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447】
读物本·谈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作者:蓦然回首·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现代字数: 4571
2
3
4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二次创作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不朽著作《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今天向大家概括介绍一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04-04 14:58:26
更新时间2023-04-13 13:31:45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谈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阅读和欣赏节目时间。在这次节目里,谈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是夏青播送的。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不朽著作《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今天向大家概括介绍一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分三个问题来讲。

      第一个问题——司马迁的生平。司马迁,字子长,出生于公元前145年,汉朝夏阳人。夏阳就是现在的陕西韩城。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历史学家,学识渊博,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论六家之要旨》的学术论文,分析和评论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六家的学说。

      司马迁幼年在家乡一面放牛牧羊、一面跟父亲学习,十岁的时候就能阅读古代的文献了。汉武帝即位以后,司马谈当上了太史令。太史令是朝廷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监管国家图书文献、天文历法等事的官员。家也就迁到了京城长安了。

      司马迁在长安又从汉代著名学者董仲书和孔安国,学习儒家经典,学问大进。父亲的教育和名师的指导,使得司马迁年轻时在学业上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对他以后著述《史记》有很大的帮助。

      20岁的时候,司马迁开始漫游的生活。据他自己在《太史公自序》里说,他到过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地方,考察了许多遗迹,收集了历史人物的传说。

      回到长安以后不久,司马迁当上汉武帝的郎中。郎中官虽不大,但是能经常随从皇帝出行;他还曾经奉使外出,这样又使他得到多次游历的机会,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开阔了眼界,接触到实际,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和地理资料。这对于一位历史学家来说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也可以说漫游祖国各地是司马迁能著成《史记》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元前110年,司马迁36岁,他的父亲司马谈去世了。司马谈在临终前对儿子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他本想继承孔子的《春秋》写出一部系统的历史著作,可惜只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就要离开人世,他叮嘱司马迁要完成他的未竟之业。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决心以毕生的经历写成一部前所未有的历史巨著。

      三年后司马迁39岁,继承父亲的遗业担任了太史令。这一职务为他能阅读国家收藏的图书文献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他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做准备,42岁正式动手撰写《史记》。

      公元前99年,抗击匈奴的名将李陵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寡不敌众后继无援,被俘虏后投降了匈奴。这个消息一传到长安,朝廷震惊,汉武帝大怒。司马迁和李陵本无私交,他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出于无奈,日后有机会还会为汉朝出力。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犯了汉武帝,被加上污枉主上的罪名,锒铛入狱,处以腐刑。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