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699】
读物本·古人如何内卷11 让我在考场上亮瞎你的眼【叁】
作者:辛夷格格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2589
4
9
5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本文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4-07-26 15:27:47
更新时间2024-07-26 15:50:1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古人如何内卷11

第三章  让我在考场上亮瞎你的眼(考试卷)


叁 从猪圈到人生巅峰的华丽转身

01

他出生在西汉时期菑(zī)川国(诸侯国)薛县(现在山东省滕州市辖区),年轻的时候,他在家乡干过一段时间“狱警”(狱吏),后来因为不小心触犯法律,光荣下了岗(免职),成了没工作、没地位、没积蓄的“三无人员”。为了填饱肚子,他只能到海边帮人家养猪,天天挑猪粪、刷猪毛。一天下来,全身上下臭烘烘,脏兮兮,脸蛋油腻,身体有味。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好些年,眨眼之间,他已经四十岁了。当年贾谊在他这个年纪,已经是汉文帝身边的博士了。

养猪大叔听闻武帝建立了察举制度,很多人因为认真读书、学问精深而被地方政府推荐到朝廷做了官,瞬间不淡定了:在养猪的时候,我还有大把的空余时间,为何不读点书呢?难道一辈子与猪为伴吗?

02

于是,四十岁的他开始埋头苦读,可是岁月不饶人,总是记不住东西:那就死磕一本书——《公羊传》,反正只要精通一本书,就有资格被推荐了。

《公羊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们记录的很多鲁国杂七杂八的历史事件与故事。后来,出生于鲁国的孔子按照年代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了重新编排修订,取名为《春秋》。基于孔老夫子儒家创始人的特殊身份,《春秋》成了儒家的经典课本。因为《春秋》文字过于简单,加上里面的故事年代久远,不太容易理解,又出现了很多教材配套的“完全解读”系列辅导书,对书中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其中三位“特级老师”的辅导书最出名: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榖(gǔ)梁赤的《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03

养猪大叔攻读的就是《春秋公羊传》。虽然年纪大,记忆差,但是我集中精力攻占一座山头,坚持十几年,总会有收获。大叔一边替人养猪一边刻苦学习。《公羊传》研究大师级的人物——胡毋(wú)生从朝廷退休回到家乡齐地(现在的山东省临淄市),闲来无事,办起了私立学校。养猪大叔多次前往胡毋生的住处拜访,请教学问。

就这样,坚持学习了将近二十年的养猪大叔变成了学问精深的养猪老头,成了当地的大名人。汉武帝下诏要求朝堂及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人士。面对这种新兴的考试制度,菑川国的长官们不知所措:当时读书的人并不多,普遍都是文盲,到哪里找“贤良”呢?如果不推荐一两个真才实学的人上去,咱们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大家想到了那个养猪大叔:他好像学问挺不错,对,把他推上去。就这样,养猪大叔来到了“一线大都市”——长安,参加了他人生中第一次贤良方正科考试。虽然最终的成绩不是很突出,但也及格了,被留在了朝廷任职。

04

从一个下岗待就业的养猪佬瞬间变成了众星捧月的中央官,大叔有点蒙圈,一下子没适应过来:我是谁?我来干什么?我又该怎么做?无数的疑问充斥着脑海,众多的质疑萦绕在耳边。为了试试他的才能,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回来之后,他一板一眼地向皇帝作报告。汉武帝越听越不满:这报告讲得是什么玩意?你是来搞笑的吗?就这么点水平?

皇帝不高兴,大叔把头低。回到家之后,他赶紧装病:唉,伴君如伴虎,还是伴猪比较舒服,赶紧辞职闪人吧!就这样,从极度兴奋到虚惊一场的他主动下岗,回到了老家。

过了几年,汉武帝因为推行改革失败,垂头丧气,又下诏要求郡国和高官举荐贤良文学之士,希望能发掘更多人才来协助自己,走出眼前的困境。因为皇帝要亲自面试,如果被推荐人的不过关,推荐人也要倒霉;过关了,推荐人会得到奖赏。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跟前,没点真才实学扛不住。一问三不知,脑袋就被撕。所以,官员们也不敢轻易推荐关系户。

05

菑(zī)川国的长官找来找去,发现海边那个养猪老头挺合适:他长期照顾后妈,行为上很孝顺;又始终坚持读书,学问上过得去——他已经成了《公羊传》研究专家;最重要的是,他曾顺利通过一次贤良方正科考试,应试经验很丰富,贤良文学科考试自然不在话下。把他推荐上去,咱们不太会承担什么风险。

这一次,养猪大爷不乐意了:上一次差点丢了老命,这次死活也不去凑热闹了。他推辞道:“我曾经因为缺乏才能而被罢官回家,你们还是推荐别人吧!”但是,菑川国的长官比较来比较去,只有他去参加考试最保险,至少不会被喜怒无常的皇帝叱骂,先交差再说吧!长官们执意推荐。

06

养猪大爷只得硬着头皮来到长安参加考试。这一次,汉武帝出的题目是“天人之道”——如何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呢?

大爷还是你大爷。他淡定从容地写下了对策:首先天子自己要做好榜样,仁爱为怀,智谋过人,这样百姓才能信服;想要做到长治久安,必须公平公正地选拔官员、不听没用的意见、不造没用的器物、不妨碍百姓的劳动,赏罚得当,明察秋毫;不能跟老天硬杠,而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天道),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要过分地强求。

文章有点老生常谈,所以,负责批卷的官员认为对策写得没有新意,文字水平也一般,大家一致打出了低分——下等。但是,当他们将考生的试卷及成绩单上报汉武帝的时候,神奇的一幕出现了。

07

精力旺盛的汉武帝又亲自批阅了试卷,竟然觉得养猪大爷的那份答卷很有内涵,文字质朴,见解深刻——他不是第一,谁是第一?终审说好,那肯定好。就这样,大爷在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逆风翻盘了,还被汉武帝紧急召见。你不是之前的那个老头吗?一番交谈下来之后,汉武帝不禁感叹:我之前以为你是个“青铜”,没想到你已是个“白银”了。别走了,留下来好好工作。

养猪大爷一头雾水:我怀揣着以前的破船票,居然还能登上武帝的“航空母舰”?多年前的挫折和长久的学习,让他仿佛悟出了做官真经:只要逢迎皇帝的内心,干啥都能一帆风顺。从此,他在人生将要落幕的时刻如同火箭般飞了起来,一路升迁,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人老心不老,做事有绝招,腰不疼,腿不酸,一直活到七十九。

08

他的名字叫公孙弘,西汉著名的丞相。虽然他也曾经迫害过不少人,但是,他特别重视培养读书人,曾在自己的丞相府邸东边造了专门的房屋接待贤士与宾客,和他们一起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并用自己的工资、收入接济这些读书人。成语“东阁待贤”(比喻爱惜人才)说的就是他。

汉朝察举制度中的孝廉科一开始不用考试,只要你有名气,就有可能被推荐。但是,名气这东西是可以利用广告策划打造出来的,比如赵宣、郭巨等人。被推荐上来的人未必有真才实学,而推荐人也未必都有一双慧眼,每个人也未必能公正无私。一旦皇帝缺乏识人的才能或者懒得亲自面试,下面的人就会糊弄过关,随意推荐。渐渐地,举孝廉变成了举亲人、举朋友、举有钱人、举官二代。察举制度变得乌烟瘴气。

09 杀青段

到了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提出了选拔孝廉的改革方案:在四十岁以上的读书人中选择孝廉,年龄没达到四十岁不得被推荐,防止有些官员提拔那些年轻的、没读过几本书的富二代、官二代;孝廉们要参加笔试,测试他们的儒学功底与实际才能,对于被推荐为孝廉的基层官吏,还得测试公文的写作;通过第一轮测试之后,合格者还要到御史府所在的端门参加复试;最后,朝廷根据考试的实际成绩决定是否录用,安排官职。

这次考试制度的改革称左雄改制,也称阳嘉改制。

左雄改变了以往孝廉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考试、上来就做官的局面,选出了一批真才实学的人。


相关链接:01 第一章 壹  444859  02 第一章 贰 叁 267363  03 第一章  肆 伍 869917  04 第一章 陆 514912   05 第一章 柒 捌 222337  06  第二章 壹 贰  433839  07  第二章 叁 肆 916443  08  第二章 伍  947645   09  第三章 壹  837411  10 第三章 贰 91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