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绕口令
学习绕口令的原则:
(1)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是练习绕口令的重要要求。
(2)慢,就是要循序渐进。也就是指说的时候节奏适度,学的时候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3)勤,就是勤于练习,坚持不懈。
为了你的嘴皮子越来越6,加油练吧!欢迎挑战最后的!
1、《老翁和老翁》——老翁卖酒老翁买,老翁买酒老翁卖。(重复五遍)
2、《擀面》——一块面擀不满案板,半块面倒擀满案板。(重复五遍)
3、《葡萄皮儿》——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10遍)
4、《学游泳》——小涌勇敢学游泳,勇敢游泳是英雄。(重复五遍)
5、《鸡公》——红鸡公尾巴黑,黑鸡公尾巴红(10遍)
6、《补皮褥子》——补破皮褥子不如不补破皮褥子(重复五遍)
7、《凤凰》——初级(红凤凰)大声说20遍,中级(粉红凤凰)大声说20遍,高级(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大声说10遍
8、《画凤凰》——粉了红了墙了上了画了凤了凰,红了凤了凰,粉了凤了凰,粉了红了凤了凰了花了凤了凰。
9、《九十九头牛》——九十九头牛,驮着九十九个篓。每篓装着九十九斤油。牛背油篓扭着走,油篓磨坏篓漏油,九十九斤一个篓,还剩六十六斤油。你说漏了几十几斤油?
10、《大刀队单刀》——大了个刀了个对了个单了个刀,单了个刀了个对了个大了个刀,大了个刀了个斗了个单了个刀,单了个刀了个夺了个大了个刀。
11、《扁担和板凳》——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比扁担宽,扁担比板凳长,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12、《妈妈骑马》——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轰牛,牛拗妞妞拧牛,舅舅捉鸠,鸠飞舅舅揪鸠,姥姥喝酪,酪落姥姥捞酪。
13、《雕与猫》——树上有只雕,地上有只猫,地上的猫想叼走树上的雕,树上的雕啄猫身上的毛,雕吓走了猫,猫赶飞了雕。
14、《老屋老》——老屋老,老屋污,老屋经雨老屋涝,老屋老,老屋孤,老屋经风老屋秃。老屋涝,老屋秃,涝、老、污、秃是老屋。
15、《一树枣》——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16、《河里有只船》——河里有只船,船上挂白帆,风吹帆张船向前,无风帆落停下船。
17、《汤烫塔》——老唐端蛋汤,踏凳登宝塔,只因凳太滑,汤洒汤烫塔。
18、《捉兔》——一位爷爷他姓顾,上街打醋又买布。买了布,打了醋,回头看见鹰抓兔。放下布,搁下醋,上前去追鹰和兔,飞了鹰,跑了兔。打翻醋,醋湿布。
19、《盆和瓶》——桌上放个盆,盆里有个瓶,砰砰啪啪,啪啪砰砰,不知是瓶碰盆,还是盆碰瓶。
20、《荷花和蛤蟆》——一朵粉红大荷花,趴着一只活蛤蟆,八朵粉红大荷花,趴着八只活蛤蟆。
21、《任命、人名》——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任命人名不能错,错了人名错任命。
22、《蚕和蝉》——这是蚕,那是蝉,蚕常在叶里藏,蝉常在林里唱。
23、《兜装豆》——兜里装豆,豆装满兜,兜破漏豆。倒出豆,补破兜,补好兜,又装豆,装满兜,不漏豆。
24、《水连天》——天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望无边,蓝蓝的天似绿水,绿绿的水如蓝天。到底是天连水,还是水连天?
25、《梳胡子》——苏州有个苏胡子,湖州有个胡梳子。胡梳子买把斧子做梳子,苏胡子买把梳子梳胡子。黄庄有个黄胡子,胡州有个胡胡子。黄庄的黄胡子要借胡州胡胡子的梳子梳胡子,胡州胡胡子不借梳子给黄胡子梳胡子。
26、《壁眼与鸭蛋》——壁上八个壁眼,地下八个鸭蛋。捡起地下八个鸭蛋,塞进壁上八个壁眼。
27、《老罗拉梨》——老罗拉了一车梨,老李拉了一车栗。老罗人称大力罗,老李人称李大力。老罗拉梨做梨酒,老李拉栗去换梨。村里有个顾老五,穿上新裤去卖谷。卖了谷,买了布,外加一瓶老陈醋。肩背布,手提醋,老王急忙来赶路。走了一里路,看见一只兔,老王放下布和醋,糊里糊涂去追兔。挂破了裤,也没追上兔,回来不见布和醋。
28、《颠倒话》——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忽听门外人咬狗,拿起们来开开手;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从来不说颠倒话,口袋驮着骡子走。
29、《京剧与警句》——京剧叫京剧,警句叫警句。京剧不能叫警句,警句不能叫京剧。
30、《比腿眼》——山前有个崔粗腿,山后有个崔腿粗。二人山前来比腿,不知是崔粗腿比崔腿粗的腿粗,还是崔腿粗比崔粗腿的腿粗?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严眼圆,二人山前来比眼,不知是严圆眼的眼圆,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31、《漆匠锡匠》——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用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用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
32、《学捏梨》——盘里放着一个梨,桌上放块橡皮泥。小丽用泥学捏梨,眼看着梨手捏着泥,比比,真梨、假梨差不离。
33、《白庙、白猫》——山上有座白庙,庙外有只白猫,庙里的白发老公公掉了一顶白帽,庙外的白猫叼着庙里的白帽跑出了白庙。 庙外有只白猫,庙里有只黑猫。庙外白猫骂庙里黑猫是馋猫,庙里黑猫骂庙外白猫是懒猫。
34、《捉壁虎》——李虎捉壁虎,本是虎捉虎,李虎满屋转,壁虎不敢咬李虎,李虎也捉不住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