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名人系列 之 少年相思在长安14
编者:本文较长,共40段。
番外篇
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01
一
很久以前,一个文艺女青年给我发私信说:“白居易真是个渣男啊。”
那一刻,我竟认为她说得很有道理,无法反驳。
在我印象里,白居易撩起妹来,确实是炉火纯青、挥洒自如,简直堪称我辈之楷模。
不论是在浔阳江头,还是鄂州河畔,他总能邂逅某个落单的少妇,而且每次搭讪还老是同一个套路:“姑娘,我这里有酒,你有故事吗?”
你就说说,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几个诗人像他这么骚气的?
时过境迁,如果换作如今,她再来问我,白居易到底是不是个渣男?
我可能会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去告诉她。
因为有些事情,连我自己也不清楚答案。
就如同多少年前,我并不知道,白居易放浪形骸的背后,原来是这么一个烂俗且虐心的故事。
02
二
贞元六年(790),少年回到了符离。
这些年来国家并不太平,藩镇割据,到处都是兵连祸结,父亲是官员,职责所在,走不脱,所以他让妻子带着孩子们回乡避避风头。
少年自记事起,就跟着父亲四处奔波,如今回到了符离,难得安稳,在母亲的教导下,他开始和兄弟们一同发愤读书。
母亲很严格,不让少年和村子里的小孩玩,只准他读书。
她对少年说:“你是官吏子弟,总有一天要去考科举、当大官,不可以和那些低贱的孩子混在一块儿!”
03
他很听话,认认真真去读书,白天学诗词歌赋、晚上背儒家经典,昼夜不懈,到后来,他的舌头生了疮,手磨出了茧子。
他老老实实走上母亲为他安排的路,不敢有半点违背。
可年少懵懂的心,还是让他在读书之余,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窗外。
他看别人家的孩子爬树、捉鱼、荡秋千、跳山羊……那些欢声笑语不属于他,这点他清楚,却并不妨碍他对天性的向往。
直到那天,他在路边散步,一个轻灵的身影就这般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那是一个明朗欢快的少女。四野荒芜寂静,唯她生机勃勃,翩然荡漾在春风里,洋溢着数不尽的温柔。
04
那一眼,她给他的感觉是云中烛火,是豆蔻芳华。就犹如一道光,猛然扑进了他沉寂的内心,亮得耀人。
也许就在第一眼看见她时,他就已经爱上了,只是彼时浅薄的阅历还不足以让他明白,那是爱情的模样、心动的感觉。
少女的身影渐行渐远,自小就孤僻的少年,不愿错失这触手可及的缘分,竟不知从哪儿借来了勇气。
他急忙冲上前去,脸憋得通红。
他说:“你好,我我我我叫白居易,想认识一下你。”
那年,他十九岁,她十五岁。
初见。这一卷青史,终是开了章。
05
三
少女是白居易的邻居,有个好听的姓名,叫湘灵。
湘灵是贫寒家庭的女儿,眉梢总是挂着笑,她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声音如银铃一样好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湘灵不似贵族家的闺秀,自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会经常在田野里撒开脚丫子嬉戏。
湘灵认识不少村里的男孩,可像白居易这样的,她还是第一次见。
她鼓着腮帮子想,这个小哥哥身体好瘦弱,一看就干不了农活,这可怎么办呀?唔,不对不对,小哥哥是读书人,认识字的,将来会去当大官、骑大马,才不用干农活的。
她每次出门,都会下意识地看向那个窗篱,每次都正好对上他慌忙躲开的眼神。
06
湘灵不知道,其实每天白居易都会早早起来,就坐在窗口的书桌旁,也不看书,而是注视着她家的方向,直等到她身影出现的一刹那,他才会心满意足地开始新一天的学习。
有时,湘灵也会大着胆子走过去,捧着脸蛋,看向在窗边读书的白居易。因为她发现这个小哥哥的眉眼真好看,白白净净的,和村里的其他男孩子都不一样。
白居易的脸都快烧起来了。
她歪着头,背着手,笑嘻嘻地唤白居易:“大白。”
那天,她的笑容映在他的眸子里,温暖而纯粹。
他心头一动,想送给她一首诗。
湘灵惊讶,没想到大白不但认字,还会写诗呢,这也太厉害了吧……在她的理解中,诗都是那些大人物才会的东西呢。
07
白居易清了清嗓子,说: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邻女》
他知道湘灵没念过书,所以尽力让自己的用词通俗点,再通俗点,通俗到让面前这个女孩子能听懂的地步。
他说,邻家有个小妹妹,十五岁就出落得亭亭玉立,比小仙女还好看。在碧纱窗下绣床前,悠闲的时间,她聆听着我为她而作的诗篇。
湘灵听懂了,她的脸颊泛起红晕,宛如平静的水面被激起的涟漪,却也让看着她的白居易,内心之中搅海翻江、奔腾千里。
08
四
在没遇见湘灵之前,白居易本是不知道何为爱情的。
他以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自从遇见了她,白居易开始明白,什么叫非卿不娶、之死靡它。
他对湘灵的爱日益加深,就如饮了酒般,醉得不能自已,双眸只能凝尽一人,心也只会因她而悸动不已。
白居易送给湘灵一面镶锲(qiè)着双盘龙的铜镜,他说,曾有个大诗人,叫刘希夷,他给心爱的女子写过一首诗——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他送给她明镜,也剖开了少年的心意。
湘灵收下了镜子,爱情在他们的心头萌芽,渐渐长成了一朵缠绕着彼此的花。
09
少年就这样私订了终身,他们在不知名的花海里奔跑嬉戏,直到月光倾城,白居易看到湘灵熟睡的样子,满眼笑意。
这段感情很快被白居易的母亲发现。
烂俗的情节再一次出现。母亲认为,白居易总有一天要踏上仕途,娶的必须得是高贵门第的女子,所以,她果断棒打鸳鸯,绝不认可出身卑贱的湘灵。
白居易并没有退缩,这是温柔的少年第一次尝试去反抗他的母亲,有着从没有过的倔强。
约贞元九年(793),白居易的父亲迁任襄阳别驾。此时国家的局势也大体安定了,母亲决议带着一家人前往襄阳。
如此,离别终究是来了,无可阻挡。
走的那天,这对恋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湘灵将那面铜镜还给了他,说:“我等你将它再次给我。”
10
白居易接过镜子,沉默不语,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留下了他离别之际写给她的诗。
他经常给她写诗,每当那时候,湘灵就支起下巴静静地听,目光里满是崇拜,而今天这首《留别》,很有可能是他给湘灵写的最后一首诗了。
秋凉卷朝簟(diàn),春暖撤夜衾。
虽是无情物,欲别尚沉吟。
况与有情别,别随情浅深。
二年欢笑意,一旦东西心。
独留诚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讵(jù)能料,后期谅难寻。
唯有潺湲(yuán)泪,不惜共沾襟。
秋日凉了就要卷起竹席,春日暖了就要收起被子。
你看,就连这些无情物,分别的时候都有些让人舍不得。
更何况是和你呢?
这两年我们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多么缠绵的情谊,却不想,突然就要各奔东西。
虽然我也想留下,甚至带你一起走,但以我现在的能力还做不到。
以前谁能预料到今天呢?
未来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只有那双眼不断滚落的眼泪,在不停地打湿你我的衣襟。
11
马车咕噜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白居易趴在车栏上。他努力地睁大眼睛,眼看着湘灵单薄的身影渐渐变小,最终消失不见。
他的泪水溢满脸颊。
路途上,每当经过高处,他就下意识地回头,仿佛那个熟悉的倩影就在身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