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27】
读物本·【历史杂谈】两汉风云【下篇】39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叁】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4292
7
4
16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以二十四场战役为主线,深入剖析与生动再现两汉四百年历史风云。作者通过生动的文笔,对当时的经济制度、科技发展、思想学术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明。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30 16:36:31
更新时间2025-04-30 16:36:3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两汉风云(下篇)39

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

顶级谋篇布局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01

叁 凉州三明

太尉李修在虞诩提出建议后,集中三公商讨,最终决定不弃凉,在给邓骘(zhì)怼回去的同时,开始辟西州豪杰为掾属,拜长吏子弟为郎,以此安慰关西豪族。

虞诩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对大将军邓骘的制衡,不仅保住了凉州,还将大量的凉州豪族子弟特招入朝,这等于变相肯定并鼓励了西凉豪族们对羌人的暴行。

他的此次建议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拯救了东汉。

因为转过年后,凉州诸郡长官表示,咱不弃凉州,但能让我们往安全点的地方挪挪窝吗?(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

在三公那儿没面子的邓骘同意了其中四个郡的请求,之后四郡治所开始迁徙。

02

陇西徙襄武(今甘肃省陇西县),安定徙美阳(今陕西省扶风县),北地徙池阳(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上郡徙衙县(今陕西省白水县)。

这跟弃凉有什么区别!

上述四郡的凉州豪族和百姓根本不愿意离开故土,但身为内斗内行、手中还有兵权的各郡长官开始强迫凉州百姓跟他一块搬家。

各郡长官毁了人家的庄稼,拆了人家豪族的壁垒,烧了凉州多年积聚的辎重,名义上不给羌贼们留下东西,实际上是断了凉州百姓的退路。

人祸又赶上了大蝗灾,上述四郡百姓流离失散,死伤大半,大量的凉州百姓因这项政策彻底破产变成流民。

03

如果没有前面对凉州大豪族的政治示好与收买,这个浪催政策就会彻底逼反凉州豪族。

即便如此,到了这年秋天时,汉阳人杜季贡、王信等人已经开始与羌人共谋了。

不过这几个通羌的汉人只是小角色,因为杜季贡做了羌人的将军。

但凡是个西凉的大豪族,就应该领导羌人造反。

朝廷自始至终担心的都是西北豪族去挑头,即“豪雄相聚,量材立帅,驱氐、羌以为前锋,席卷而东”。

像黄巾起义,像西北羌乱,统治集团所担心的永远是混的不好的地方豪族。

此次羌乱绵延了十多年,直到公元116年,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匈奴万骑击羌人匪首零昌于灵州,任尚击破先零羌,局面才算开始出现转机。

04

主要原因还是凉州在长期的战乱中变成了死地,陇西本土豪族据坞自守,羌人背后受敌,没有足够的实力与给养支持他们冲下陇山去攻打关中,更没有足够的人才去成立一个稳固的政权。最终,这次羌乱算是在把凉州饿死后平定的。

公元117年春,任尚招募当阗种羌的榆鬼等五人刺杀了杜季贡,榆鬼被封为破羌侯。秋天,任尚又派出效功种羌的内奸号封刺杀了叛羌首领零昌,号封被封为羌王。

公元118年,邓遵募上郡的全无种羌的雕何等人刺杀了狼莫,雕何被封为羌侯。

终结羌乱的其实是羌人自己。

在十年大乱中,凉州几乎不再有正常的生产活动,活下去成了所有羌人的目标。

东汉政府开条件了,以后不拿咱当下等公民了,条件是交出匪首。

要不咱还是把挑头的宰了吧。

05

在造反时,一旦造反事业出现挫折和不可持续的趋势,当初挑头的人和势力基本上都难以逃过被同伙出卖的结局。

当你挑头撕破脸的博弈对象开始展现出巨大优势的时候,记得千万做第一个投降的人。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