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351】
读物本·悬恐来袭之精品节选《无人之家》
作者:诚然轻轻听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字数: 11916
5
6
8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作者赛西娅,小说旁白节选练习文本,转载侵删,了解全部剧情请看原著,对网文质量要求较高者请回避。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02 22:41:34
更新时间2025-05-04 21:30:21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BGM

01

“进入8月份以来,平阳市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创下8月上旬累计降雨量历史记录。四面环山的永宁县遇灾严重,出现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房屋倒塌等,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至少3人被埋,消防人员已经赶赴现场展开救援……”

“老天爷憨了,雨下得没完没了,好在这要人命的雨可算停了。”

听着电视新闻里传来的报道,杨建成的老婆边收拾屋子边絮叨着,时不时扭头看一眼电视。

2011年的夏天,永宁县新民小区里,杨建成55岁生日,两个儿子杨重和杨远带老婆孩子前来一起庆祝。虽然父亲十年前出了场车祸以后脑组织功能萎缩,有了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常常不认人、不记事,可作为子女该做的得做,该过的也得过。

“山上啥时候能别再住人你们说,可咱永宁就是这情况,这些年楼房是越修越多了,可还是有很多人住在圪台上,赶上暴雨就是容易出事。这要是搁十年前,说不定出事的人更多,那会儿可没这么多小区楼房,有钱没钱都是住山圪台和河滩子。”

杨重和杨远坐在沙发上抽着饭后烟,注视着父亲佝偻的背,一声不吭。杨建成正坐在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电视上的报道,没人发现他的眼神发生了些许变化。一对儿妯娌在一旁带孩子闲聊,看俩兄弟面色凝重,以为他们在这种日子感伤起父亲的病来。

02

“袁大头。”

杨建成突然开口说出的三个字让他的两个儿子立即坐直了身子,对视着愣了几秒。意识到父亲在说什么后,杨重和杨远赶忙跑到他身边蹲了下去。

“爸,你刚说什么?”

杨建成指着电视新闻的画面,瞪大眼睛说,“袁大头,园子里。”

电视上是山体滑坡的画面,雨水裹挟着从山顶冲刷下来的泥土、石子和树叶,侵扰着山腰圪台上居民的菜园。

“你是说……你当年把东西埋奶奶家园子里了?”

哥哥杨重拉着父亲的手,比刚刚过生日都亲昵。

“不对啊,咱去奶奶那个园子挖过,没有啊。”杨远看了眼哥哥。

“梁家,梁家园子。”杨建成双眼继续紧盯着电视,一副自言自语的状态,没看俩兄弟一眼。

兄弟二人搞不清父亲说得是胡话还是真话,自家的东西怎么会埋人家园子里?

“爸,什么梁家?”

“你们两家,孙子,孙女,嘿嘿。”

03

杨建成不再盯着电视,笑着起身要去找自己的孙子们玩耍。

俩兄弟看父亲关键时刻又开始犯糊涂,瞬间泄气。

杨建成老婆拿着抹布直起腰,想了想丈夫的话。

“你爸说的应该是你奶奶家后面那条胡同里的梁家,梁红伟家。跟你奶奶家一样,也是死胡同最里面靠着山的一家,所以也有个园子过渡。你奶奶家的园子一直空着,除了几棵树啥也没种,也没有修墙围起来,梁家经常直接穿过园子去你奶奶家买馍。虽说隔着一个胡同,可两家就像跟前住的邻居似的。这么说,当时还真有可能把东西埋他们家园子了。两家的园子本来就正对着。”

“你爸说的应该是你奶奶家后面那条胡同里的梁家,梁红伟家。跟你奶奶家一样,也是死胡同最里面靠着山的一家,所以也有个园子过渡。你奶奶家的园子一直空着,除了几棵树啥也没种,也没有修墙围起来,梁家经常直接穿过园子去你奶奶家买馍。虽说隔着一个胡同,可两家就像跟前住的邻居似的。这么说,当时还真有可能把东西埋他们家园子了。两家的园子本来就正对着。”

“想起来了,那家人的园子好像不是开放的。”

“胡同人家的园子一般都是有墙围起来的,以前老人们在里面种种菜,只是到了我们这辈儿没人种地了,梁家园子也是荒的,里面都是杂草,平时锁着没人进去。”

“现在那边还是梁家人在住么?”

“不清楚。很多年不见了。房子卖没卖、是空着还是租出去了我不清楚。”

“哦……这样……”

04

说完,杨建成老婆转过身和两个儿媳妇聊起那条胡同的八卦来,杨远在旁边也跟着听了一耳朵。

杨重仍旧不死心,看了眼正在逗孙子孙女玩儿的父亲,追了过去。

“爸,你埋梁家菜园了是吗?”

自从杨重的买卖赔了,他就更惦记家里消失的那些“袁大头”。

乱世藏金,盛世收古。这些年刮起一股收藏古钱币的风,“袁大头”即民国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便是其一。

十年前杨建成为了防上门讨债的人,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出去藏了起来,想等风声过去再说。没想到一个车祸,他的记忆和认知出现了障碍,任凭老婆怎么追问都问不出钱财的下落。当时杨家兄弟还在念书,这些年娶妻生子做生意不顺,也没能从父亲口中问出什么,只能拿着母亲给的照片干惦记。

照片是杨建成曾经拍下来的银币特写,上面的图案清晰可见。“袁大头”的铸造年份、样式和地点不同,市值也不同。少则几百几千,高则几万到百万。而照片里的三枚银币里,一枚竟标有“甘肃”字样,那是存世量十分稀少的版本,身价最为不凡,听说市值百万;而另外两枚,也是民国三年的齿边签字版,听行家说也能有不少钱。

05

辨成色、听声音、称重量、摸币面、验齿边,判断银币的真伪和价值必须有实物在手。十年过去,杨家兄弟都快放弃了,就连母亲也从最初的着急上火到失去任何念想。她甚至觉得,当年说不定是丈夫骗她,或者那些东西早被别人发现了;即便她的儿子们真找了出来,值不值钱更是另说。那些飘渺的线索在她眼中还不如胡同里的八卦。可年轻人不一样,刚刚父亲的话让兄弟俩眼睛都亮了。不管这银币到底值不值钱,能挖出来当年一起埋进去的金块也知足了。

“爸,你还记得埋梁家菜园哪个方位吗?看看,能想起来吗?”

杨重拿出“袁大头”的照片,递到父亲眼前。

杨建成和孩子们玩得正高兴,一看照片,立即伸出手来。

“硬币,硬币,摇摇车。硬币,硬币,摇摇车……”

旁边的孙子孙女一听,高兴地拽着爷爷的衣角鼓掌,也跟着向杨重要硬币。

杨重无奈地和杨远对视一眼,放弃了,像十年来无数次那样。

不过好在有了目标,再怎么找,也跑不出一个小小的破园子。

06

二人迫不及待地来到目的地——西土城圪台,想看看如今梁家的园子是什么情况。母亲和奶奶关系不好,儿时他们很少过来,对这儿没有那么熟悉。

梁家所在的胡同在圪台深处,二人走了一路发现,圪台上竟空无一人。杨重这才想起,以防山体滑坡再出人命,政府这些天把圪台上的居民都拉到宾馆和一些安置点去住了。

杨重杨远暗松口气,走到梁家园子外朝里一看,更是谢天谢地——这么多年过去,菜园没有被翻修过,里面依旧生长着高高的杂草。看来梁家人还真有可能把这里搁置了。

荒废的园子只有一个不到一米宽的栅栏门,树枝做的。要连接极不规则的山体确实没法正儿八经地安装一个结实的门,好在也没什么人会进去,挂个老式锁防小孩子而已,一个砖头砸下去就能解决。

下了半个月的雨,今天刚停,圪台上的人们估计得在安置点住上一阵才回来。不过保险起见,兄弟二人决定还是天黑了再来挖,今晚就动手。西土城圪台多年来几经修缮,没那么脆弱。紧邻的山体也结实着呢,想必不会有事。从小在山区长大,不能被防不胜防的自然灾害吓着。

晚上,二人拿着锄头铲子和手电就来了。 果然,圪台上一片漆黑,没人回来。

他们来到园子,发现这里大面积都是山体,难怪需要一个园子衔接住宅。找了半天,果然有一处很隐蔽的空地。不拨开和人一样高的荒草,都发现不了。俩人打算试着从这里挖起。

07

“钱埋里面这么多年,早烂透了吧。”

杨重一锄头狠狠砸在土疙瘩上,沉声说:“袁大头要真值钱,那点人民币算个啥?再说都十年了,老爹当年那点钱现在也买不了两条软中华。”

“也是……哥,你……你有钱了想干嘛。”

“值钱的还没挖出来,别想没用的。”杨重卖力地蹬了脚铲子。

“要我就先把婆姨换了。”

杨重知道弟弟在说玩笑话,但紧张缓解了不少。这半天他心里一直犯嘀咕,生怕什么也挖不着,好不容易逆天改命的美梦就这么泡汤了。

暴雨过后的午夜,无人的圪台上一片死寂。头顶的山体在黑暗中正大光明地凝视着一切,未知的压迫感让人不容回视。黑风盲山,偷潜入园,湿风吹来,让人不禁背后一凉。

“哥,你有没有觉得,这条胡同,阴森森的。”

“大晚上的,这片本来就没人。没一户点灯,怎么不阴森。”

杨远的话让杨重吞了口唾沫,只能强装镇定。

“不,不止是因为这个。我一进这条胡同,就浑身不舒服。我刚才想起来,这里不就是十年前出了命案的地方么,我记得是死了个男孩。”

08

“什么乱七八糟的……”杨重心里已经有些发毛。

“不止呢,犯下那个命案的杀人犯也住这条胡同,看,就是你左手边的院子。”

说完,杨远指了指园子隔壁。

说到这里,杨重也想了起来,当年那个杀人犯就是住在梁家院子的租户。听奶奶说,警察来抓人的时候,圪台上的人都跑出来看了。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