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去世后的第四年,公元前1046年正月,他的儿子周武王联合了八个盟国,统帅兵车300乘、禁卫军3000名、甲士45000人,自镐京出发,浩浩荡荡东进伐商。二月甲子日早晨,大军顺利抵达今天河南淇县西南的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到商王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和淮夷作战,无法立即返回。情急之下,只好武装大批奴隶与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由纣王亲自率领迎战武王的大军。
一场对于中国历史意义深远的大战一触即发。周武王举行了一次誓师大会,他对众人说,这场战争如同当年商汤讨伐夏桀,是为了征讨纣王的无德,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出于天意,也出于民意。
这是周武王的战前宣言,更是他作为诸侯盟主的盟誓。只是,殷商毕竟是天下首邦,周人实力和掌握的兵力似乎都很难与之抗衡。但周武王相信,自己上承天命,在父亲周文王的英灵护佑下,此战必胜。
公元前1046年二月甲子日,清晨,战争开始了。牧野之战从清晨誓师冲杀开始,到夜晚就取得全胜,仅仅一天的时间,经营了数百年的商王朝就此告终。
46天后,周武王带着重臣还有弟弟和儿子,在商王朝的都城举行祭祀仪式,感谢天命垂青周人,将天下给了周。仪式极为隆重,整整进行了五天。一个新王朝向天下宣告自己的正式登场,这是中国历史一个崭新的坐标。
拾壹·分封
创建了新王朝的周武王并不能安心,他整夜难眠。伐纣之战还历历在目,周人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并不是因为自身有多强大,根本性的原因是商朝贵族奢侈无度、政治腐败,下层百姓苦不堪言,失去民心的王朝也就失去了上天的眷顾。另一方面,商王朝虽然诸侯国众多,但“离心离德”,周武王结盟的诸侯却是“同心同德”。不过,战场上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最终的胜利,周王朝此刻还存在很多忧患。
商朝贵族人数众多,除一部分远遁东方,大部分势力仍散布在中原。新王朝该如何对待他们?
其次,周朝还“未定天保”。天保是指顺从天意的国都,既然得天下是天命,那么营建的都城就是天都,天意所属的都城应该选在哪里?
还有一事更难,商朝与诸侯间缔结的是松散联盟,作为盟主与核心的商王不在了,诸侯国的想法开始变得复杂,周王朝急需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来重建彼此的关系。既无先例可循,这制度又该如何去定?
在誓师大会上,周武王已经宣布,商王之外的人均无罪,所以不能像商人那样把俘虏斩尽杀绝。针对商人贵族,周武王决定采用重安抚、轻武力的策略。他叫来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武庚管理商都旧地,同时把这块土地一分为三,分别派了自己的三个弟弟前去监管,号称“三监”。
周武王深知,王畿一带是商人贵族势力的聚集地,让他们的王子武庚继续执掌,是一种安抚笼络,那些殷商遗老应当是感恩和欢迎的。但毕竟有亡国之恨,所以还是要让亲弟弟们负责监管,以保无虞,这样做或许可以两全。武王也明白,这是应对现实的无奈之举,或者说是一个权宜之计,商人贵族依然是周王朝的巨大隐患。
为了安定其他诸侯,周武王以追思怀念历代圣王的方式,重新明确了一次诸侯国的管理权。炎帝的后代管理今天安徽亳(bó)州一带的焦国,黄帝的后代管理今天山东济南一带的祝国,帝尧的后代管理今天北京附近的蓟(jì)国,帝舜的后代管理位于今天河南东南部的陈国,大禹的后代管理位于今天河南东部的杞国。
之后,武王又分封了功臣谋士。营丘封给了尚父,称为齐国;曲阜封给他弟弟周公旦,称为鲁国;燕国分给召公,管国分给叔鲜,蔡国分给叔度,其他的人也都依次受封。之后,武王还把殷商宗庙的祭器分别赏赐给他们。
两件棘手之事完成,武王挂心的大事还剩一件,那就是营建天都。但就在此时,他病了。
周武王病得很重,不得不谋划身后之事了,他叫来了最喜欢的弟弟周公旦和自己的儿子。武王对于王位继承的问题思考了很久,商人在鼎盛之时就曾因此动荡,遭遇过长达百年的衰落期。而此刻周朝新立,根基不稳,巩固新王朝的任务万分艰巨,年幼的儿子难以承担,武王决定把天下托付给弟弟。他对周公旦说,兄传位给弟弟,弟弟再传位给兄的儿子,这本也是殷商传位之法。周公旦哭着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