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615】
读物本·《托尔金和他的中洲神话》
作者:Garybarlow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5393
15
19
14
3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中洲纪元,一段人类远古文明的畅想,如梦幻般,展现出炫目瑰丽的奇异魅力。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2-06-30 10:15:40
更新时间2022-06-30 17:25:06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托尔金和他的中洲神话》

 

作者:蒲实

 



       

        如果一个欧洲人出生于两百年前,他很可能生活在寂静的贫穷中,坚信有鬼怪、神灵或上帝引领着生命与死后的一切。这种生活在现代社会已不复存在。我们生活于物质极大丰富的喧嚣中,相信人只有这一辈子,对于彼岸世界无法再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跃迁的历史起源于英国,大概发生在17至18世纪。促成这种跃迁的根源是我们对抽象自然定律有了认识。于是,神灵、鬼怪、上帝乃至信仰都变得可疑起来,不再关乎我们的个人幸福。

       1917年,J.R.R.托尔金教授与他青年时代的好友克里斯多弗·怀斯曼在重逢时发生了争吵。这场争吵起源于细小的观察,上升到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之争。托尔金认为世俗中绝大部分人沉闷得让人难以理解,他将这归于“背景冲击”。中世纪欧洲视为寻常真理的忠诚美德,随着大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复存在,早已彻底崩坏。他哀叹,两个世纪以来人类各项工程中的伪造之作和“美”的腐朽,早在中世纪发生巨大背景冲突的时候就已显现出征兆。怀斯曼则认为,中世纪弥漫着迷信的苍白气氛,魔法丛生。在他看来,现代的冲击在表面,而不在背景;现代社会个人忙于生计,已无法完全理解彼此。

       托尔金与怀斯曼所争论的“巨大背景冲突”是什么?对这一背景冲突的认识,或可为我们理解托尔金的神话体系提供一条线索。

 


托尔金(摄于1955年)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
评论
按热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刷新

请先登录后发表言论(^-^)

表情

0%

复制
暂无曲目
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