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楚汉双雄 25
第七战
背水一战:“兵仙”的一路向北
01
肆 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韩信的“背水一战”成功了
韩信率汉军进入了井陉(xíng)。在大军行进到距离井陉道东口还有三十里地的时候,韩信下令停止进军,让士兵们早点休息。(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半夜,韩信下令命“埋伏专业户”灌婴选拔两千轻骑,起营整军,偃旗息鼓,秘密开拔,迅速推进,每人发一面旗帜(汉军军旗),并命他们抢先通过井陉道,在逼近东道口前,走小路埋伏在道口近处的山岗上。(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韩信对灌婴说:“看到赵营全军出动后,你去抢占他的营盘!”
这两千士兵,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井陉东口外有一条自南向北的绵蔓水,也就是今天的绵河、冶河河段。
天快亮了,韩信下令:今日破赵后全军大会餐!
所有人都在纳闷,怎么这么有信心啊?
大军开始向井陉口进发。
02
出井陉口后,韩信再次下达“神部署”:先锋一万军渡过冶河,然后背水列阵。
汉军诸将全都摸不着头脑,不是破赵后大会餐吗?照这样摆阵,咱还没吃自己就都掉河里了!
咱们不跟他隔河对峙吗?咱们的人可少啊!咱们应该引他们过河,让他们掉河里啊!
尽管大家都有点蒙,但韩信的传奇威望开始起作用。在这位爷手里,黄河都是道具,何况这条沟呢。
诸将服从了韩信的部署。
汉军过河后,陈馀的赵军在看见汉军如此列阵后,纷纷哈哈大笑。陈馀等人也因此越发轻视韩信、张耳,认为这种级别的对手,必可一鼓而歼。
然后就是等待,等待汉军全部过河。
这是韩信部署的第一步,骄兵。
03
在汉军先锋背水列阵完成后,韩信率主力开始渡河。
韩信算到了陈馀打算全歼汉军,只要他跟张耳不出现,赵军就不会动手。
于是韩信、张耳成为整支汉军部队的殿后者,在所有部队全部渡过冶河后才出现。
汉军全部过河后,韩信根本没停歇,也没有会合那一万先锋士兵,而是后队改前队,亲自出马,朝赵军营寨而来,列阵求战。(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陈馀看到韩信自己送死来了,于是下令命大军出击。严阵以待的赵军杀向了汉军。
四万汉军和大约八万赵军开始正面开战。
开始汉军和赵军厮杀时并不落下风,但在赵军的优势兵力下,汉军开始后退。大旗、鼓、车掉了一地,连韩信的帅旗都倒了。
汉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到冶河边上。背水布阵在此的一万汉军,开始将汉军主力放出来。
随后,汉军这一万人正面迎上赵国的追击大军。
这个背水阵成为关键的一道缓冲!
汉军主力因此没有被紧追尾随的赵军撵到河里。
04
也正是在此时,会合了全部军团的韩信在河边喊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退无可退!诸君何不奋力而战!”汉军开始缓住神,扭头和赵军拼命。
正在两军鏖战之时,赵军营垒中的守军看到汉军已退,败象显现,大量旗帜、鼓、车等被遗弃,于是全部出营追击。一边夺取鼓、旗等战利品,一边加入对河边汉军的最后击杀。
马上就要把他们撵河里去了,赶紧上吧,再不抢就没了!(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这个时候,整场战役的转折点出现了。就在赵军空营而出后,之前埋伏在附近山岗上的汉军精锐迅速扑出,一举拿下了赵国空营,然后迅速拔掉了所有的赵军旗帜,并换上了汉军的红旗。(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此时,在冶河东岸,退无可退的汉军迸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人人拼死作战。占据数量上绝对优势的赵军在死战不退的汉军面前开始军心浮动,怎么还没把汉军撵下河呢?
一击不中的陈馀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全歼汉军的战略意图难以达到,于是下令停止攻击。赵军开始整军列阵,徐徐退回大营。
注意,这时候人家赵国可没被韩信的背水一战打垮,充其量就是认为韩信大难不死而已。
05
当赵军后军开始回撤后,才发现自己的营寨前已经红旗飘飘了,汉军骑将在壁垒上严阵以待,并大功率地高喊道:“赵已被灭,赵王已成俘虏。”
这是整场战役的绝杀招。(注意:图片后本段继续)
赵军开始军心大乱。与此同时,冶河东岸的韩信也率领汉军主力杀了过来;赵军壁垒中,大量汉军骑将也冲了出来。
在两线夹击下,赵军大乱。陈馀控制不住局面了。
赵军开始大溃败。
陈馀向南方逃跑,被杀;赵王歇被俘。
赵国号称二十万的大军被韩信的五万人连根拔起,赵国随之灭亡。
06
战后,几位之前心中一直不安的将领询问韩信:“我军大胜,大将军神机妙算,但有一点我们不明白,兵法上说:‘安营布阵,右边背后靠山,前面左边临水。’这次背水列阵是什么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