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知识产权,转载仅供读文练习,如侵联删。
文本共28段
魚阅精选:曲昌春以轻松风趣的笔法讲述唐朝历史,讲述武则天时期的历史风云。从宫中一名卑微的才人,到感业寺中的青灯黄卷,再到君临天下的一代女皇,如今只剩下了乾陵前的无字碑沉默伫立,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平反
01.
公元710年六月二十四日,李旦登基称帝,李唐王朝从此恢复正统。
虽然在公元705年李显二次登基称帝,但李显依然活在武则天的阴影下。武则天引进的武氏势力虽然受到削弱,依然分享着李唐皇族的权力,再加上后来居上的韦氏,李显的政府更像是李家、武家、韦家三家的联合政府。
现在李旦称帝,猖狂一时的武家和韦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李唐王朝的正统正式恢复。
登基不久,李旦便把母亲武则天的“则天大圣皇后”恢复为旧有称号“天后”,由此拉开平反的序幕。
“则天大圣皇后”,“天后”,看起来差别不大,其实相去甚远。
如果一直保留“则天大圣皇后”,那就等于承认武则天的周朝也是正统,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是合法的,而回归“天后”,是把武则天的人生后期清零,她在此期间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再被后人认可。
02.
迈过了这道坎,李旦着手给一些人平反。
他首先平反的是二哥李贤,他追赠李贤为章怀太子,这便是“章怀太子”的由来。
在李贤之后,起兵失败的李重俊也被恢复了位号,追赠为节愍mǐn太子,而被武三思迫害致死的敬晖、桓彦范、崔玄 、张柬之、袁恕己全部恢复名誉,参与李重俊起兵的成王李千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也得以在身后恢复名誉。
在这些人之后,还有一个悲剧人物在时隔二十六年后终于被恢复名誉和生前官爵,这个人就是李治的托孤重臣裴炎。
裴炎的案子一度被武则天办成了铁案,在数次赦免中都特别强调,裴炎一族不在赦免之列。现在,裴炎终于得见天日,此时他已经长眠地下二十六年。
03.
如果说裴炎被恢复名誉让人感慨,那么裴炎侄子裴伷zhòu先的经历则让人唏嘘。
裴伷先原本受裴炎牵连流放岭南,趁看守官员不注意,他从岭南跑回了洛阳。裴伷先以为就此躲过了处罚,没想到不久之后就被抓获,被打了一百棍后又被流放到北庭,北庭位于今天的新疆吉木萨尔县。
在北庭,裴伷先开始经商,由于他头脑灵活,交际广泛,买卖做得很不错。不过在经商的同时,裴伷先经常派人到洛阳打探消息,身为惊弓之鸟的他比谁都关心朝廷的动态。
04.
不久,他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政府要大规模处决像他这样的流放犯人。裴伷先的汗毛顿时立了起来,他意识到不能在这里等死,随即开始向北逃命,一直逃到了游牧部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跑到天边也能把你抓回来,不久裴伷先被抓了回来,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鉴于他的经历比较特殊,北庭官员成立了裴伷先专案组,在裴伷先供认不讳后,专案组专门上疏武则天,请示如何处理这个特殊的犯人。
这时负责处决流放犯人的钦差已经到达北庭,除裴伷先之外,其余流放犯人基本都被处决,裴伷先因为等待女皇批示,因此暂且羁押,暂缓处理。
这一缓就缓出了裴伷先一条命。
05.
没过多久,武则天向全国下达新的诏书,还没有处决的流放犯人一律赦免,这样裴伷先又捡回了一条命,他被释放回洛阳,重新当起平头百姓。
现在裴炎被恢复名誉,李旦主持的朝廷开始寻找裴炎的后人,找来找去,只剩下裴伷先一人,李旦就把恩宠落在裴伷先一人头上,委任他为太子詹事(太子总管府主任秘书),品级正六品,正处级。
此时的裴伷先经历了二十六年的沉浮,也经历了二十六年的人间冷暖,所谓宠辱,所谓去留,都不过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在他的心中,或许早有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06.
天下之大,千差万别,南方春意盎然,北国千里冰封,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同样如此。
就在天下人感受李旦的恩泽时,却有人不领他的情,相反在暗中谋划推翻李旦,然后自立。
这个人是谁呢?李显的次子——谯王李重福。
说起来,李重福也是个可怜孩子,他的一生就是诸多皇子悲剧的缩影。
李重福刚出生时,和其他皇子皇孙一样,含着金钥匙出生,四岁那年他的父亲登基称帝,他由皇孙升级为皇子。然而皇子的生涯仅仅持续了几十天,不久他的父亲被废黜,他又由皇子变成囚犯,从此在囚禁中度日。
直到李显被立为皇嗣,李重福兄弟几个才被解除监禁,过上了正常的日子。
07.
五年后,他时来运转,他的父亲李显终于被扶上了帝位,他再度成为皇子。
然而,好日子注定与他无缘,他还没有来得及分享父亲登基的喜悦,就被贬出洛阳,成为有名无实的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刺史。
李重福知道,这一切都是韦皇后捣的鬼。这个女人非要把大哥李重润被害算在自己的头上,非要说是自己向张昌宗和张易之告的密。
诬蔑,无边的诬蔑。
公元709年,李显在长安南郊祭天,随后大赦天下,然而李重福不在此列,他依然只能待在均州,做那个可有可无的刺史。为此李重福专门给李显上了一道奏疏,恳请父皇允许自己回到长安,然而奏疏上去,又如泥牛入海。
08.
从此二十九岁的李重福对韦皇后充满了仇恨。
事有凑巧,也是在公元709年,一位同样怀恨韦皇后的人出现在李重福面前,这个人就是武三思迫害五王时的智囊——郑愔。
郑愔因为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由吏部侍郎贬为江州司马。郑愔心里知道,所谓收受贿赂只是表面原因,真实原因是自己被韦皇后抛弃了,如今在韦皇后面前当红的是宗楚客,自己则是可有可无的人。
孔子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郑愔就是孔子说的小人,请注意这里说的小人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人,而不是《于丹论语心得》所解释的:小人,小孩的意思。(要了亲命)
09.
可有可无的郑愔开始仇恨韦皇后,路过均州时,便专程拜访了李重福,两人相约起兵,讨伐以韦皇后为首的韦家势力。
与郑愔和李重福一起谋划起兵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叫张灵均,洛阳人,相比于郑愔,他更加积极,而且更有谋略。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没等李重福起兵,韦皇后就被李隆基收拾了。听到长安兵变的消息,李重福比谁都失落,为什么自己起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呢?
郁闷!
郁闷中的李重福迎来了调令,李旦将他由均州调往集州(今四川省南江县),李重福叹了口气,准备接受调令,前往集州。
这时,洛阳人张灵均来了,他的一席话改变了李重福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