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709】
读物本·纪录片《中国》第一季 拾贰 盛世
作者:清香菜娘子
排行: 戏鲸榜NO.20+
【注明出处转载】读物本 / 古代字数: 5893
1
2
3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清澈闪烁的穹庐之下,开放包容的唐帝国正在诗意地运行,历史积蓄了千年的力量被点燃,照彻了雄浑美丽的天空与大地,盛唐是一种风度,是一场永远留在历史中的文明盛宴。 本系列解说词平实精深,遂整理供大家赏读习练。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3-11-07 09:25:12
更新时间2023-11-07 10:13:47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阿倍仲麻吕的家人忽然出现在码头上,怎么连去世多年的爷爷也在朝他挥手?许多大船在暗夜中疾驰而过。

去大唐,去长安,去看世界上最富庶、最繁华的地方,是他的最大心愿。见识各种模样打扮的人,那些写出灿烂诗文的人,满天星星,和好看的飞天舞女。

奇幻、眩晕、恐惧、焦虑。

隆隆的鼓声由远及近,阿倍仲麻吕渐渐醒来,他知道,自己又梦见家乡和前往大唐的颠簸旅途了。

此时,长安正在五更的晨鼓中苏醒,伴着三千鼓声,宫城、皇城和108坊的大门次第开启,前去早朝的官员正在赶往皇宫,沿街的早点铺里烛光闪耀、炊烟升腾,天渐渐亮了。

这一年,阿倍仲麻吕28岁,他在长安已经驻留了整整十年,但此刻的他来不及感伤怀想。

长安城里的曦光,勾勒出鸿胪寺的飞檐曲线,生动、漂亮,这里是接待前来大唐访问的各国使者的。

时辰不早了,阿倍仲麻吕飞快地起床、洗漱,戴上一个精致的护身符,他已经吩咐自己的随从,不必早起陪在前后,这样会让他分心。

他独自向鸿胪寺大门外走去,今天,他要参加唐帝国一年一度科举考试,进士科的最后一门,也是最难的一门。

能一路挺进进士科考试的人凤毛麟角,这可是唐帝国科举万众瞩目的宝塔尖啊。

公元717年春天,出生日本奈良名门望族的阿倍仲麻吕,因学识出色,被选拔为前往中国的留学生。

当时日本遣唐使的航线大致分为南北两路,因海上凶险,航海技术还不发达,遣唐使的每次出访都是生死考验,船毁人亡的事件屡屡发生,但年轻的阿倍仲麻吕不怕。

而且,他们使团的四艘船都非常幸运,从日本港口一路惊涛骇浪,渡过大洋,靠泊在宁波码头上,之后,这支557人的使团辗转来到长安。

阿倍仲麻吕他们是唐帝国迎来的第九支日本遣唐使团,彼时,正值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初年,盛唐的景象深深震撼了这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

阿倍仲麻吕决定,留下来,深入学习唐朝文化。

阿倍仲麻吕很快被安排到当时的“国立大学”国子监太学学习,他在这里潜心攻读礼记、周礼、仪礼、诗经、左传等儒学经典。

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中,他在长安读书的日子过去了十年。

他的聪颖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一直是国子监众多学生中的佼佼者。渐渐地,他生出一个执念,希望和中国儒生一样,报名参加国家举办的科举考试。

唐帝国的答复格外大度,外国人可以和中国学生一起读书,那就应该一视同仁,也可以参加帝国的科举考试。

于是,阿倍仲麻吕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咬牙考到了进士科的最后一场——时务策。

距长安2000公里的敦煌郡,太阳已经升起,照耀着这座西部的繁华城市。风沙无法掩盖敦煌的奇异色彩,这里的阳光更加炽烈,这里的人也更加明丽、率真。

李巧儿梳洗完毕,神色间有些飘忽的忧伤。她穿过堂屋,蹑手蹑脚,来到丈夫翟生睡觉房间,她静静地注视着眼前正在熟睡的丈夫,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做了。

他们都是敦煌本地人,祖先都是从遥远的中原先后迁居而来,李家几代人都履职于戍边卫国,丈夫家则是世家大族,翟姓在当地深孚众望。

但婚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索然乏味,于是李巧儿说:我们分开吧。

丈夫有点吃惊,他知道,妻子这样说的意思就是,要离婚了,他有一瞬间感到绝望,但很快就想通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这就是唐帝国,中国历史上最豪迈、也最豁达的日子,对于婚姻,同样少了许多清规戒律。

合得来,两情相悦,就在一起;合不来,渐生间隙,那就一别两宽,往前看,自由与宽容像风一样,轻松、舒适而美好。

日上三竿,西市沿街商铺陆续开张,长安城逐渐充满世俗的活泼,在公元八世纪,长安城中的西市是全球商品的集散地。

高鼻深目的米福山来到他的商铺时,看到伙计们正在麻利地卸下临街的门板,准备营业了。

米福山是个气场十足的商人,在长安城里的商业街区名声不小,只要一看到他的模样,就知道他是个粟特商人。

粟特人原本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古老民族,从中国东汉时期开始,就往来活跃在贸易大通道——丝绸之路上。

他们富于冒险精神,一直是东西方贸易交流的重要担当者,他们兴商贩易,在运输商品的道路沿线,建立了一系列的商业聚落。

他们给中国带来了珠宝、香料、药材、金银器,也带来了音乐、舞蹈等艺术,还传播了各种宗教信仰,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贩卖到西域各国。

粟特人的传统习俗是,所有年满20岁的男子,都不可以待在家里,必须出去学习经商,他们大多数都会前往长安,历练身手。

他们勤奋、努力,脑筋灵活,随机应变,诚实而聪明地积攒着财富。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能长久生活在这个自由而开放的国度,因为这个帝国允许所有外商在各处买地建房、立店经营。

米福山与妻子都是粟特人的后代,他们已经成了长安居民,选择在城中两大市场东市和西市之一的西市做生意,为这个城市的商业繁荣贡献了自己的努力。

今天是个值得期待的日子,米福山一手组织协调的西亚商队,按照计划就要到达长安了,他喊来两个精干的伙计,要他们出城,在商队的来路上打探。

春天已经在路上,来往的商队总是载满了金钱和欲望。

公元八世纪,世界充满变动不安的气息,拜占庭帝国内乱不止,法兰克王国在扩张与战争中达到鼎盛,中东沙漠中的阿拉伯骑兵狂飙突进,展开新一轮征服世界的战争。

东亚大陆上,唐朝正运行在欣欣向荣的开元十四年,据帝国户部统计,今岁,户,七百六万九千五百六十五;口,四千一百四十一万九千七百一十二。

李巧儿原本计划上午就带着丈夫去和自己的父母商议离婚事项,但敦煌郡太守派来的差人突然找上门。

一件当地农民与戍守部队发生纠纷的突发事件,要求她丈夫前去调查和调解。翟生是当地的治安官,他不能不去,倒是李巧儿通情达理,说你去吧,公务要紧。

翟生离开后,李巧儿也骑马出了门,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她飒丽的样子非常动人,在唐帝国的西部,这样的风情总是不经意地流淌。

正午时分,李巧儿独自一人来到热闹的城里,她进了一家熟悉的店铺,老板娘是她的多年好友,一个波斯后裔。

李巧儿告诉好友,她要离婚了,好友有些惊讶,但并没有反对,那个时代的宽容与通达,超乎后人想象。

《唐律·户婚》中,专门有协议离婚的条款,也就是男女双方自愿离婚,被定义为“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

而提出离婚者不只是夫方,妻方提出离婚的也时时可见,女方再嫁不为失节,唐代妇女也不以屡嫁为耻,帝国的众多公主中,再嫁的就不在少数。

李巧儿她们坐在店铺里,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景象。

身披袈裟的西域梵僧,匠人、马戏团的,放假出游的,戍守边疆的职业军官和他们的女人,驮着丝绸绢匹的驼队、小商小贩、本地人、外地人,买东西的,闲逛的。

这和李唐政权深受胡风影响有关,唐帝国的皇室源自关陇军事集团,有胡人血统,多民族的交汇与融合,使得人们天然的对各种事物都保有接纳的胸怀。

在婚姻上也是如此,开放并且开明。

在这样的时代与社会风气下,唐代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各个层面的活动。不少妇女活跃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生产领域,她们不仅为国家创造财富,也使自己和家庭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午饭过后,好友骑上一匹马,与李巧儿一起缓缓而行,她觉得自己应该陪她走走。

李巧儿希望开个有个性的酒庄,或者很有品味的邸店,同时,创办一个制作工艺品的小作坊,她有许多好的创意和构思,希望说服自己的好友能够加入。

王昌龄先后结识了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等人,他们曾一起和诗对酒、逍遥游历。

那些交往深厚的诗友们,才华横溢,留下了无数广为流传的佳句,只有诗歌,才配得上大唐的飞扬。

王昌龄豁达、豪放,尤其擅长七绝,由于在首都没有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于是他投笔从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辽阔西部的军旅生涯。

中国西部的风景令人震撼,他有感而发,当即创作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这28个汉字的组合,充盈着青春朝气和历史感触,更充满了英雄史诗般的梦想。

在那些浪漫的年月,大唐的广袤土地上,许多个诗人正在行走,书写着为后世永久传颂的不朽诗篇。

米福山和妻子维耶维斯的相识也充满浪漫的传奇,许多年以前,他们相识于一次运货的旅途中。

米福山要跟随着运输队向西,一队来自撒马尔罕的商队准备东去长安,商队中一位女子令米福山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他决定放弃既定的商旅,随着同族的另一队返回长安,后来两支商队同行,他知道了她的名字——维耶维斯。

一路上他们相谈甚欢,感情渐浓,等到抵达长安的时候,他们就按照粟特人的婚俗举办了婚礼,从此,他们相亲相爱,落脚大唐,开始了自己的打拼。

午后是客人们最爱光临的时间,一群漂亮的女子涌进米福山的货栈,热火朝天,一片欢笑,她们当中,有会跳胡旋舞的西域舞女,有善弹琵琶的歌妓,也有手持团扇的小姐贵妇。

长安西市里粟特人的店铺,货物新奇别致,特别受到顾客的青睐,所以,粟特人长时间左右着长安城里的时尚潮流。

美丽新潮的女子身后,总少不了拈花而来的追随者,他们是长安街头银鞍白马的少年。

这些年轻人让米福山和维耶维斯晃了晃神,他们默契地想到,自己也曾有过难忘的青春岁月,而这番情景,在长安是很常见的。

米福山的货栈在西市名气很大,特别是他们出售用最好的丝绸制作的优雅服装,还有来自西域的黄金首饰与翠玉珠宝。

米家素以善识珠宝而出名,他们与波斯及回纥商一起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不仅把生意做进了皇宫,还向都城的贵族子弟、商人及其他有窘况者、资金短缺者发放贷款。

阿倍的考试,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了下午,最后一场考试,是大唐最顶尖的学生们在一起,用策论决出各自的前途,气氛自然非同寻常。

阿倍仲麻吕很淡定,他思维缜密,充分融合了这么多年在日本与中国学习思考的心得,对天下大政有清醒的认识,又对唐朝的风土人情、民生大事、仪式盛典、时事政策了然于胸,并有独到见解。

如果考试顺利,阿倍仲麻吕在大唐的生活或许会有新的变化,他已经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晁衡。

唐朝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有过正式交往,它广泛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学者,大胆擢用客居长安的外国能人,造就了一个云蒸霞蔚的唐帝国文化圈。

令人窒息的考试结束了,所有人都能看出来,这个日本来的留学生考得轻松自如,想必会受到朝廷的重用。

晁衡,也就是阿倍仲麻吕,被人们簇拥着走出考场,大家争相向他道喜,热情邀请他一起喝酒庆祝,但阿倍仲麻吕彬彬有礼地婉言谢绝了,因为有人在等他。

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最容易滋养的,就是锦绣文章和才子佳人的故事,那些敏感而丰富的心灵,坦荡地流露出各自的性情,享受着历史天空下罕有的明媚春光。

申时,伙计来报,西域商队已经从开远门进城了,米福山和妻子维耶维斯闻声跑出货栈,那是一个由两百余人、数百只骆驼组成的超级庞大商队,米家等的货物就在这支驼队中。

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都是高货值的,这就是财富啊,米福山的心脏砰砰直跳。

在强大的唐帝国,物资流转已经十分发达,国家安定,国力富足。

以首都长安为中心,不仅有向西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有向东和向南的陆路与海路通道,被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已通行多时。

东路跨海,唐和日本往来交通,人员与商货交流不绝,日本全面接受大唐文化,也将日本文化相当程度地连接于中国的文化圈内。

南向,沿着南海岛屿和马来半岛进入印度洋,既可以和阿拉伯世界相连,也可以直达红海,甚至远及非洲沿岸。

广州、泉州、扬州都曾经有不少胡贾经商,帝国政府明令鼓励外商来华,并保护外商合法权益。

唐朝还在各大口岸开设税关,商品一经纳税登记,不但可以畅行全国,而且还能享受到损失保险。

外贸税收是大唐国库一项重要财源,镇守西域的军政机关和部队,甚至可以仰赖商税,再加上军垦屯粮而自足。

米福山的货栈,今天真是忙碌得异乎寻常,波斯人、回纥人、阿拉伯人和粟特人进进出出,忙着采购。

远道而来的驼队卸货清点完毕后,米福山又接收了一批从南方运来的上等丝绸,都是蜚声四海的商品,产自扬州、益州的好货。

没出什么差错,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就这样,终于收工了。

物质的富足巩固了精神的富足,唐帝国的状态松弛而平和。

天际开始显露出第一道迷人的晚霞,这是米福山夫妇一天当中难得的平静时刻。他们坐下来,喝了一杯从撒马尔罕运来的葡萄酒。

酒还是熟悉的味道,彼此脸上的皱纹却又多了些,他们相顾无言,胸中被微小的惆怅和幸福环绕。

李巧儿和好友一起用过下午的茶点,正要走的时候,发现她的丈夫翟生正朝她走来,看见妻子,翟生露出了惯有的笑容,他说:我就知道你在这儿,愿不愿陪我去趟莫高窟?

李巧儿问什么事,翟生说:家族的家窟需要维修,我要过去安排一下,李巧儿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意,于是他们骑了两匹快马,朝莫高窟驰去。

公元344年,一个僧人途经宕泉河谷时,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祖,渐渐地,敦煌的各级官吏、世家大族、高僧大德也在这里营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功德窟。

公元642年,敦煌郡司仓参军翟通出资筹建翟家窟,历经二十多年,这座佛窟终于落成。

这段历史,李巧儿已经听丈夫说过很多遍,她知道,主持佛窟营建的是翟氏家族在敦煌大云寺出家的僧人道弘,受道弘委托,从长安来的李工负责绘制了这些壁画。

他们在莫高窟处理完事情的时候,西斜的太阳照耀在山川河谷上,美得惊人,这是他们一起看过无数遍的夕阳和天空,李巧儿想哭。

傍晚时分,阿倍仲麻吕回到客馆,已经等候多时的随从奉上来自故乡奈良的家信,信是父亲写来的。

信中说:我和你母亲岁数大了,思儿心切,你是家中长子,希望你早日结束漂泊回国,更希望你早日成家。

读着信,阿倍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思念亲人的情绪,让他有些伤怀,起风了,天空中的云层正在堆积。

暮色中,李巧儿和翟生从翟家窟回家时,刚好李巧儿的父母也赶到他们家,一份《放妻书》已经拟好。

谨立放妻书一道,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迁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蛾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他们很快把离婚的细节商量妥当,双方都如释重负,从家中出来时,已是晚风微凉,仿佛送行的一曲弦音。

李巧儿问翟生:都办好了?翟生回答:办好了。李巧儿起身离开。

一千三百多年后,人们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中发掘出多份唐代的《放妻书》,无不惊叹于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惊叹于整个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包容。

百余字文书,透露出一个伟大时代的开阔胸襟,令后世无比仰望而叹惋的盛唐气象留在了敦煌用洞窟和壁画凝固的时空里,也留在每一个小人物自信的身姿里。

一天结束了,零零星星的雨滴带来了湿润的春意,长安城每天的宵禁,并没有禁止坊内的欢乐。

城中的富豪王元宝有个习惯:每逢吉日,就请人来家里吃饭。不论相识还是不相识的,不论士人还是商人,他都会尽心招待。

这天夜里,主人很殷勤,有的是好酒和美味佳肴,还有长安最好的歌与舞,这是只属于唐的身段和灵动飘逸。

在这个盛大华丽的宴会上,每个人都开怀畅饮,每个开怀畅饮的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

歌舞场里,好戏刚刚开始,箜篌、琵琶、排箫的合奏乐音在夜空回响。美酒刺激了人们的头脑和思维,大家不停讲话,随口作诗。

真挚、率性、夸张、任性、驰骋、清扬,侃侃而谈、无拘无束,包容的、宽容的、雍容的,蓬勃的、饱满的、自信的,豪放的、友善的、明朗的。

神闲气定的,乐观充沛的,纵情高歌的,意气飞扬的,如太阳般丰富明媚,如星空般璀璨闪耀,欲望和梦想在盛宴的空气中穿梭飞舞。

毫无疑问,唐,有着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历史积蓄了千年的力量被点燃,照彻了雄浑美丽的天空与大地。

这片被黄河与长江滋养的土地,孕育了春秋战国时蓬勃生长的中华文明,在秦汉的淬炼下跌宕起伏,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经由隋的再次统一,终于,在唐成熟绽放。

就这样,在觥筹交错中,那个夜晚,几乎所有人都喝多了,他们沉醉在一个迷人的春天的夜晚,没有人注意到,风从东方来,万物已渐次生长。

阿倍知道,自己有幸看到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最辉煌的景象。清澈闪烁的穹庐之下,唐帝国正在诗意地运行。

盛唐,如同一场永远留在历史中的文明盛宴,在它的身后,将是中国的又一个千年。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新的一天,太阳正在升起。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阿倍的脸上,阿倍醉了,这应该是他来中国十年中,唯一喝的酩酊大醉的一次。

他不记得是怎样回到自己房间的,只记得反复念叨着自己爱人的名字,此刻,他特别想家,但他对这个国度同样依依不舍。

盛唐,是一种风度,即便喝醉了,也是盛唐的风度。

大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历史还在继续向前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