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716】
读物本·【历史杂谈】两汉风云【下篇】35第二十三战 黄巾起义【叁】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4141
4
5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书以二十四场战役为主线,深入剖析与生动再现两汉四百年历史风云。作者通过生动的文笔,对当时的经济制度、科技发展、思想学术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文明。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4-24 14:53:20
更新时间2025-04-24 14:53:19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两汉风云(下篇)35

第二十三战 黄巾起义:

大乱四百年的开端

01

叁 东汉末年太平道突然裂变的原因

公元183年,天下各地开始流传一句朗朗上口的歌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秉承着东汉自开国时就如此直白的谶(chèn)语风格,这句话非常好懂。

五行中的相生关系本是“金水木火土”,而不是我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

苍为木,黄为土。

木完了之后是火,火完了之后是土。

众所周知,当时的大汉是火运。

这句话比较机灵地避开了有争议的字眼,而是说:木德完了,现在土德要立摊子了。

言外之意,你火德该一边待着去了。

02

这是上半句,下半句更好懂,“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甲子年天下就该大吉、太平了。

此时的公元183年是癸亥年,六十个天干的最后一个。

转年就是甲子年。

这句话连起来,就是土运将在明年大放光芒!

中国历史上,首个宗教性质的反政府武装上场,这个宗教我们很熟悉,是道教。

东汉是个在宗教上综合发展的朝代,在思想发展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儒学开始了阶段性的反思,后来另外两个贯穿中国两千年的主体思想也全部在东汉登陆生成。

它们就是“儒释道”中的“释”和“道”。

03

前面我们说过,佛教在公元67年东渡中国,神州大地首次佛光普照。

佛教的出现产生了巨大的借鉴意义:

当一种思想变成宗教,在传播和日常维持上就可以极大地将成本降下来。

如何将一种思想变成宗教呢?

明帝时登陆东汉的佛教告诉世人,宗教需要有创始人、教义理论、信徒组织、信仰仪式和最高智慧。

比如释迦牟尼佛,佛法理论,佛教信徒与佛寺,拜佛诵经坐禅和大彻大悟。

04

创始人为教徒提供信心与榜样。

教义理论为教徒们提供做人准则和行为规范。

道场组织令教徒们相互认同并形成信仰合力。

信仰仪式帮助教徒们增强正向反馈和世俗地位。

最高智慧是教徒们的终极目标。

其实此时的儒家,也已变成儒教了,只是被包装得比较隐晦。

创始人是“高祖”,现任教主叫作皇帝;教义理论是天命和三纲五常乃至“刘秀发兵补不道”的谶纬学说;信徒组织是官僚集团;信仰仪式是文谏、武战、征税、基建;最高智慧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05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