,隐居于会稽。永和九年三月,时任会稽郡内史、领右军将军的王羲之,诚邀四十余位文人贤士,齐聚于山阴(会稽),相会于兰亭,流觞曲水,饮酒赋诗。孙绰因才华卓著,诗赋俱佳,名列其中,成为《兰亭集》中的赋诗第一人。

 

8:后,经王羲之举荐,历任征西参军、章安县令、太学博士、永嘉太守。在职期间,他广集贤士,登山观海,望江赋诗,记山川之形胜,抒家国之情怀,写下了不少精美的山水诗作。著名的《游天台山赋》,作为其诗赋之经典,洋洋洒洒,妙语连珠,千字长文,一咏三叹,盛赞天台山:“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

 

9:“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广场左侧,与石碑相对的是一尊高大的李白塑像,虽已在风雨中失去其原有的神采,但塑像上镌刻的诗文依稀可辨,昭示着雕像主人的尊贵与不凡。遥想当年,天台山作为唐代诗仙李白心中的“诗和远方”,曾先后三次登临天台山,以诗会友,写景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10:“天溶溶,云濛濛,天风一日吹我梦,我梦再上天台东……”《梦游天台山》,情动天下人。李白乃性情中人,诗兴大发,巨笔一挥,便为天台山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记住了大诗人,时代选择了天台山。如今,诗仙李白的诗篇佳句,不仅为天台山撑起了一片绚烂的历史天空,也已成为现在天台山大瀑布景区文宣的一张闪光名片。

 

11:此景曾在梦中有,何时飞落到眼前?此时此刻,“遥看瀑布挂前川”,已不再是李白笔下浪漫的诗句,犹如一幅鲜活灵动的天然画卷,成为天台山旅游的亮丽风景。天空湛蓝,轻风徐徐,云舒云卷;崇山翠谷,万木争荣,瀑布飞悬;九龙湖畔,繁花锦簇,争奇斗艳。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或盘桓于曲折迂回的凌云栈道 ,或现身于登高远望的观景平台,或漫步于湖光山色的九龙湖畔,或流连于九级叠连的瀑布群边,无不沉醉于这秀美的灵山丽水之间,享受现代旅游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与惬意。

 

12:圆梦天台山的愉悦,触动了我兴奋的神经,也乐坏了手中的加能。我肩挎相机,逐景而去,随机而拍,将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摄入镜头,定格在我生命的记忆里。最后,我来到从瀑布景区飞跨而过的大渡槽下,置身于大瀑布的深处,仰望高入云端的山峰,观看飞悬而下的瀑布,被眼前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说实话,天台山瀑布规模如此之宏大,景象如此之壮美,这是我从不曾想到的。

 

13:资料显示,天台山瀑布群总体落差325米,最大宽度100米,绝壁悬流,高台飞瀑,九级叠连,喷珠吐玉,伴着震耳欲聋的哗哗流水声,恍若置身于梦幻世界一般,给人以步入人间仙境的美感。感慨之余,暗自在问:倘若李白在天有知,不知将作何感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是不是应当移归此处,用来描述天台山大瀑布更为贴切,更加妙漫,也更富有诗意之美呢?

 

14:震撼过后,也有遗憾。穿行在天台瀑布景区,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想在问:这么高的大山,这么大的瀑布,那水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上苍的馈赠,还是人造的景观?不知不觉,便有一丝难言的苦涩在心头涌起,隐隐萌生出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且不说,那流态名异的九级飞瀑,奇石嶙峋,有着明显的人工雕凿之嫌;也不说,九龙湖畔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全是现代园林建筑的杰作。仅那一座从瀑布山下凌空穿越的大渡槽,就足以证明这里是一处宏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所在。实话实说,这座横跨在核心景区的大渡槽,是整个景区建设的一大败笔。

 

15:它不仅破坏了景区画面的完美性,也极大影响了游客的观瞻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想,大渡槽的存在又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完全可以想见,渡槽的另一端极有可能就是一处强大的水源地,或者说就是一座巨大的高山水库,持续不断地为大瀑布提供着充足的水源,也才有了这“天下第一瀑”的壮美景观。我的这一想法,在后来的行程中找到了答案。一位景区的职工告诉我:“很久以前,天台山就有著名的‘石梁瀑布’,史称‘桐柏瀑布’,又称‘三井瀑布’。

 

16:上世纪的大跃进年代,石梁瀑布因修建桐柏水电站而被迫断流。进入新世纪后,为落实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天台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天台山大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聚社会之财,举全民之力,开始了大规模的跨流域引水工程,和桐柏水电站、黄龙水库的建设,引库水上山,借山势造瀑,让天台山大瀑布重现历史风采。这既是我们对“两山”理论的成功实践,也是我们天台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宏大的民生工程。

 

17:一位哲人说过:“瀑布为什么漂亮?因为它没有退路。没有退路才是出路。”我喜欢瀑布洒脱奔放的风采,更赞美瀑布绝路逢生的精神。深谙此道的天台人,从历史深处走来,秉承先祖之睿智,吸纳大地之精华,会聚八方之才气,为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旅游事业,绝路逢生,夺路前行,找到了一条发展出路,打就了一个旅游平台。从此,天台山大瀑布,以其全新的姿态,独特的风韵,为海内外的游人所向往,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奇观”。

 

18:第二天,阳光灿烂,碧空如洗。我站在宾馆高层的阳台上,极目远眺,竟然欣喜地看到了城外大山中的天台山大瀑布,便急忙唤来孙女一起分享这意外的收获。西西指着远方大山中的瀑布,兴奋地说:“爷爷,这才是真正的‘遥看瀑布挂前川’。”

“是的。”我点点头,说:“遥看也是一种美,甚至比近观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