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5492】
读物本·《古今奇案》十一 梃击案
作者:函羽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8560
9
16
18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这是一本集历史、侦探 悬疑于一体的书籍,它通过讲述一系列发生在古代和现代的奇案,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寻真相,书中每个案件都充满了神秘和悬疑,让人欲罢不能…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9 11:24:58
更新时间2025-05-12 11:26: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编本不易,期待您一键三连或四连的鼓励,也期

 待您能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多谢!

 

一  太子宫殿惊现刺客

1、

公元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紫禁城。

端午将至,宫眷内臣们,三天前就穿上了色彩斑斓的五毒艾虎补子蟒衣,各宫殿大门两侧,也都放置了菖蒲、艾草,门上的吊屏画着执剑降除五毒的天师、仙子和仙女。初夏的暖风,裹着花香轻拂而过,紫禁城处处洋溢着节日气氛。

傍晚时分,落日西斜,几缕金色余晖,落在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门口。为了准备明日的端午庆典,宫女太监们大都去准备出行需要的仪仗和食物,只留下两个老太监守在门口。老太监一个叫费公公,一个叫吴公公,头发都已花白,正斜靠在门边上,聊着明天到底是去赏石榴花,还是去天坛看射柳。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宫女的尖叫。

 

2、

老太监以为自己听错了,探出头往宫门外一瞧,顷刻间,侧面冲出来一大汉,把费公公撞翻在地,壮汉停在宫门口,向宫内四处张望。被撞了个眼冒金星的费公公从地上爬起,定睛一看:汉子一身粗布衣衫,身材壮硕,手提一根胳膊粗细的木棍,双眼腾着杀气,可嘴角边却一直流着涎水,衣子领口,都湿了一大片。

两个老太监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胆敢闯入慈庆宫,想要作甚?”

不料,大汉毫无惧色,拎起手中木棍,就将刚爬起来的费公公击倒在地。吴公公吓得双腿一软,瘫倒在门边,哆嗦着叫喊道:“来人!来人……”

 

3、

那大汉丢下老太监,直奔前殿,眨眼就站到了大殿外的台阶上,殿内掌茶的太监韩本用听到外面呼救喧闹之声,出来察看,一见此番情景,不由得大声疾呼:“有刺客!快来人!”

殿中宫人们这才知晓发生了大事,一个个冲了出来,大汉毫不畏惧,抄起棍子,见人就打。留在殿中的太监,人数虽不少,但哪里遇到这种突发情形,一个个都不敢上前,只是把那汉子团团围在中间,反倒不时有人被大汉击中,疼得嗷嗷直叫。

 

4、

僵持了一会儿,附近有几名年轻太监得知消息赶了过来,七八个人一拥而上,这才将男子擒住。被按在地上后,那大汉还不断地朝殿内张望,原来,他要袭击的太子朱常洛,并不在殿中。

平日这个时辰,太子都在前殿看书,今天怎么就不在呢?莫非是提前得知了消息?

 

二 皇帝不愿追查,大臣纷纷沉默

5、

原来,时近端午,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太子午膳过后,莫名有些烦躁,就拿着书去了后殿,没读两页就睡着了。歹徒冲进殿内行刺一事,他是浑然不觉。

直到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禀报,朱常洛这才惊得一骨碌坐起,大白天的居然有人闯进东宫行刺本太子?待宫人将那刺客五花大绑后,他命人先将刺客收押在慈庆宫内,又火速让内侍韩本用前去上报万历皇帝。

 

6、

在明朝,端午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皇帝一早要去西苑游乐,然后是斗龙舟、划船,完了后,还要去河边插柳枝,接着还要去看御马监勇士跑马,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所以,当内侍跑来禀报时,万历皇帝早早就睡下了。但刺杀太子这么大的事,伺候的太监哪里敢耽搁,赶紧小心翼翼地叫醒刚睡下的万历,让韩本用进去禀报。

韩本用忐忑不安地将刚刚发生在东宫的凶险,一五一十回禀了万历,本以为皇上会大发雷霆,没想到,万历只淡淡说了句:让三法司提审。

 

7、

圣意难揣,韩本用只好小心翼翼把皇上的意思回禀太子,朱常洛一脸惊讶,他原本以为,自己被行刺,这事儿定会掀起轩然大波,没想到父皇听了却好像毫不在意。更让他愤愤不平的是,第二天各宫都像没听说此事一样,该过节的过节,该庆典的庆典,好像昨天来闯进来的大汉,不是要来杀死太子,而是来给他送端午节粽子的。

万历指定三法司办理此案,命都察院御史刘廷元负责提审。刘廷元大半夜被人从被窝里叫醒,说是东宫出了刺客,皇上钦点你主审,刘廷元吓得不轻。十几年来,为了立太子的事,大臣们和皇上闹得不可开交,大臣们光是奏疏就写了十几万字,为这事儿磕破了脑袋,被万历发配边疆的御史,更不知有多少,闹到后来,万历皇帝索性连朝都不上了。

 

8、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行刺当今太子?刘廷元不敢怠慢,立刻去东宫押了刺客到都察院,可是,审来审去,只得到两个信息,第一,这人叫做张差(chai1),第二,这人是蓟(ji4)州人。这个张差说话颠三倒四,你问他为何要刺杀太子,他说他最喜欢吃窝窝头,你问他受何人指使的,他说他家里养了一头牛……审了一夜,刘大人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人就是个疯子。

最后,刘廷元将审讯结果上报给了万历皇帝。没想到,万历是半点反应都没有。反倒是京城的百姓反应激烈。太子遇袭一事早已传疯了,茶楼酒肆,饭馆码头,交头接耳,谈论多日,听说案子审出了这么个结论,一个个大骂刘廷元不作为,糊弄人。宫墙深深,一个疯子居然能堂而皇之地走到太子的寝殿?是把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当傻子了还是当疯子?

 

9、

老百姓都不信,更别说朝中大臣了。一时间,大臣连番上本,要求皇帝务必挖出幕后黑手,严惩恶徒。原本不关心太子死活,更不想在此案上费心思的万历,只好下令三法司会审此案。

五月十日,三法司会审,主审换成了刑部主事胡士相和岳骏声,这二位是刑部官员,办事效率很高。根据张差(chai1)的交代,他本是蓟(ji4)州人士,被同乡李自强、李万仓等人欺负,烧掉了他家中的柴草堆。张差告状不成,反被打了一顿,一时气不过,就决定到京城来上访。可找遍了门路也没找到申冤的地方。

 

10、

五月初四那天,路过东华门,遇到了两个陌生男子,一个大概二十五六,另一个十二三岁,告诉他手里拿个木棍就代表有冤情要上告,只要顺着东华门,往里走,走到里面的大殿,就会有人给他申冤。结果他不认识路,糊里糊涂就闯到了太子的寝宫里,先是被两个老太监拦住,又被七八个人围了,一时心急,出于自卫才拿起棍子打人的。

这份供词,时间倒是理顺了,有前因也有后果,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是胡扯。为了一个柴草堆,大老远跑京城里来告状?京城这么大,怎么偏偏就走到紫禁城了?再说了,这张差是从东华门进的紫禁城,一路上要经过徽音、麟趾、慈庆三道门,每道门都有太监侍卫把守,真以为皇宫的守卫都是瞎子吗?最好笑的是,皇宫里宫殿几百间,还偏偏这么巧,刚好就跑到了太子的寝宫?

 

11、

一派胡言!这么明目张胆地胡编乱造,简直就是在侮辱三法司主审官的智商。

但是,对着这份满纸荒唐的口供,二位主审大人却给出了统一的结论:张差所述,皆是事实,此事纯属其个人行为,因脑子糊涂,被人蒙骗,手持木棍在京城到处跑,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巧合,就发生了这么一件袭宫案。最后,根据大明律“宫殿射箭、放弹、投砖石伤人律,斩”,主审官作出判决:将张差暂押至死囚房,秋后处决。

这样一份漏洞百出的审讯结果,两位主审大人就没觉得有问题吗?上报给万历皇帝的时候,他没觉得有问题吗?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