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209】
读物本·梁永安的爱情课 上辑爱情课 提问梁老师 关于爱情的十二个迷思
作者:舞小白
排行: 戏鲸榜NO.20+

BGM点击查看所有BGM

【禁止转载】读物本 / 字数: 10599
0
0
0
0

基本信息

创作来源转载作品
角色0男0女
作品简介

梁永安拆解十二个爱情迷思:真爱无需完美滤镜,婚姻不是人生解药。他用文学作镜子,照出世俗规训的裂痕,教人甩掉年龄焦虑与标准答案,在混沌里长出属于自己的青苔。

更新时间

首发时间2025-05-15 16:34:42
更新时间2025-05-19 09:00:00
真爱榜
小手一抖,榜一到手
投币
点击可重置字体
复制
举报
剧本正文

《梁永安的爱情课》如一首写给孤独者的长诗,字句间藏着温柔的星光。

他告诉我们,爱情不是急行的列车,而是荒野里独自跋涉时遇见的溪流,唯有在自我生长的年轮里沉淀出完整灵魂,才能捧出清澈的真心。

他用文学浇灌干涸的现代心灵,教我们以萤火般的勇气拥抱不确定,在破碎世界里种下春天。真正的爱是两棵并肩的树,根脉相缠却共享月光,用自由的灵魂抵抗世俗的荒原,最终在生命深处收获永恒的星光。

BGM
BGM
BGM
BGM
BGM
BGM
BGM
BGM
BGM
BGM

💗梁永安的爱情课💗

上辑 爱情课

提问梁老师

关于爱情的十二个迷思


1

一、要不要重新接受前任?

读者:初恋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隔了很多年,对方回过头来找你,但已经面目全非了;或者说你又想回过头去找那个人,但对方又不知道该如何接受你了。我总觉得我在上一份感情里已经付出这么多了,还有必要再和另一个人重新经历一遍吗?但如果跟原来的那个人在一块,有的时候会造成反复,重新经历一遍伤害,又会想起来,“哦,原来是因为这个跟他分手的”,于是又分手了。隔几年可能又会想,再试一次吧。这种情况有多大的普遍性?

梁老师:这是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哲学上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即使重新来一遍也不是一样的。经历时光流转之后,人其实在内心深处都会有变化。但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对初恋又有一种内心深处的温情呢?这个原因其实是相当复杂的。


2

一方面是我先前说的初恋比较单纯,一个人拥有这份单纯的时间是很短的,因为你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长大、变化。而初恋那个时候代表了你生命中特别纯净的一段时光,所以不是那个人,而是那段时光、那个阶段对你来说特别珍惜;从另一方面来说,你再重新来一遍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两个人都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

另外一个问题在哪里呢,你在后来的生活里可能又遇到别的人,而这份新的情感往往是你在初恋里面所稀缺的东西。你真正回过头来才发现,前面那个人会形成你生命内在的某种特质,形成你的某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塑造你的生活。


3

在内心深处,其实你是渴望一个人既有前面这个特点,又有后面这个特点,但其实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当你跟后面这个人在一起,开始很好,慢慢地也会觉得不够。这时候你就会反过来,跟牛反刍一样,哦,其实原来的日子还不错,所以就会产生这种怀念。

而且,女性的心理特点是百分百的,纯度更高。我们日常说女性比较情绪化,归根到底就是她是一种全心的、一股脑儿的投入。所以女性在扔掉初恋的时候,有时候是毫无道理的,把对方一概地否定掉了,然后去找一段新的爱情。女性不适合藕断丝连。男性相反,往往跟前任分手了,他心里有时候对她还蛮怀念的,过年过节慰问一下。


4

所以就会有这样一个通道,两个人都会有可能退回去。如果现任不是很温暖、不是很好,可能男孩觉得前任更加贴心,可能会回头。女孩往往是觉得后面这个一开始很好很好,到最后忽然发现这个家伙不行,这时候才有点缓过神来,觉得前任挺好的,是自己太作,也就开始回头了。

分手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它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分手的真正原因跟说出来的那个原因是不一致的。分手有一个心理的契机点,只不过没有把它显性化,后面有一个持续的过程,最后才分开。所以一般来说,分手的第一个月是复合的高发阶段,过了这一段时间,实际上复合的概率就低得多了。往往分手后过得特别不好的人,复合的概率就比较高,凡是过得还可以,一般就不大会去复合。


5

二、爱情为什么突然消失了?

读者:之前也有一些朋友跟我讲过,喜欢一个人很多年,突然在某一刻就不喜欢了,或者是那个人向你表白的时候就不喜欢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描述这种现象就很极致,男女主人公本来是非常疯狂地相爱,突然之间女主人公就不爱男主人公了,但是男主人公还特别爱她,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梁老师:爱情有时候很容易断电,看着还明亮得很,突然“咔”一下就黑了。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一瞬间关上所有的窗》,确实是这样的。这样一种突然的中断,它很复杂,原因是非常多的。但一个非常确定的中断是来自对真相的发现,就像亨利·詹姆斯写的一部非常有名的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那样。


6

小说中,伊莎贝尔是一个美国女孩,她意外地继承了七万英镑的遗产,当时是特别大的一笔钱。她给自己设定的理想爱情是一定要去欧洲找一个没落的贵族,虽然没落的贵族没钱,但是他们有很深的历史文化修养,懂艺术,懂文学,她觉得美国的钱跟欧洲的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活。

伊莎贝尔到欧洲之后,一个大工厂主很有钱,人特别好,爱她,但她拒绝了人家,因为那个家伙太有钱了,不符合她的标准,她不要。结果她找到了奥斯蒙德,完全符合她的想象,所以跟他结婚了。

但伊莎贝尔不知道的是,这种没落贵族的内心是很自我、很自私的,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属于他了,他内心自我保护、自我封闭、自我欣赏、自我迷恋的情结是特别浓烈的。


7

伊莎贝尔跟他结婚后就发现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还是觉得他是可以被自己点燃的。其实伊莎贝尔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她以为通过爱情可以改变一个人。

很多人的爱情观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以为爱情可以把一个人改变,其实一点也改变不了,只能改变一些具体的部分,但不可能改变他根本的部分。

有一天伊莎贝尔走进会客厅的时候,发现她的丈夫奥斯蒙德坐在椅子上,旁边站着梅尔夫人。这就非常说明问题了,因为在欧洲的传统中,如果只有一张椅子的话,都是女士坐着,男士站在旁边,只有在情人的关系里面才会打破这些规矩。所以看到奥斯蒙德坐着,梅尔夫人站着,伊莎贝尔一下子明白了。


8

这部小说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伊莎贝尔身上有一种神圣的情结,朋友都劝她离开奥斯蒙德,但最后她还是毅然地回到奥斯蒙德身边。她的理念就是,我选择了他,这就是我一生的坚持。

还有一种原因,两个人的性情、生命特质确实不一样,这在某种环境下看不出来,但在另一种状态下就能看出来。就像在西藏,五千五百米以上的雪线属于植物的敏感区,一些植物的特性在这个海拔上才可以表现出来。气候稍微变暖一点点,这个区域就会出现一些新植物,不变暖它就长不出来。很多人的性情就像这种植物,它是到了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条件下才会显现出来,而显现出来的部分恰好是你不能接受的。

就像城里人有城里的人的缺陷,农村人也有农村人的缺陷。种田的孩子长大了,他身上有一个特别宝贵的品质,就是勤劳、能吃苦,很多人很欣赏这一点。但是他身上也会埋藏另一些东西,有时候他们原来童年缺失的东西,就会影响人生价值观的选择。


9

如果你作为一个女性,你本来喜欢他的勤劳,喜欢他身上这种气质,可能心里希望他一直做学术,做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但是在某个选择的时刻,他身上的另外一面显现出来了,他选择了另外一个方向,这个时候你心里面就会感到失望,你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判断根本上是有问题的。这就是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会打开一种你平时看不见的东西。

还有一个原因,两个人总是在社会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发展,这个过程里面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成长速度不一样,社会位置也不一样,然后逐渐地变得各个方面都无法共振。这个时候勉强在一起就会很累,所以也会选择放弃。尤其在今天这么一个精神储备很单薄、社会变化又特别剧烈的时代,出于这种原因分手的情况其实是蛮多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10

三、如何理性地分手?

登录后查看全文,点击登录
此本为粉丝福利剧本,关注作者查看全文