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361】
读物本·《岁月欢》春节篇二 风物 愿得长如此 年年物候新
作者:露澜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6853
1
11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魚阅精选】:《岁月欢》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集文化科普、游记与摄影作品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岁月的欢愉与人间的温情,也带领读者通过此书一探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1-23 10:12:44
更新时间2025-05-28 08:32:03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32段

作品简介:

作者黄元琪绕着中国过节,从节日的起源与发展说起,结合历史、习俗、风物、舞乐、节庆美食、游历见闻与百姓的动人故事等多维度,将节日里的中国跃然纸上。

《岁月欢》2

风物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01.

桃符: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早在秦汉之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传说在东海有一座仙山,名为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色的公鸡,每天早晨鸡鸣报晓。在这颗桃树的东北角有一扇门,叫作鬼门,它的门框是桃树枝,每日金鸡报晓之时,世间的鬼怪都要经过鬼门回到度朔山,看守鬼门的神仙是神荼、郁垒二人。若有恶鬼出没,兄弟二人就会用绳子把鬼怪捆起来,送去喂老虎。

正因如此,早期人们将传说中的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以避凶邪。这种习俗延续到了五代时期,之后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

桃符

02.

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在每年除夕时命学士在桃符上题字,挂在寝门左右。某年他不满意学士辛寅逊的撰词,亲自在桃符上题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寓意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孟昶在桃符上的题词与现今上下联的形式相符,又具有文学性。桃符字牌由原先驱魔除鬼的功能,转为了更浪漫、更文艺的用途。

03.

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使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春联的颜色与当地民俗相关,通常春联的颜色为喜庆的红色,有些地区的春联颜色还有白色、黄色、紫色、绿色和蓝色等。它们分别用于特定的地点和时间,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寺庙所贴的春联,为彰显佛法的珍贵,用黄纸书写;家中有人服孝时用白、绿、黄三色春联,凡是遭父母之丧,在家守制,已过期年,可用净绿天地头加蓝色的春联。沈阳故宫里保存着多幅清代春联,载体选用白绢,并镶以锦边(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裱于框架之中。湖北秭归县有在端午节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

04.

木版年画:贴了年画才算年

在中国灿若繁星的民间手工技艺中,木版年画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题材广泛,地域风格多样,广泛流行在中华大地上。说起它,我总能第一时间想到匠人灵巧的刻画手艺、斑斓的色彩与吉祥的图案。这些极具渲染力与浪漫主义的图画成了千百年来绚丽年俗中的点睛之笔。

木版年画孕育于汉代。当时的老百姓在岁末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要打扫房屋,清理宅院,画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于大门上,表达规避灾祸、全家平安的心愿。

门神年画

05.

唐宋是木版年画成型的重要时间点,雕版印刷术这项伟大的发明诞生,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后反贴在刨光的木版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做成雕版。之后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再将纸揭起,就成了印品。这项工艺流程与木版年画一脉相承。在门神的“代言人”方面,唐代后逐渐从神荼、郁垒转变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相传唐太宗经常梦魇不能深眠,于是由秦叔宝、尉迟敬德两位大将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久而久之,太宗念二将日夜辛劳,便让宫中画匠绘制二将的戎装像 悬挂在宫门旁,此后邪祟全消。

06.

宋代时,金华、杭州、苏州等地是全国木版年画的重要产地,也拥有极大的年画市场。杨亿的《武夷新集》中记载道:“州(现金华)开元寺曾刊印大藏经版与木版画。”无论是热闹的城镇还是淳朴的乡村,都能看到家家户户贴年画的情景。木版年画的流行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时期,社会土壤培养了一批广为人知的民间小说与戏曲,《西厢记》《红楼梦》这些灿烂的文化走进了年画中。年画题材也跳出了门神、娃娃、吉祥寓意等传统题材,大批民俗故事以年画为载体传播得更远、更深。

绘画底稿

07.

我有幸拜访了金华的木版年画传承人,他的家族至今仍用古法制作木版年画。黄晨先生是金华木版年画的第五代传人,他的母亲是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他亲切儒雅,侃侃而谈,在他的示范下,一张木版年画活脱脱地呈现在我眼前。

制作的第一步是起稿画样。如同诸多民间技艺一样,要成为这门手艺的大师,第一步就是成为一位书画贯通的艺术家。学徒单练习绘画就需要三到五年时光。作为“刻”的前奏,“画”是一幅年画的基础。画完图样后,黄先生手持墨笔在柔软且半透明的毛边纸上勾线,狼毫的笔尖细而尖,笔力挺拔,流畅的线条跃然纸上。

清淡细腻的年画画风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