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建脉络之百战系列:两汉风云(下篇)38
第二十四战 汉末崩塌:
顶级谋篇布局下的“为他人作嫁衣裳”
01
贰 羌乱根源之谜
公元101年,班超落叶归根。
接替班超的是邓皇后父亲邓训的门下弟子任尚。
任尚问班超:“君侯在西域三十余年,临行前给小辈—个建议吧。”
班超说:“咱们的手下全都不是孝子贤孙,好人是不会来这儿的,这些人全都是因罪给发配到这儿的;你打交道的这帮蛮夷则跟野生动物一样,养不熟、爱咬人。你性子严格疾恶如仇,这是我比较担心的,水清就养不出大鱼,管严了就得不到底下人的拥戴,建议少立规矩,宽小过,只要不过底线就千万别太较真。”
02
这位七十岁的将魂说出来的“西域真经”,任尚应该执着地天天揣怀里昼夜思索。
但班超走后,任尚对左右讥笑蔑之曰“平平耳”。
没几年,西域大乱。
任尚这个纸上谈兵、大言不惭的人推倒了羌乱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公元102年,隃麋(yú mí)国相(关中扶风地区)曹凤上书说:“自从本朝挂牌开张以来,西羌人每次犯法作乱,基本上都是烧当羌这个部落发起的。
“主要是由于烧当部所占据的大、小榆谷(今青海省贵德县东河曲一带)土地肥沃还享有西海(青海湖)的渔、盐之利,有黄河做其屏障。
03
“这帮蛮夷离中央远,所以他们能够强大起来,称雄于其他部落,然后凭借地利招揽、引诱羌、胡的其他部落跟咱天朝作对!
“如今烧当部被咱打跑,仓皇逃亡,我认为应当乘这个时机重建王莽时代的西海郡,控制大、小榆谷,广设屯田,减轻由内地往边塞运粮的负担,堵死羌人恶心人的老窝。”
和帝批准,下令恢复原西海郡的统治建设,命金城西部都尉府迁往该地戍守,扩大垦田面积,在黄河西岸屯兵,共计三十四部。
04
东汉的上半页,实际上也有大大小小的羌乱,但有能耐挑头的烧当羌在公元1世纪被东汉基本削平,大部分羌人也在越来越残酷的自然环境下开始走内附的道路,归降的羌人诸部分散于陇西各郡,眼瞅这个异族就要被逐渐融合。
但是,羌人们放下武器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应该选择有尊严地和汉人死磕到底。
变成了顺民,被剥夺武装安插到各郡的羌人们成了当地的底层百姓。
种最烂的地,干最苦的徭役,承担着几乎所有的兵役。
无论是汉官还是豪强,全都没拿羌人当人看。
羌族人的悲愤日益深重。
05
此次曹凤上书建议建设西海郡,从战略层面英明正确,这块地区确实一定要占领。
但在真正实施的过程当中,变了味道。
这次重建西海郡成为压在内附羌人们身上的大山,这些建设的徭役和屯兵的指标,大部分落在了各地羌人头上。
那些年,无论是凉州的官员们还是凉州的豪族们,都因为羌奴的存在过得非常悠哉。
但这是羌乱的第二块多米诺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